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布《宇宙基本计划纲要》

[日本内阁府2020年7月1日报道] 6月30日,日本内阁府国家空间政策秘书处发布《空间政策基本计划纲要》,这是日本五年来首次修订《宇宙基本计划》。该修订案阐述了当前日本空间政策的现状和背景,明确了日本空间政策的目标、基本立场和具体方针。
1.日本空间政策的现状和背景
日本政府认识到空间领域蕴藏着的巨大潜力和面临的严峻形势,阐明了日本未来十年的基本太空政策,以便获得足够预算和必要资源,寻求通过全政府的方法和公私合作来加强其空间政策。受到2019年冠状病毒(COVID-19)的影响,日本面临着战后时代以来最严峻的社会经济挑战,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严重损害了航天工业基础和本地和初创企业的发展。日本的太空行业的发展落后于时代,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
(1)空间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国家安全的必要组成部分,取得空间优势至关重要。美国等国家将空间视为“作战域”,美国和法国建立了太空部队,加强了对空间的利用。
(2)社会对空间系统的依赖性不断提高。
在“社会5.0”,空间系统必不可少(日本政府在2016年1月颁布的《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了超智能社会5.0概念)。空间系统将在灾难管理、国家弹性、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问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空间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空间威胁日益增加。太空越来越拥挤,各国发展反太空能力。破坏太空的手段也在升级,不仅限于通过导弹袭击破坏卫星。
(4)各国的太空活动正在不断增加。美国、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正在积极参与太空活动。
(5)商业部门的空间活动正在不多扩大并出现新的模式。美国等国正在大量投资小型和微型卫星以及低成本发射服务。日本的初创企业也非常活跃,但当前日本太空装备行业落后于美国和欧洲。
(6)太空活动的领域正在不断扩大。新的空间业务正在不断涌现,例如亚轨道飞行和空间碎片清理服务。
(7)科学技术取得飞速发展,包括低成本卫小型星星座(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并可大规模生产)、空间光通信、量子密钥分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
2.日本空间政策的目标
日本的目标是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航天国家,强化与盟友和伙伴的战略合作,加强工业、科学和技术基础并扩大空间利用率。具体包括:
①确保空间安全。
②利用太空为灾害管理、国家弹性和应对全球挑战做出贡献;
③通过空间科学和探索建立新的知识;
④实现以太空为驱动的经济增长和创新;
⑤增强产业、科技及其它领域的综合基础,以支持太空活动。
3.日本空间政策的基本立场
(1)坚持以目标为导向的方针,推动政府部门和商业部门的合理分工和整个系统的有效运作。
(2)充分利用商业部门的活力,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并提供可预测性的投资,促进太空政策的落实。
(3)有效利用人力和资金。
(4)加强与盟国和伙伴的战略合作。
4.日本空间政策的具体方针
(1)确保空间安全。
开发用于定位、通信、情报收集和海域感知(MDA)的空间系统;加强与盟友和伙伴的合作,构建必需系统以提高空间态势感知(SSA)等能力;加强任务保证能力并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主要项目包括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X波段防御卫星通信网络、情报收集卫星、响应迅速的小型卫星系统、充分利用商业卫星、早期预警功能、海域感知、太空态势感知(SSA),强化整个航天系统的任务保障并加强与盟友和合伙伴的战略合作以共同起草国际规则。
(2)利用太空为灾害管理、国家弹性和应对全球挑战做出贡献。
稳步开发和利用空间系统以开展定位、通信、广播、气象、环境观测活动,提高灾难预防和管理能力,应对全球挑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寻求开发新卫星并升级传感器技术。
主要项目包括气象卫星、地球观测卫星和传感器、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情报收集卫星、利用卫星数据进行灾害管理并提高国家弹性、资源勘探传感器(高光谱传感器)。
(3)通过空间科学和探索建立新的知识。
通过领导国际任务来加强空间科学和探索;积极参与阿尔忒弥斯计划等国际空间探索活动,同时保持自主性;利用国际空间站开展国际空间探索活动并提高运营效率。
主要项目包括太空科学与探索、参与国际太空探索以及国际空间在内的地球低轨道活动。
(4)实现以空间为驱动的经济增长和创新。
加强空间系统,并扩大空间在“社会5.0”中的使用,使空间成为日本经济增长和创新的驱动力。力争到2030年代初将日本目前110亿美元的航天工业规模翻一番,促进自动驾驶、智慧农业的发展,通过扩大空间利用来促进经济发展。
(5)增强产业、科技及其它领域的综合基础,以支持太空活动。
增强开发和运行卫星的能力,提供必要功能以确保国家安全、灾害管理、国家弹性及其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强化空间活动基础,例如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以扩大空间部门,为知识产权活动创造更好的环境,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国际空间合作。主要项目包括主流火箭的开发和运行、未来空间运输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建立相关框架以便从战略层面促进卫星的开发和验证演示、开发与卫星有关的创新性基本技术等。(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