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楼: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蒋楼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秉持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基本理念。从概念内涵上来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包括通过成系列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也包括通过学工部和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性的学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重庆大学这样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不仅体现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教育,而是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成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和行动力养成教育三位一体的“知行合一”教育。这一意义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政治教育为核心且兼容政治教育、历史教育、价值观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社会实践历练等多重要素的通识教育,即以“立德树人”为理念的教育。因而,重庆大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该秉持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从而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实现党委、团委、辅导员等学工队伍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通力合作,甚至在全校形成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创新。
其次,全面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腐蚀和浸淫大学生的各种错误思潮和价值观进行有效疏导。在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想领域呈现各种异质思想鱼龙混杂、多元价值观大行其道、历史虚无主义真假难辨、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等诸多严峻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不能得到有效疏导,必然会酿成当前中国社会思想领域的混乱和波动。代表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的青年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却也是极易受各种异质思想、多元价值观和错误思潮腐蚀和浸淫的群体。可以看出,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肩负着神圣的使命。重庆大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而,我们应当时刻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实时追踪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疏导和价值引导。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性的价值体系不断照进现实、不断入脑入心的体现。
第三,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到重庆大学培养一流人才的全过程中,使之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在“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大学建设的重要目标的时刻,培养一流的人才必然成为大学教育的最终归宿。其实,培养一流的人才本就应是大学教育的本质。所谓“一流的人才”,不仅是具备某门专业知识和某项技能的“某种人”,更应该是德才兼备、内外兼修和综合发展的杰出之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大学在培养一流人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重庆大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该注重有效利用“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和“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校训,使之在一流人才的培养上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具体做法上应当有效发挥“树立榜样”的作用。“见贤思齐”的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树立榜样”的方法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善于利用的一贯做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适合运用“树立榜样”的方法。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利用重庆大学的杰出校友、著名学者、科学家、院士和优秀学子的辉煌业绩树立正面典型给予大学生以启迪和激励作用。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领导、教师与青年学生座谈、专家报告会和杰出校友回家等形式,也可以通过表彰优秀的教职工和优秀学生的形式。另外,我们还可以搜集古今中外历史上和当前中国社会出现的反面典型给予大学生以警示和教育意义。同时,还可以在大学生的日常管理、课堂出勤和考试等环节加强规范,对于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甚至触犯法律的个别大学生进行相应的有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