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漫版权”较真事儿:是保护创作人利益?还是令人一劳永逸?

2020-07-15 20:52 作者:隔夜也很宅  | 我要投稿

“版权”是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尤其对于8090后小伙伴来说就更能体会内在的意义所在。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山寨日漫成为了我们窥探二次元世界的关键媒介。如果没有了它们,兴许我们就会错过《龙珠》《灌篮》以及后来的死火海,或许后来的那一批诸如饺子(哪吒之魔童降世),木头(罗小黑战记),米二(一人之下)等大神制作人也不会投入动漫创作的怀抱---

然而随着时间到来2010年之后,我们能够很明确的感受到人们在版权意识上的提升,当然这不仅体现在消费者自动自觉的购买正版的行为之上,往往更能体现在版权拥有者的强硬维权态度。

比方说最近这两天横挂在微博热搜的这样一个话题:王祖蓝COS葫芦娃被判侵权!

此热搜已经累计超3.7亿阅读量,甚至还在15日早上跻身到榜首位置,足见网友对版权问题的关注程度了。

这次“葫芦娃侵权案件”恰恰就是美影厂发起的,他们将安徽卫视在16年的某档有王祖蓝参与的综艺节目起诉上了法庭,并在近日获得了一审的支持。

此事看起来也只是一宗侵权者接受惩罚,版权方获得正义伸张因此值得所有动漫迷欣喜若狂的事情---

但事实上只要你对美影厂在过去多年的经过有所了解,那想来也会知道,这事情其实有着另外一面的解读,或者说你会情不自禁的萌生出此番想法:版权保护,真的对国漫发展百利而无一害吗?

下面内容,我将给各位详细说说这个疑虑。

01.“寸步不让”的美影厂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名声绝对是大名鼎鼎的,也曾在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引领国漫走上世界舞台,给我们带来过诸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创作,甚至还曾启蒙过诸如宫崎骏、手冢治虫等一大批对后世动漫创作影响深远的大师。

毫不夸张的说,美影厂至今为止都仍是国漫界不可被逾越的巅峰,而过去多年以来所呼喊的国漫崛起宏愿,其实也只是为了重夺美影厂的辉煌罢了---

但是既然说到“重夺”,那就代表曾经的辉煌已然不再了,而且放眼当下的国漫行业,似乎所谓的新品佳作已再无看到美影厂的身影。

那它最近几年究竟跑去干嘛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跟版权较真儿了!

首先是前文提到的《葫芦兄弟》,此作品是经由胡进庆导演在1986年创作产出,也可以视作为美影厂从荧幕动漫转型至电视渠道的代表作之一,而它也确实在开播之后掀起了追看的热潮,直至21世纪的当下也依旧为不少动漫迷称称乐道---

但耐人寻味的是,依据某百科的记载,就在2009年前后,美影厂居然和胡进庆导演就《葫芦兄弟》的版权开启了法律对峙。

一般来说动漫创作的“IP版权”归属为制作人(也就是胡进庆导演),而制作公司则拥有着对影片的商业处置权(可以自己播放或者贩卖出去)。

不过依据百科的说明,此次美影厂和胡进庆导演争夺的当属IP的版权归属,而美影厂的理由就在于后者不具有所谓的创作手稿,且认为美影厂和胡进庆只是委托创作关系---

胡进庆导演和美影厂究竟有否和解我们不得而知,但依据后来发生的一系列葫芦娃侵权讨伐事件,我能有十足的把握确定美影厂已经狠狠的把握住了整个IP的话语权。

随后到来2018年,美影厂同样以葫芦娃版权归属为由向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对“葫芦娃一家人”商标的无效申请。虽然此番诉讼曾一度败诉,但最终也在美影厂将知产局告上法庭后获得了胜诉,勒令知产局对商标的合法性进行重新审核---

