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作:下酒零食是个新品类,但不是强势品类



说下酒零食是个新品类,因为人们通常只说下酒菜,很少有下酒零食这个概念,下酒零食比较新鲜。
即便有下酒的花生米、茴香豆这类“零食”,吃酒人也不会觉得是零食,因为是用“筷子”夹的,不是用手拿或者用其他工具取的。
在中国酒桌上正是这样的场景,下酒离不开一双筷子,配酒的也通常是“菜”。
吃酒是一个比零食更正式的场合,哪怕一人独饮,也会有三两碟小菜;如果是共饮,那招待的东西就更多了:有些是卤菜,比如猪肉头、烤鸭、红肠,有些是炒菜,以荤类、硬菜为主。
跟菜不同的是,“零食”经常和啤酒、饮料搭配在一起,当人们看剧、打牌、侃大山......桌子上可能就有这些。
零食给人很强的联想是随手拿起来就能吃的、是方便的,至少不需要用筷子夹、用碗接。
这是我们将下酒零食视为弱品类的原因。消费者想不起来酒是配零食的。尤其是40岁以上、或者有了一定年龄的人,零食更不对味。平常生活中都很少吃,更何况是下酒时。
不过,下酒零食作为新品类,我们认为品牌还是有机会的。如果能够代表这个品类,对品牌来说也是一种脱颖而出的机会。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下酒零食转化为强势品类,帮助品牌发展成为强势品牌。
我们认为核心路径有两步:
01
年轻人的下酒零食
聚焦年轻人,为年轻人服务,做年轻人的下酒零食。
不要想着去替代花生米;或者让40岁以上、有了一定年龄的人,能够从花生米转向其他更多的下酒零食。
花生米、茴香豆,它们下酒历史已经非常长。改变这群老练饮酒人的习惯非常艰难,基本没有成功的希望。
品牌应当面向新一代的年轻消费者,他们更有可能接受新的概念、新的品类、新的品牌。
02
下低度酒的爆款单品
要开发下低度酒的爆品零食。
年轻人群的饮用酒不一样,他们好饮低度酒,我们建议着重开发出适配低度酒、品质健康、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新型下酒零食,并且借助新媒体将单品打爆。
利用有限的资源聚焦单品,甚至打造成为大单品。只有通过受欢迎的单品,带动顾客对下酒零食这个品类的认知,才能够让这个新品类得到关注,激发出消费意识,背后的品牌才能取得胜利。
以上,从年轻人切入、从单品切入可能更容易走得通。喝不一样酒的年轻人,他们更需要不一样的“下酒零食”。

关于品作
品作2019年创立于上海,是中国首家强势品类品牌咨询。以创新强势品类解决购买问题,以人性联结人类解决品牌问题,创造带来生意的强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