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飞镖-朝鲜高超音速武器首亮相
前言:
9月28号,也就是昨天凌晨的时候,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的国防科学院在慈江道龙林郡都阳里进行了新开发的“火星-8”型高超音速导弹试射。原本笔者老鸽子了(也确实没有时间)并不打算写,但是高超音速弹头意义重大,所以放弃了咕咕咕,开始在半夜肝这个短篇分析,如果有对于这篇问题有啥疑惑问题的,欢迎提出一起讨论。

通过第一次试射,国防科学家们确认了导弹在主动区段的飞行控制性能和稳定性、被分离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战斗部的制导机动性和滑翔飞行特点等技术指标。同时,确认了第一次采用的安瓿化导弹燃料系统和发动机稳定性。试射结果证明,一切技术指标全部满足了设计上的要求。
朴正天强调,全体国防科研团队和军工部门工人阶级要遵循我们党的重视国防科技政策,为贯彻落实党的八大决议更加发愤图强,在千百倍加强国家防卫力量工作中继续取得重大成就。
——朝中社的报道
根据朝中社的报道,国防科学院通过了第一次试射,确认了导弹在主动区段的飞行控制性能和稳定性、被分离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战斗部的制导机动性和滑翔飞行特点等技术指标。同时,确认了第一次采用的安瓿化导弹燃料系统和发动机稳定性。试射结果证明,一切技术指标全部满足了设计上的要求。
这次火星-8弹道导弹的试射成功,也让朝鲜基本上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了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国家(韩国和以前一样一路既往使劲摸黑朝鲜,说着所谓的“朝鲜的高超音速武器还在处于初步阶段”,“这个武器对于韩国没有威胁”,属于正常安抚民众的老套路了,不过还是改变不了现在的事实)。
当火星-8超高音速导弹出现的时候,许多人对于这次试射感到异常惊讶,认为朝鲜搞出来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这简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实际上,朝鲜成功实验了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根本就不是所谓的一蹴而就,更不是所谓的“大国”后面的援助,而是朝鲜一步一个脚印,数十年如一日,在弹道导弹研究制造方面慢慢的技术积累而得来的结果。这个过程只是大家没有注意到罢了(或者是故意的选择性忽视)。
(1)朝鲜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谈到高超音速导弹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什么叫做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有一些人眼中,认为的高超音速武器是:只要是速度特别快,他就是高超音速武器。但是所谓的高超音速武器,是在大气层中,不仅要满足速度超过五马赫,而且还要保证在这状态下是属于可控飞行。60年代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末端速度就可以达到20马赫,然而它是高超音速武器吗?——当然不是,因为他的最后运动是不可控制的!高超音速武器除了满足速度要超过5马赫以外,还要满足在高超音速下可控飞行,单纯的速度快不能称为高超音速武器。所以,只是单纯的看所谓的马赫数据,却不去看飞行控制状态就是耍流氓。
谈完了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的概念之后,我们来说说看朝鲜的超高音速导弹发展研究的历史过程。表面上看,朝鲜的超高音速导弹的研制项目是在2021年一月份的劳动党八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2021年十月份左右进行了第一次试射,前后花了不足十个月的时间。这个速度,用正常人的眼光来看,简直是快的离谱。但是,实际上在这个项目在八大上面正式提出来之前,朝鲜就已经开始对高超音速武器进行了前期的摸索和研究,它的开始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2016年朝鲜成功试射北极星一型弹道导弹之后庆功会的规划上(这段庆功会的历史其实很有意思,甚至可以说是确定了朝鲜以后战略武器发展的方向,在这次庆功会上不仅仅包括了高超音速武器的前期研究,还部署了朝鲜的核潜艇技术的探索,洲际弹道导弹和铁道导弹机动等等战略性武器的相关工作)所以,朝鲜的高超音速武器,其实也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铺垫和探索,并不是外界表面上看样子的一蹴而就,立马在短时间内就成功了。