当然,葫芦娃也只是美影厂的版权版图的其中一块而已,事实上同为美影厂转型电视媒介的代表作的《黑猫警长》也是版权较真的一大关键。

就在2018年的时候,美影厂便因为某自媒体擅自截取《黑猫警长》动画截图而遭到了起诉,并最终获得了10万元的赔偿,而此事也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不仅如此,当时间到来2019年下半年,美影厂又因为在注册“黑猫警长”商标的时候遭到了知产局的驳回,故而毅然决然的将知产局告上了法庭,希望能够重获IP商标的合法使用权。

这事儿对外行人来说或许会有点儿莫名其妙,但只要你能清楚商标分类具有45类之多(每一类别对应一个领域,彼此之间不冲突也不排它,只讲究先到先得),那应该就知道为何美影厂会挫败了---

上图所示为2011年经由方灿亮注册在第41类别的“黑猫警长”商标,状态已为“注册成功”,而美影厂在2018年提交的黑猫警长商标也同属41类,因此也就自然会被否决通过咯。

不过美影厂没有轻易放弃,哪怕在过去30多年时间中一直没有注册商标,但他们还是相信自己能有这个底气去对自家动漫IP进行全方位的商业化“保护”

当然,有些时候彪悍也并不能代表什么。同样是2019年,美影厂却在和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对峙过程中黯然失色了---

就在郑渊洁的这段博文中,他详细罗列了过去多年和美影厂就动漫版权的较劲经过,或者说是前者对后者的单方面碾压:

1996年美影厂因为单方面出版《魔方大厦》连环画遭到郑渊洁的起诉并赔偿后者2万大元;

2008年美影厂擅自将改编漫画的版权授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因此遭到郑渊洁起诉;

2011年美影厂又因为单方面给某知名服装厂授予了人物版权而被郑渊洁告上法庭,并最终以商家的主动道歉和终止合作结束;

2014年美影厂在注册“舒克贝塔”商标时遭到了郑渊洁的“无效宣告”,而后者也获得了商评委的支持;

2016年因美影厂单方面向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授予图书改编权,再度被郑渊洁起诉并判罚了25万;

通过上述历程,我们可以深切的感知到美影厂在“知识产权”维度上的寸步不让,能够起诉的一定会起诉,而能够“碰瓷”的也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投入,哪怕屡屡失败,也都没有放弃继续较劲的勇气。

最终美影厂的这份坚毅也令郑渊洁不得不在微博上呐喊出了这样一番说辞:“我等了30年,为何就是不找我授权呢?”---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如果找了,如果妥协了,那它就不是美影厂了。

只不过,有些道理我们还是不能忘记的。

02.过度依赖=一劳永逸

论国漫版权的较真,这世上或许也就只有迪士尼能够和美影厂媲美。但即便如此又怎样呢?我们可真还会为美影厂对版权的较真儿拍案叫绝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在我看来,美影厂应该是忽略了这样一个道理:在版权的较真态度上可以媲美迪士尼,但他终究不可能成为迪士尼!

众所周知,迪士尼有着宇宙最强法务部的头衔,而这个头衔的来源就在于它在版权冲突当中未逢敌手过。

哪怕既成事实的“美国版权法”也可以通过游说国会来修改,让米奇老鼠的版权从最初的50年,一直延长至近100年之久,直至今天都仍独享米奇老鼠的形象---

迪士尼是成功的,但归根结底不在于他对版权的较真,而是他持续不断的佳作产出能力,甚至几乎承包了从千禧年以来的每一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大奖,成为了当代动画创作的一座不可被逾越的巅峰。

这座巅峰美影厂曾在上世纪攀登过,但自时间迈进千禧年后,美影厂便似乎踏入了创作滑坡的轨道,再难觅寻有意思的作品的出现。

但对于“版权”的较真程度却是越发强烈!

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些道理“跳出舒适区”,“别被路径依赖束缚了”,“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想法”等等,均提醒我们别过度依赖既有的成就,否则也只会被卷入至“一劳永逸”的消极态度之中。

拥有一系列国漫佳作版权的美影厂是“不用愁”的,但少了些许危机感,只懂得在版权维度较真儿,或许所谓的国漫崛起的大旗也轮不到他来执掌牛耳了。

“国漫版权”较真事儿:是保护创作人利益?还是令人一劳永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