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和孩子有效沟通,你可以这么干!
经常有家长会和我联系,跟我说,让我跟孩子聊聊,和孩子沟通一下,找找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帮助孩子改善一下学习方法。 说实话,其实这个事情吧,好办,也不好办。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高中生,很多身上都有种谁都不服的劲儿。当孩子第一次跟我聊的时候,对于这个孩子,我基本等同于人甲——说啥都没用。
您要从孩子的心理角度考虑问题,孩子要信服一个人,这个人才能对孩子产生影响。 在学生对老师建立起了信任之后,老师才能影响学生,老师跟学生讲的做题方法和技巧,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慢慢接受,在自己的学习中使用开来,从而实现成绩的提高。
好几年前有个家长,提过一个夸张的要求,让我跟孩子说,多花点时间在语文上,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照办了,效果还不错。后来家长跟我说孩子回家每天先做数学作业,然后看语文。后来考试中,语文成绩也上去了。说实话,听到这样的话,真的是无比开心。 和孩子沟通,我总结就是,信任在先,抓住沟通时机,沟通最重要的内容。 孩子,尤其是到了初高中阶段的孩子,有的比较逆反,各位,你们别觉得只有分数低的孩子逆反,很多顶尖学校分数高的孩子,也逆反。这东西,也正常,青春期嘛。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天天跟孩子强调那些道理,其实没什么用,孩子早听腻了,说的多,就影响家庭和谐,我的建议是,平时不说,找机会,一次说到位。 什么时候是好机会?孩子受到刺激的时候就是好机会,受到刺激,遇到挫折,孩子需要解释,需要原因,这个时候你和孩子讲,孩子听的进去,改的过来。
比如考试出分之后,周测,月考,期中,期末考,您可以和孩子分析试卷,分析每个题目孩子错的原因,总有些让孩子痛心疾首,错的孩子心疼不已的题目,从这些题目下手,和孩子沟通,您不费劲,孩子容易听进去。 再说说聊天和沟通的内容。找好时机之后,说话的逻辑很重要。 和孩子讲道理最糟糕的是什么?就是用错误的论据支撑一个正确的论点。 我觉得这是很多家长和孩子沟通出现矛盾的原因。家长认为,自己说的道理明明就是对的,是孩子不听。 比如考试出分之后,周测,月考,期中,期末考,您可以和孩子分析试卷,分析每个题目孩子错的原因,总有些让孩子痛心疾首,错的孩子心疼不已的题目,从这些题目下手,和孩子沟通,您不费劲,孩子容易听进去。 再说说聊天和沟通的内容。找好时机之后,说话的逻辑很重要。 和孩子讲道理最糟糕的是什么?就是用错误的论据支撑一个正确的论点。 我觉得这是很多家长和孩子沟通出现矛盾的原因。家长认为,自己说的道理明明就是对的,是孩子不听。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的一个亲戚的孩子写作业,她妈在她边上看着,母亲反复跟孩子说,你要用基础方法好好写,不要跳步骤。然后孩子做错了一道题目,我能看出来,其实孩子这个题目是思路有问题,倒不是因为跳步骤,换句话说,就这个题而言,就算孩子按照母亲说的,一步一步慢慢写,这题也算不对。可这个时候,孩子的母亲就反复强调,“你看,是不是你跳步子,所以弄错了吧。” 之后的事情可想而知,母女二人争执不休。孩子觉得自己委屈,母亲觉得孩子不听话,不知道步骤的重要性。 你说这位母亲吧,其实说的也是有道理的,踏踏实实写,长期看肯定好处多。 你说这个孩子吧,其实也有点委屈,因为仅仅这个题目的处理上,母亲讲的并不对,因为此时此刻此题,思路是关键,而且孩子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孩子其实在这个时刻是不服的。 在这个沟通片段上,这俩人的沟通是失败的。 所以,您要是想改变孩子,尤其是中学生,想影响他们,您找找孩子行为逻辑的盲点和不足,找好机会,一针见血的指出。沟通的时机甚至比沟通的内容还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