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罗马的宵警卫队介绍

2023-03-24 11:45 作者:禹贡历史社文章号  | 我要投稿
  • “Vigla”,翻译为“宵警卫队”,也被称为“Arithmos”,在英语中则称为“Watch”,其是东罗马军队当中的精英战团卫队(tagmata)之一。这支部队建立于八世纪后半叶,并一直延续到十一世纪晚期。“宵警卫队”和数众卫队(Noumeroi)一起组成了守护君士坦丁堡皇宫的卫队,并负责东罗马皇帝在远征时的人身安全。

  • “宵警卫队”或“数众卫队”是帝国的“战团卫队”中第三个被建立的,其指挥官在791年首次得到了证实。而这两个名字都来源于罗马晚期军队的拉丁文术语:从四世纪开始,宵警卫队(vigilia)一词被用于任何一种警卫分遣部队,而数众卫队(arithmos)则是拉丁语中数众卫队(numerus)一词的希腊语翻译,这两个名称一般都被用作“团”的意义。在相关的文学资料中,“宵警卫队”比“数众卫队”更为常用,这也是其指挥官在印章中使用的头衔。

  • “宵禁卫队”在东罗马军队中创建的确切日期在现代历史学家中颇有争议:拜占庭学家约翰·哈尔顿(John Haldon)认为,“宵警卫队”是由伊琳娜女皇(Irene of Athens)在780年代从一个地方部队当中创建的,但沃伦·特里高德(Warren Treadgold)支持其创建自以及前两个“战团卫队”,即八世纪中叶由皇帝君士坦丁五世(741-775)重新整编的内院卫队(Scholai)和值宿警卫(Exkoubitoi)。如果前一个假设是真的,那么伊琳娜女皇建立“宵警卫队”可能是为了平衡两个资历更老的“战团卫队”,因为这两个“战团卫队”仍然忠于圣象破坏主义,憎恨伊琳娜女皇的圣象崇拜政策。反过来说,来自地方部队的说法似乎表明这支部队具有相当悠久的传承:部队当中的军官头衔表明了其起源自古罗马晚期,很可能是来自七世纪撒拉逊人大征服之前的旧东罗马军队中的骑兵部队。约翰·伯里(John B. Bury)已经为其追溯了一个假设的源头,也就是五世纪早期的宫廷布骑分队(vexillationes palatinae)中的阿卡迪乌斯随行分队(Comites Arcadiaci)、霍诺留随行分队(Comites Honoriaci)和狄奥多西骑兵分队(Equites Theodosiaci)。

  • 顾名思义,“宵警卫队”在皇宫和会战中都担负着守卫职责。不同于其他大多驻扎在君士坦丁堡外的色雷斯和比提尼亚的“战团卫队”,“宵警卫队”在首都的存在意义更为重大。在那里,“宵警卫队”任务是保卫皇宫,同时还有声望较低且负责皇宫监狱的“数众卫队”,以及保卫首都城墙的城墙卫士(Teicheiotai)。更具体地说,在君士坦丁堡,“宵警卫队”守卫着皇宫管辖地区当中最为暴露的西部,也就是面向城市的边界,并在有遮盖的跑马场地(skepastos hippodromos)保持着永久的驻军,即使在其他单位参加会战时,“宵警卫队”也会留在原地,并在皇帝离开皇宫时保护他的安全。作为团长,宵警营队长官(droungarios tes Viglas)总是侍奉在皇帝左右,“宵禁卫队”也可以在没有他的情况下继续活动,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接受内院卫队主帅(domestikos ton scholon)的命令。在皇帝亲自领导的远征中,该营队长官(droungarios)负责营地的安全,尤其是守夜人们,他们负责传达皇帝的命令,在行军中担任前进、后方和侧翼的守卫,并看守战俘。

  • 与其他三个传统的“战团卫队”,即“内院卫队”、“值宿警卫”和得力干将(Hikanatoi)相比,“宵警卫队”在九到十世纪的历史资料中很少被提及。这可能是由于战团的特殊职责和角色,因为其往往是负责皇帝营帐的内部安全,而不是作为一个编队参与战斗;而这个团在人数上,也可能也比其他团小得多。这支部队的成员在935年不仅被记录参加了意大利南部的战役,还在949年参加了克里特岛的远征,但是资料来源对其后来的历史和最终的解散保持沉默。

  • 与另外的“战团卫队一样,该单位的规模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沃伦·特里高德认为“战团卫队”的标准人数为4,000人,而其他学者,特别是约翰·哈尔顿,则主张人数少得多,约为1,000人。然而,帝国的“战团卫队”在结构是统一的,这点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各部队之间只有微小的变化,而这也主要是体现在结构上,反映了单位的不同起源。

  • “宵警卫队”在“战团卫队”当中是独一无二的,也许是对其传承的反映,因为这在六世纪更为常见。“宵警卫队”的指挥官有着“营队长官”的头衔,而在英语中有时会被翻译为守望营队长官(Drungary of the Watch)。其中已知的第一个任职者,是791年的阿莱克修斯·莫塞勒(Alexios Mosele)。由于与皇帝关系密切,“营队长官”通常是一名亲密且值得信赖的助手,也是国家的高级军官之一。在十世纪,该职位被授予东罗马军事贵族中一些最杰出的后裔,但从大约1030年开始,其被转变为一个具有司法职责的民事职位。“宵警营队长官”就以这种身份,在战团解散后一直存在到巴列奥略王朝时期结束。

  • “营队长官”下面有一个地方分守(topoteretes)或两个地方分守(topoteretai)作为其副手,一个数众登记文员(chartoularios tou arithmou)作为指挥官秘书处的负责人,此外还有随行从者(akolouthos),这是一种“宵警卫队”特有的头衔,对应“内院卫队”中的贴身近侍(proximos)和“值宿警卫”中的头等传令侍卫(protomandator)等军官。这支部队被分成二十支战斗旗队(bandon),这个词来自于拉丁语的战斗旗帜(bandum),在理论上每支“战斗旗队”都有50人,并由一个数众随行总管(komes tou arithmou)指挥。相应的,每个随行总管(komes)则指挥着五个百人队长(kentarchoi)。

  • 在每一个战团卫队(tagma)中,还有两类下级军官,即战斗旗手(bandophoroi)和传令侍卫(mandatores)。每一个“战团卫队”都有四十个“战斗旗手”,并分成四个不同的等级,而每个单位都有不同的名称。特别是对“宵警卫队”来说,这些头衔可以追溯到五到六世纪的标准罗马骑兵军衔。这些分别是:“战斗旗手”、基督旗官(labourisioi),起源古罗马晚期标志旗手(semafori)的标志旗手(smeiophoroi)和同样起源于古罗马晚期两百人长(ducenarii)的两百人长(doukiniatores)。“宵警卫队”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有几个不同信使等级:除了其他单位中的普通“传令侍卫”以外,其还包括受领使者(legatarioi)、看门守卫(thyroi)、持盾卫士(skoutarioi)和奔跑行者(diatrechontes)。只有少数“宵警卫队”的初级军官是已知的,而这些都来自于其职位的印章。

翻译:Mark54/君士坦丁乌斯

来自网络


东罗马的宵警卫队介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