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原文解说(37)—工作日6.(下)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对劳动时间的...

紧接上一段内容。
12.因为工厂法主要是对儿童、少年和妇女的工作时长进行限制,英国的资本家们就首先对这些人打起了主意,他们首先解雇了许多这种被法律保护的人(一个善良的法律居然造成了不善的结果,这是西方道德哲学家们支支吾吾、含混不清的地方)。为了能够继续昼夜不停地劳动,以往因为工价高而消失的成年男夜工,现在居然恢复了。
可见,在资本家眼里,工作时长的重要性,远高于什么“人力成本”之上。资本家当然知道延长工作时间要支付更高的工资(这里表现为使用男工需要支付更高工价),但是他们会一头飞进“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火焰中。
13.虽然10小时工作法案没有真正实施,英国工厂主们却已经开始反击了,原本工人吃饭的时间是算在工作日内,现在必须从工作日中被扣除。因为工人只能在上下班后在自己家里吃饭喝水,于是马克思模仿工厂主的口吻讽刺道:“工人为什么不应当在早晨9点以前吃午饭呢?”
举个例子,以前13小时的工作日包含了1.5小时吃饭时间,实际工作时长就是10.5小时;现在如果实施10小时工作法案,工人应当只工作其中的8.5小时,剩下的1.5小时应当吃饭。可是我们的英国工厂主义正言辞地拒绝了,那么工人工作时长实际上仅仅降低了0.5小时而已。
值得观察的是,现代文明国家中,8小时工作制是否包含吃饭和休息时间。
14.工厂主们马上用自己聪明的小脑袋瓜子相处了规避法律监督的方法:他们把童工分成各种工作小组,在不同的车间、不同的厂区轮换,这样工厂视察员根本不知道(例如童工吉姆)到底工作了多久。
由于法律只规定了上午工作的童工必须休息30分钟,而对下午没有规定,资本家立马要求(哪怕才8岁)童工从下午2点一直干到8点半,中间不能吃喝。
对此,工厂主是不需要负任何责任的,不管他的行为是否道德,但是,法不禁止即可为,剥削童工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15.为了说服自己的良心也为了给自己找回一点道义,我们的有教养的资本家先生们早就想好了说辞:
第一,英国童工不加班,我怎么给他们加班费呢?不给他们加班费,他们怎么活得下去呢?
第二,人力工人工资低是英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不能降低劳动时长、不能增加工资(这其实是一回事)。
第三,我们的利益就是整个国家的利益,不保护我们的利益,你就是不保护大英帝国,就是不爱国。
工厂主们说对了,不管是托利党还是辉格党当政,英国在经济上已经是完全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的利益已经和整个国家绑在了一起。不爱资产阶级的英国就是不爱国,要爱国其实就是爱英国的资产阶级。
16.一些有良知的工厂视察员仍然在锲而不舍地监督,他们把工厂主送上法庭。可是,法官们要么本身就是工厂主,要么就是和工厂主的利益绑定,例如有一次审判的法官,4人里有3人本身就是工厂主。结局是怎样的,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可笑的是,英国的法律还规定审判有关工厂法的案例时,工厂主阶级必须回避。可见,英国工厂主们对待任何有关工厂法的法律,只当是满纸笑话,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17.马克思还提醒当时法、德国的无产阶级读者,资产阶级对待英国工人阶级除了伪善就是谎言,他们曾一分一毫地算给工人们听,说一旦废除《谷物法》(将使小麦便宜),工人可以得到“更大的原面包”,工厂主的利润也会提升,由此,他们工厂主会鼎立支持10小时工作法案,作为回报,希望工人们帮助他们废除《谷物法》。
事实呢?谷物法废除以后,工厂主立马全面地压低工人工资,因为我们知道,工人的工资就是满足生活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对工厂主而言,工人的面包便宜了,工资自然必须下降。
18.马克思提醒读者们,延长工人劳动时间是工厂主最重要的“自由”。因此无法随意规避工厂视察员的小资本家,甚至会控告他的大资本家兄弟,因为“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人权”。
19.资本的胜利,必然会带来英国工人的反抗,更多的冲突在发生和酝酿。
20.经过英国工人阶级不畏流血牺牲的斗争,10小时工作法案终于还是保留了下来,英国工人阶级的恢复是显而易见的。这时,曾经为此杀红眼得英国资产阶级们又一次露出了和善得笑容,他们说这是他们立法的功劳;他们圈养的“政治经济学”上的伪善者居然更恬不知耻地说:这是他们“科学研究的突出的新成就”。
21.本章接近末尾,通过这么多材料,我们应该能理解“价值原子”为什么是劳动(时间),剩余价值为什么是由延长劳动时间而来;为什么英国工人和工厂主围绕劳动时长进行了数百年的阶级斗争,而不是围绕一块面包到底是能满足“?”的效用。也应该明白为什么在逻辑的这个阶段马克思关注的工作日的时长,而不是“工资”。
如果没有现实中英国两阶级“围绕工作时长”的斗争,把历史上所有的哲学家加起来,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靠打坐、思索、顿悟,而明白“剩余价值”来源于延长劳动时长。
22.请记住,全球劳动人民劳动时间缩短的历史,这是数百年来工人自己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任何哲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政治家顿悟的结果。如果没有工人阶级的斗争,8小时工作日只可能是“乌托邦”里的梦想。
但是,劳动时长的缩短也绝不仅仅是工人阶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并不是说工人想胜利就可以胜利的;整个斗争史中,政治环境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这些客观条件——是工人斗争取得胜利的前提。
换句话说,在条件成熟时,如果只是躺着、等着,现实就不可能发生改变;如果条件不成熟时,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斗争必然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