常识积累:帝王名臣
常识积累:帝王名臣
01 帝王
1. 秦始皇嬴政
统一六国;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
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2. 汉武帝刘彻
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颁行推恩令,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盐铁官营自汉代延续至今,今天盐铁茶主要仍由政府控制。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东并朝鲜、
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首开丝绸之路、兴太学。在位后期穷兵黩武,造成了巫蛊之祸,征和
四年刘彻下罪己诏。
3. 隋文帝杨坚
代周建隋灭陈,结束南北分裂局面开皇之治,创三省六部制。开创科举制度。开皇之治是杨坚在位二十
多年中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
4. 唐太宗李世民
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
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 重创高句丽,设立安
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5. 宋太祖赵匡胤
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使国家逐步走向统一,同时通过采取“削弱相权”“强干弱支”“三年一易”
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完善科举。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改革,革除了
五代弊政,使国家呈现出和平、安定的局面。
6. 明太祖朱元璋
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经过
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7. 清圣祖康熙
8 岁登基,14 岁亲政,在位 61 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
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以尼布楚条约确保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
控制。
02 名臣
1. 商鞅
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
“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
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2. 曹操
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军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屯田制
文学:《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
3. 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 家、文学家、
书法家、发明家。
政治:为官节俭,力戒奢华
军事:赤壁之战、六次北伐
文学:《出师表》《诫子书》
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孔明锁、改造连弩
4. 王安石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财政: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
军事: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
文学:“唐宋八大家”、《伤仲永》《渔家傲》
5. 曾国藩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
晚清四大名臣"。
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主要指导思想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八个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