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333可以读哪些参考书?

2023-02-14 22:05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24年考333教育综合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跟你们谈一谈333教育综合的参考书目。


首先同学们要知道,就算今年目标院校加入统考,主体部分还是会按照现有的333教育综合大纲来走,参考的书目不会大变,只是可能会增补一些和前沿更贴合的内容。


所以我今天推荐的书籍,绝大多数是和现在统考的参考书是一致的,希望大家不要焦虑。


那么参考书目到底该怎么用呢?今天我想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按照每个学科的性质,给大家谈一谈考333教育综合要读什么参考书。


凯程拓展阅读

预测1:24届333变统考,会发生哪些变化?
预测2:24届333变统考,大纲可能这样变
预测3:24届333变统考,凯程如何应对?


教育学原理参考书目

教育学原理也叫教育学基础、教育学概论、教育学等,这些词汇基本都是可以通用的。


今年统考之前,大家看郭文安、王道俊的《教育学》以及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这两本参考书差不多就可以了。


郭文安、王道俊《教育学》

按照现有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的编排来讲,郭文安、王道俊的《教育学》的整个内容基本都是跟着大纲来的,其中不足的地方由《教育学基础》这本书补充了。


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基础》这本书有一些观点非常新颖,大部分内容可能更符合现在很多师范学校老师的基本想法。所以以往的考试在一些思想性考题上,往往会体现《教育学基础》中的内容。


而今年我建议同学们照样使用这两本教材来作为参考书目。


不同教育学的教材,可能体系上、章节上都会略有不同,但是目前就学硕与专硕大纲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主流的一些内容,每本教材差不多都会涵盖,尤其是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很全面。


假如新大纲出来之后有一些新增内容,我们再围绕新增内容给大家做一些增补就行。这些内容有可能来源于当前学术前沿的论文,也有可能来源于其他的教材。而基于前期的学习,大家的储备量差不多足够了,哪怕9月份有新增,我们也是来得及的。


所以大家不必因为每本书内容不同就想都去阅读,这样就会导致大家学得很泛,抓不住重点,而且考试也不见得都会考。


因此,大家如果想看教材,就围绕郭文安、王道俊的《教育学》以及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这两本书来阅读就行。


虽然《教育学基础》的整个编排跟大纲并不一致,但是很多思想性、观点性的内容是考试可能会考的。


可能大家会觉得自己不好去区分重难点,我理解大家的无奈,所以为了让你们学得放心,凯程会在基础课中把哪些内容取自哪本书给同学们讲清楚。



中国教育史

目前大多数院校使用的中国教育史教材主要有三本,一本是孙培青老师的《中国教育史》,一本是王炳照老师的《简明中国教育史》,还有另一本是目前孙培青老师新出的《中国教育简史》。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

我们可以以孙培青老师的蓝皮书《中国教育史》为主进行阅读,这本书写得非常全,如果有时间,可以再看看王炳照老师的《简明中国教育史》,这两本书80-90%的内容都是相似的,重复性很高。

而凯程在编写《应试解析》的时候,以孙培青老师的蓝皮书为主,加入了10~12%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上独特新颖的内容,尤其是古代教育史部分的内容,相当于这两本书的知识我们都涵盖了。


孙培青《中国教育简史》

最后一本孙培青老师的《中国教育简史》,是按照专题来编写的,而他的《中国教育史》则按照朝代编写,两本书集合,就把整个中教史的横纵向给打通了。


《中国教育简史》对大家中教史的提升很有帮助,但目前为止还没有真题完全涉及到这本书,而凯程的真题班中会从这本书中抽出一些题让同学们练习,防止考试会考到。


这本书如果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考到的概率比较低。如果你非常希望自己能感受读书的魅力,开阔眼界,等到考试结束以后读一读也是可以的。


所以如果你们真的很想读教材,去读孙培青老师的《中国教育史》就可以了。其他书上的新内容,我们会在课堂上做增补,让大家学得更全面。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目前主要有以下两本参考书。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