和朝鲜对于高超音速弹道导弹长时间研究相对应的。还有朝鲜在导弹技术方面,特别是弹道导弹技术方面的蓬勃发展,甚至是极速发展,这也是和朝鲜的工业能力逐渐恢复,重工业开始步入正轨逐渐有起色是息息相关的。朝鲜在2016~2021这短短的五年内弹道导弹的发展,换成了其他国家,需要20到30年左右才能做好(毕竟朝鲜的工业体系十分健全,是真真正正的工业国家)在2016年朝鲜成功的解决了潜射弹道导弹和固体燃料发动机技术,并且进行了火星-10中程弹道导弹的试射;在2017年成功解决了导弹壳体、“3.18”白头山弹道导弹发动机,还有弹道导弹的末端制导技术和可控机翼战斗部,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火星-9精密打击型、火星-12弹道导弹和火星-14洲际弹道导弹,解决了朝鲜洲际弹道导弹的有无问题,还开发出来了与3.18发动机不同出来了更先进的双室摇摆液体火箭发动机还有朝鲜自己改造的九轴大型底盘(这个改造的底盘,也为朝鲜进一步设计制造属于自己的11轴超级大型导弹发射车奠定了经验和基础),全部应用在了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而在2019年和2020年,朝鲜成功的研发出来了金斯坦德尔战术弹道导弹和主体弹,600mm超级大火箭炮,北极星-3潜射弹道导弹(这次也是阉割了射程)等等世界级兵器,更让人大吃一惊的是朝鲜在2020年庆祝阅兵式上展示了朝鲜的火星-16洲际弹道导弹(这是全世界最大的公路机动液体洲际弹道导弹)搭载在朝鲜自己研制的11轴超大型导弹发射车上(朝鲜也成为了继白俄罗斯,俄罗斯,中国这少数几个国家之后,又一个掌握了8轴以上的大型越野底盘制造技术的国家);而在2021年,朝鲜成功试射了1次金斯坦德尔加强版也就是Kim斯坦德尔中程弹道导弹(朝鲜称为世界最强兵器,实际情况确实是这样的),性能在世界前列,战斗能力全面吊打韩国的玄武4弹道导弹,并且也进行了不下3次的远程巡航导弹的试射和铁路机动导弹团的弹道导弹发射,有了更加多元化的打击能力。
在这些弹道导弹武器当中,有一个家伙,对于朝鲜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那就是朝鲜在2017年的时候开发的金斯坦德尔系列弹道导弹了,朝鲜的金斯坦德尔,性能超过了俄罗斯自己出口的伊斯坦德尔弹道导弹,射程大约在500km~750km左右,可以搭载500kg~1t左右的常规弹头(朝鲜的金斯坦德尔并不承当战略军的核打击任务,这个射程的区间段的战术核打击任务交给了和他差不多一样射程的主体弹),打击精度不用说了,十分优异,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前的多次试射,因为朝鲜的弹道导弹进行了多次机动变轨,也就是钱学森弹道,使得韩国没办法进行全程的监控(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地球曲率的影响)。最后导致了多次误判射程,原本导弹射程为740km,结果被韩国估计成了420km(悲,连监测都挺困难的,更不要说拦截了,更可笑的是,指出韩国监控数据错误的国家是日本)。








而朝鲜的Kim斯坦德尔(也就是世界最强兵器)在2021年阅兵式当中首次亮相(想要了解具体内容可以看我的往期视频),是朝鲜金斯坦德尔的加强改进版,在2021年的三月份进行了第一次的试射,射程600km,射高60km,搭载着2.5t的重型弹头(按照这弹头重量,搭载朝鲜未来要开发的大当量氢弹可以说是轻轻松松),进行着各种复杂的高速弹道飞行机动,表明了朝鲜已经基本掌握机动变轨钱学森弹道姿态控制和末端高超音速飞行的能力(朝鲜的金斯坦德尔的末端速度至少在7马赫左右)甚至可以这么说,朝鲜的Kim斯坦德尔如果放在之前的定义里面,也算是一件高超音速武器了(具体可以参考俄罗斯的匕首)。这种新型导弹在“金斯坎德尔”基础上面进行开发,融合了朝鲜版“陆军战术导弹”的一部分特征技术,在大气层顶端做较长时间的高速飞行,确实是十分富有特色的朝鲜式“高超音速弹道导弹”了(不过朝鲜并不承认这是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所以也就不说他是高超音速武器了)。考虑到“kim斯坎德尔”的主要性能指标甚至已经比美国尚未完全测试完成的“陆军精确打击导弹”(PrSM)韩国的玄武-4中短程弹道导弹,甚至是俄罗斯同等的伊斯坦德尔更加的好一些。这种被朝鲜解说员称赞为“世间最强兵器”的新型中程弹道导弹投入使用之后,就成为了亚洲乃至世界上同类产品里的佼佼者。
