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版)》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
A:对
B:错
答案: 对
2、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知识讲授的活动。
A:对
B:错
答案: 错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教的行为应该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又反过来作为教师调节自身教的行为的依据。
A:对
B:错
答案: 对
4、教学是学校的次要任务,居于学校教育系统的非中心地位。
A:对
B:错
答案: 错
5、教学的个体发展功能体现在
A:创新知识
B: 传递知识、形成技能
C:培养智力和能力
D:形成规范
E:拓宽研究领域
答案: 传递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力和能力,形成规范
第二章
1、为了完成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这是( )。
A:教育目标
B:课程目标
C:教学目标
D:学习目标
答案: 教学目标
2、一门或一类课程对处在一定阶段的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后,在身心发展上的预期结果和基本要求,这是( )。
A:教育目标
B:课程目标
C:教学目标
D:学习目标
答案: 课程目标
3、一个规范的行为目标陈述包括四个要素:( )。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
E:学习科目
答案: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4、教学目标还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时间周期进行划分,一般分为( )。
A:学年(或学期)教学目标
B:单元教学目标
C:课时教学目标
D:课程总目标
E: 课程阶段目标
答案: 学年(或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5、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表现性目标三种目标取向各有所长,也各有其短,三者均有存在价值,可以互为补充,而不是相互对立。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1、以下哪几个要点属于传统的学生观的内容( )。
A:学生是完整的人
B:学生是加工对象、知识容器
C:学生是小大人
D:学生是可以任意描画的白板
E:学生是动态发展的人
答案: BCD
2、新课程教学视野中的教师角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B:发展的促进者
C:交流的对话者
D: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E:学生未来的规划者
答案: ABCDE
3、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完成的,师生双方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教师应树立的正确观念有( )。
A:教育观
B:教学观
C:学生观
D:交往观
E:效果观
答案: ABCDE
4、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 )。
A:教学能力
B:教学知识
C:教学技巧
D:现代教育技术
E:学科专业知识
答案: ACD
5、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学科专业知识。
A:对
B:错
答案: B
第四章
1、课程计划的性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思想性
B:强制性
C:学理性
D:时代性
E:概括性
答案: ABCDE
2、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支配权限进行划分,可分为( )。
A:校内课程资源
B:要素性课程资源
C:条件性课程资源
D:校外课程资源
E:隐性课程资源
答案: AD
3、直线式组织就是把一门学科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A:对
B:错
答案: A
4、课程组织的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不是对立而是统一互补的。
A:对
B:错
答案: A
5、活动课程历史最为悠久,也是课程最主要、最基本的组织形态。
A:对
B:错
答案: B
第五章
1、在课程设计时主要考虑现实社会问题,以问题作为选取相关课程内容的核心,按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线索来组织安排相关课程内容,这是( )。
A:学科中心设计
B:学习者中心设计
C:社会(问题)中心设计
D:技术中心设计
答案: C
2、对学校全部基于教学及其进程安排的总体规划叫做( )。
A:教育纲要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学大纲
答案: B
3、中观层面的课程设计就是对一门课程所涉及的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规划,具体构成要素包括( )。
A:办学宗旨
B:办学特色
C:课程目标
D:课程内容
E:课程实施方式
答案: CDE
由于篇幅有限,完整版可移步公号免费下载,见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