第一本书是吴式颖老师主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这本书的特点是最权威、最详实、最丰富,而且他把各个地区和国家的教育史,按照时间线索非常清晰地梳理下来了。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

第二本书是张斌贤老师主编的《外国教育史》,这本书以大时间线索,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教育史有怎样的新发展。


我个人觉得外教史大多数知识点,吴式颖老师的书介绍得更详细,而且目前没有哪个学校的考题不涉及这本书,但近两年考张斌贤老师这本书的学校逐渐增多。


张斌贤老师从每一个世纪中拎出来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各有什么变化,但有关教育思想的内容写得并不丰富。


其实最好的状态是这两本书都要读,但是大家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时间不太充足,只读吴式颖老师的《外国教育史教程》就可以了。


等到强化课和真题课,凯程会把张斌贤老师书中可能会考的内容,以专题的方式给大家总结出来,比如最值得学习的一些综述性的题,作为大家的拔高学习,从而节约你们的时间。



教育心理学

接下来我想再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教育心理学的参考书目,主要有以下三本。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

张大均老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通俗易懂,零基础的同学都能读得懂。这本书实用性比较强,但有一些知识的深度不太够,如果考试考得稍微深一点,我们就会发现张大均老师写得有点浅了。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是权威之作,可以说目前没有哪本教育心理学的书可以超越它。这本书内容很丰富,很多专业词汇介绍得全方位、深层次,也很详实。


但这本书的缺点就是因为它很深入,介绍得很详实,专业词汇又多,大家读起来就会觉得有点难懂,当时我自己都是读了三遍之后才觉得越来越通透。所以我觉得如果作为考生,这本书我是一定会读的。


陈琦、刘儒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有两个版本,前面介绍的一本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另一本是高教社出版的红皮书。


这两本参考书我做过详细比照,发现它们70%的内容都是相同的,可能会考到的那些知识点,很多内容和写法都是一样的,但高教社的版本在一些个别地方,做了一些补充和说明。


往届考生可能会说陈琦、刘儒德老师北师大版的书更权威,因为它在社会上流通的时间更长,更有名气,而我认为同学们使用高教社的书也都可以,因为大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一致的。


333教育综合的旧大纲大概有3~5个知识点来自于张大均老师的书,其他知识点都来自于陈琦、刘儒德老师主编的书。


所以我们的新大纲一定是围绕着陈琦、刘儒德老师主编的这两本书,这是同学们必读的著作。


你们可以选择一本进行阅读,北师大版和高教社版都可以,读不懂的地方跟着凯程的基础课来感受就好。


而张大均老师的书可以作为一个辅助来读,因为大多数知识点在陈琦、刘儒德的书中都有。


凯程的《应试解析》,是结合了陈琦、刘儒德和张大均老师三本书中写得更好的热点,更详实、更实用、更容易让大家记住的内容进行编写的。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能不能直接读《应试解析》?


我认为也可以,但《应试解析》是考试辅导用书,比教材要缩略。所以大家读教材可能会更费心一点,但耐心读完之后会觉得自己渗透了更多阐述,理解得也能更深入一些。


教育研究方法

因为我们预测今年的333教育综合会有教育研究方法这个科目,所以我们希望同学们在9月份之前就可以准备,不用准备得像学硕那么深,但是基本能做一个大概的研究设计方案的水平是要有的。


现在有一些学校的专业课二就考教研,但基本就考到做简单教研设计的难度,所以今年的《应试解析》给大家加入了50页的教育研究方法,让同学们浅层次地去了解这本书里的主要内容,至少放到考场上大概要够用。


等今年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出来后,如果没有教研究方法,我们舍弃它就好。如果真的有这个科目,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再略作补充就够了。


可能有的同学说自己也想读一读相关教材,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两本书。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第一本是社会上的比较认同的裴娣娜老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这本书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已经很流行了,很多学校专业课二的参考书目上也会罗列裴娣娜老师的这本书。