PS:朝鲜的金斯坦德尔和之后的Kim斯坦德尔,根据目前情况的观察,他们这一系列并不是在俄罗斯的伊斯坦德尔弹道导弹上面发展过来。按照朝鲜的弹道导弹发展“科技树”和这个型号的发展过程来说,他们更应该是在朝鲜已经属于是落后产物的火星-11短程弹道导弹(其原型就是苏联的原点短程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在结合通过一些渠道从乌克兰获得的相关技术(有可能是苏联的奥卡河)进行开发的新型武器系统。
所以,朝鲜弹道导弹的长期快速的发展,尤其是金斯坦德尔和Kim斯坦德尔弹道导弹等等一系列先进弹道导弹武器的成功开发,带来的许多的经验积累,为朝鲜之后开发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提供了相当多的基础。
回过头来再看看朝鲜劳动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也就是“八大”上,工作报告里面提到的“新型高超音速武器研制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之类的话就不觉得奇怪了,甚至觉得水到渠成 是历史的必然。曾经被戏谑地称作“金斯坎德尔”的朝鲜新型战术导弹和一种外形类似美国“陆军战术导弹”(ATAMCS)的朝鲜炮兵战术导弹,甚至是朝鲜的600mm超级火箭炮,实际上已经具备了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一部分或者是大部分特征,也就是可以在大气层顶端自主飞行和末端速度在5马赫以上,在末端速度方面:Kim斯坦德尔为7马赫左右,主体弹为6.5马赫左右,超级火箭炮的速度在6.7马赫左右。可以说,朝鲜的高超音速武器开发基础已经是“万事俱备”,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2)朝鲜高超音速武器具体情况分析
说完了朝鲜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发展历史之后,接下来就是分析朝鲜这次试射的火星-8弹道导弹了。朝鲜这一次试射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所采用的第一级助推发动机,是之前火星-12中远程弹道导弹所使用的液体燃料发动机,不过发动机的燃料箱长度和火星-12相比稍微有些缩小。这次导弹试射的位置是在慈江道舞坪里,他们曾于2017年7月28日晚在那里的一家军工厂附近进行了火星-14型洲际导弹的第2次试射 。值得一提的是,慈江道一直是朝鲜高尖端技术开发的基地,许多的超级兵器都是在那里设计测试完成的。至今,大家对于慈江道江界市了解的少之又少(因为那里的保密程度极高,甚至不排除有一些人啷啷的高超音速武器做实验的风洞也可能布置在那里)



至于大家十分关注的高超音速弹头设计方面。朝鲜的超高音速弹头的外形和其他一些国家正常的设计也不一样。和所谓的双锥形远远不同的是,朝鲜这次有可能采用了和中国一样的乘波体技术,但是气动布局却和DF-17完全不一样。双垂尾,四尾翼(DF-17也是四尾翼,但是具体布置和朝鲜的不同),朝鲜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HGV也稍微比DF-17的高超音速弹头要饱满一些,体积,长度,宽度等等也比他的更大。说明朝鲜和俄罗斯不同,并不满足于在金斯坦德尔/Kim斯坦德尔基础上面的小修小补发展出来一个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就像上面讲的,其实Kim斯坦德尔已经可以算的上是超高音速导弹了)也就是匕首空射弹道导弹,而是有更加巨大的战略目标,并且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着。

不过看起来最尴尬的问题应该是,根据目前的数据,这次试射朝鲜的弹头速度可能只有五马赫。朝鲜的金斯坦德尔/Kim斯坦德尔末端都可以达到7马赫,作为朝鲜的“正统”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结果末端速度却比Kim斯坦德尔还要低?难道是朝鲜的高超音速武器实验失败了吗?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朝鲜这次是采用火星-12的弹道导弹弹体作为基础,按道理来说,他的基础射程至少有4500km以上,结果朝鲜这会的发射高度和射程只有蛐蛐30km和200km左右,远远低于火星-12的射程,并且末端速度也只有五马赫左右。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是朝鲜一来为了方便观测弹头的运动姿态和各种各样力学性能的监测(可能第一次实验他们进行一些刚开始的摸索);二来为了避免局势的进一步恶化;三来因为是在内陆地区进行新型武器的试射,为了保护居民的安全。在这些原因下,故意对于这次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试射进行了相当严重的阉割。