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第一季度GDP增长18.3%,重要指标三升一降,发出积极信号
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GDP传来喜讯,大部分指标都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疫情肆虐的时期,能有这样的成绩实在不易。其中有3个数据的表现,我认为是非凡的。

一个是社会消费品总额的增长
一个是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长。
一个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长。
一个是GDP耗能的下降。
我们先来看可喜可贺的数据。
国家统计局4月16号上午,公布了2021年我国第一季度的GDP。2021年第一季度GDP同比2020年增长18.3%, GDP总额达到了24.9万亿人民币,相比2019年同比增长了10.3%,两年平均增长达到了5%。

规模企业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5%,社会消费品总额同比增长33.9%,固定投资增长25.6%(不含农户),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9.2%,看到没?这两位数以上增长,能不开心吗?几个数据中,我最关注是社会消费品总额的增长,这里关系到内循环,内循环的好坏,社会消费品总额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
社会消费品总额反映的是消费者的信心,消费者的信心反映的是大家对未来经济的期望,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在新冠疫情肆虐及中美关系恶化的情况下,中国消费者仍然相信自己国家的未来经济会更好的,展现了大家对组织是充满信心,而且自己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当有了这个共识之后,经济将会迎来一波高速的发展,做生意的会增加投资,消费者也愿意消费,这会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2019年社会消费品总额为97790元,22021年达到了105221元,两年平均下来增长了4.2%,环比2020年第四季度增加了1.86%。从这些数据来看,说明消费者信心是持续向好,不属于疫情后的报复消费,是健康可持续的。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长
再来看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长,这可是关于我国制造业的高附加价值,市场上是有一定的支配地位,也是可持续的。这关系到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和推进内循环非常重要的一环。第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31.2%,两年平均增长12.3%,这样的增长幅度,全世界在哪里找得到?这是高技术制造业,这也可以反映到我国在创新上的进步,这个一点都不假。美国当地时间4月14日,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在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听证会上称,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对美国威胁更大,在创新、经济安全和民主理念上。没错,创新排在第1位。中国早在2019年专利申请数量就超过了美国,同一时间年申请量也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科学论文数量2020年也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创新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也会为内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长
这个指标可重要了,关于企业是否赚钱的,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9倍,两年平均增长31.2%,规模以上的服务业还实现了扭亏为盈,实现利润总额达到了1690亿。说明了企业的利润开始得到非常好的改善,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企业有了利润之后,在投资和研发上将会有更多的资金,又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这可是杠杠的!

GDP耗能的下降
初步核算,一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额耗能同比下降3.1%,说明我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多的东西,是我们企业利润增长的一部分。利润增加,耗能耗能降低,对于工业生产来讲,非常理想。
从消费信心,科技创新,制造业利润及GDP耗能来看,我国经济仍在持续恢复,积极的因素不断增加,总的来说对未来的经济应该属于是乐观的,消费者和制造业者对未来经济向好达成了共识,国际环境依然错综复杂,是有很多不确定性的。
正如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所说的那样。

消费者和企业都有信心,今年的经济稳稳的。正如温总理2008年讲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