这本书整个理论部分介绍得很详实且深刻,但我个人认为它的案例比较缺乏,好多内容的介绍不够新颖和实用,甚至有些地方不是很准确,不过我们的《应试解析》已经将那地方优化了。


当然我本人是非常崇拜裴娣娜老师的,我只能说一代一代的学者们也在不断地向前走,所以新出版的一些书,可能价值性也会更加凸显。


陈向明《教育研究方法》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读懂教学研究方法,我推荐大家读陈向明老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


这本书目前被罗列为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基础课的教材,它的特点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案例很多、形式新颖。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大家不会觉得特别理论化,很多零基础、跨专业的同学也很容易读懂,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很好。总之这本书的风格就是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又深入浅出。


所以凯程《应试解析》里增加的教研部分,参考陈向明老师的这本书会比较多,也会展示很多书中的案例。


如果大家时间有限,可以直接选择陈向明老师的书。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大纲会按照哪本书来,但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知识点,每一本教材都有介绍,写法一定会有所不同,但考研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是差不多的。


写在最后  

关于各学科的参考书目,就给同学们讲完了。按照往年333教育综合考试的惯例,除了教研,其他4个科目都是需要准备的。而教研是我们预测可能会增加的科目,你们也可以不听凯程的预测,到9月份之后再学习教研,由你们自己来定。


只是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提前学,不然9月份之后增加很多内容,会给你们的复习带来巨大的压力。


我们《应试解析》中各科目的编写,也不会仅仅只参考上述的几本教材,比如教学原理,我们可能会参考更多的教材才能把一些知识点真正介绍清楚。

如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每一本书都介绍得不是很清楚,有的书还没有涉及。


除了参考不同的教材,我们编写《应试解析》的时候还很重视真题,因为如果只看大纲和教材会太浅了。我们需要参考很多的内容,结合最前沿的考题,才能够确保跟24年的考试对接。


哪怕同学们读了前面我给大家指定的教育学原理的两本参考书,也很有可能会在考场上看到很前沿的知识,所以这些内容我们尽最大的可能给同学们都放进《应试解析》了。


总之,如果你想从根源上去了解一个学科,读上述我给大家推荐的那几本书就够了;如果只想从应试的角度来准备,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读《应试解析》就够了。


如果你要问我应不应该读教材,大家的情况不同,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决定就好。但我个人是读过很多教材的,我觉得读教材对我有用,让我更有分辨力,让我能看到更详细的阐述,了解很多知识,了解得更全面、更深入。


凯程今年依然为大家开设了教材带读课程,如果你们实在觉得自己教材阅读有困难,还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教材,梳理框架,让自己思路更清晰,理解更深入。


教材带读入口:未来教育家学苑-加餐区-教材带读课


等读完教材再来看《应试解析》,大家就会觉得自己举重若轻,能够把握得住它,会知道那些教材是如何被缩略的,到了考场上又该怎么去用。


最后对每个科目最需要读的书,给同学们做一个总结。



333教育综合最需要读的参考书

  • 教育学原理以郭文安、王道俊老师的《教育学》为主,最好争取看完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

  • 中国教育史

    读孙培青老师的《中国教育史》即可。


  • 外国教育史

    以吴式颖老师的《外国教育史教程》为主。


  • 教育心理学

    选取陈琦、刘儒德北师大版或高教社版《当代教育心理学》其中一本阅读即可。


  • 教育研究方法

    读陈向明老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就可以。


诸位同学,教材的推荐就给大家说到这里,希望大家觉得清晰明了,知道接下来如何使用教材。

如果有的同学实在不想读教材,就想听基础课,我也很不希望你们缩略到只看基础课的配套讲义,而一丁点都不去读《应试解析》。如果你的考研缩略到只学一个框架的程度,教材和《应试解析》都不去读一读,考试可能就会有一些问题。


所以咱们不管听多么详细的课,都需要一个文本来阅读一下,这才是学习之道,才能学得更扎实。


今天就说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能了解如何有效学习,如何阅读教材,再见。



考333可以读哪些参考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