虽然朝鲜已经摸到了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门槛,但是这次试射并不能完全的检验出朝鲜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发展所修得的成果,之后还需要好几次的实验。相信日后朝鲜也会积极的推进这方面的试射实验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朝鲜的导弹编号也特别的有趣,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朝鲜就已经有了火星-8这个编号(有可能是飞毛腿系列的发展型号),但是朝鲜却在这次试射当中,给这款武器冠上了火星-8的名字。毕竟朝鲜不可能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这些新技术,安瓿化燃料系统(不过可能是安瓿化燃料系统的飞毛腿导弹,但是朝鲜现在肯定是放弃了,因为已经有比他先进的多的东西取代他),未来朝鲜的液体弹道导弹可以像固体导弹那样快速发射,类似DF-17的滑翔飞行器,先进的火星-12的液体燃料发动机系统。只能说明旧火星-8已经被朝鲜所淘汰了,这个“火星-8”的编号只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让敌人产生误判。
不过,除了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弹头以外,朝鲜还进行了关于液体燃料长期储存和安全性也就是液体弹道导弹发动机的安瓿化的实验。关于“安瓿化”的意思,应该是指在原来的管路或者是储存罐当中设计中加装了一种俗称“安瓿玻璃管”的装置,就解决了液体燃料腐蚀、泄漏问题,使加注好燃料的火箭能够保持满载状态达5年以上,液体弹道导弹的反应能力和安全性大幅度的提升。不过,安瓿化增加了多少的结构和重量,对于导弹射程的影响几何,这目前还是不得而知。朝鲜选择了火星-12弹道导弹的发动机截短来当做第一节,也是因为朝鲜想通过这一次的实验一并进行测试。宣传掌握了“可长期贮存燃料及氧化剂的液体弹”的技术,来间接宣示证明自己的火星-15/火星-16洲际弹道导弹有实战即应能力。要不然,其实固体火箭发动机(朝鲜也在9.22左右进行了大直径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测试)+高超音速弹头应该更加的合适。不过有一点可以观察出来,朝鲜的这项技术必然不只是应用于火星-8弹道导弹上面,他们更会将这项技术应用于火星-16超大型洲际弹道导弹和其他的液体弹道导弹上,以此来大幅度的提升他们的发射隐蔽性和操作安全性,还有弹道导弹快速反应发射的能力。众所周知,目前液体洲际弹道导弹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些十分危险的氧化剂和燃料的存储而导致的一系列安全性和快速反应等等的问题(就算是之前的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也只能满载燃料进行短距离的移动,这就是为什么火星-15最后选择在3.16汽车制造厂附近进行首次试射的原因之一,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朝鲜的九轴大卡车刚刚制造完成,所以将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安排到那里进行试射),而火星-16洲际弹道导弹,是世界上最大的公路越野底盘的移动液体洲际弹道导弹,这方面的问题必然是更加的严重,安瓿化恰好就解决了这些问题,让朝鲜的反应速度大幅度提升。在未来的先手战争中,对美国和韩国进行令他们措手不及的快速打击。以前美国和韩国可以利用火星-12的发射准备时间较长,主动段速度慢的弱点来进行拦截,现在朝鲜的新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出来了,至少5000km以上的射程(用来威胁关岛的),携带着高超音速弹头,因为新型燃料储存技术的应用,朝鲜火星-8打击反应的时间还大幅度减少了,攻击间隔时间变得更加短(有可能和固体弹道导弹的反应速度差不多),美国和韩国的侦查和打击压力变得越来越大,高超音速弹头的拦截的难度也越来越变态(果然,老怪物房了)。
朝鲜的这次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试射,虽然展示了他们在弹道导弹方面的强大实力和巨大进步,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相信朝鲜会在之后进一步的完善技术性能,为朝鲜自身的需要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