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最后两周,孩子厌学,家长焦虑,送上解决方案
又到了暑期尾声,提起上学这件事,不少孩子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比如,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恶心等情况。
与此相对应的是家长们持续升级的焦虑情绪。许多家长在假期刚开始还能忍受娃的“作息不规律、睡懒觉、沉迷电视和手机、作业迟迟写不完……”等行为,到此时几乎“零容忍”。

开学前两周,也是“黄金收心期”,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情绪失控期”?
01家长先稳定自身焦虑情绪
不少家长急于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却往往忽略对自己情绪的调控。
当你眼中只看到孩子做作业拖延、报复性玩耍、把教育的话当耳旁风这些"叛逆行为",相应的是,孩子也只看到一个没有耐心、一直说教、随时还暴跳如雷的家长。
这种时候,父母不得不被迫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因为急火攻心地去处理问题,会让负面情绪叠加在孩子身上,更加打击他们的复学积极性。
所以,家长们可以先试着缓和自己的焦虑情绪。只有你先冷静下来,才能更好去分析,孩子厌学背后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才不会被内心的焦灼牵着鼻子走,失去冷静思考的能力,甚至引发一系列灾难化联想。

如果你实在忍不住想说两句,最好在孩子面前真实表达,如,“爸爸妈妈最近看你这些行为很不顺眼,想对你发火,但是又怕伤害你的自尊心,不得不强行压住!”
为了不让孩子因为这种真实表达而感到羞愧,你还得告诉孩子:
“你这样的行为虽然让我们生气,但我并不会因此不爱你,我们可以一起找办法解决。”
当你能真实地面对孩子,没有陷入“好为人师”的道德评审陷阱中,你的焦虑不安会减少,孩子也会感受到被父母尊重。
02看到孩子厌学背后的真实原因
和孩子的关系有所缓和后,父母就可以着手分析孩子厌学背后的真实原因了。
当然,很多时候亲子之间习惯性的相处模式,很难让孩子短时间内立刻接受父母,并坦诚以待。这时,可以求助孩子喜欢的长辈、朋友,或者心理咨询老师等专业人士,让他们帮助了解孩子不想回学校的真实想法。
一般来说,孩子在开学前出现厌学情绪有以下原因:
作业赶不完的恐惧
沉迷网络,与现实世界交互太少
家长的高压政策
家庭关系不和睦
逃避不喜欢的校园环境

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都需要家长先接纳孩子种种不爽的情绪,并付出更多的时间,拿出更多的耐心,来对症解决。
如果孩子自认为在开学前赶不完作业,索性破罐子破摔,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制定一份时间表,让孩子看到能完成的希望;
如果孩子太沉迷网络世界,家长可以逐步减少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并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玩耍,逐步引导孩子回归现实世界;
如果家长对孩子期望太高,施加的学习压力过强,此时不妨松松绑;
如果孩子之前在校园里曾遭受霸凌,家长需要和老师及时沟通,寻求解决办法,积极去帮孩子改善校园环境。
03让孩子“收心”的三个方法
此外,在暑期即将结束前,家长都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帮助孩子“收心”。
1、及早调整生物钟
针对习惯晚睡晚起的孩子,最后两周时间,家长可以循序渐进地改善孩子的生物钟。比如,每天都让孩子比前一天早起一些时间,同时一点点提早晚上入睡时间。
在这段“非常时期”,家长必须和孩子一样早睡早起,远离电子产品,不当“低头族”,以身作则很关键。
2、多给孩子正能量的暗示
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闲聊”,让孩子想念校园,产生积极效果。比如,“又要见到你的好朋友了”、“你可以把假期的经历和同学们分享”、“你又可以听到你最喜欢的那堂课”……让孩子在情感上有一种对集体生活的想念,对学校的迫切回归。
3、利用孩子喜欢的事物或偶像,因势利导
很多孩子都有喜爱的游戏、动漫作品或偶像明星。家长可以先接纳孩子的喜好,并从这些事物或人物中挖掘正能量的信息,正向引导孩子。比如,很多明星在工作、学习上都非常努力,也是妥妥的学霸。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向偶像的优点看齐,这种激励方式会让孩子更受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