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微软687亿美金收购动视暴雪,索尼应该反击吗?

作者:安田秀树 (ARI首席分析师) 发表日期:2022/02/01 出处:gamesindustry 翻译:云技术
这期谈一下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话题。
在此之前,先看看日本国内的周间销量。12月上旬,PlayStaion 5的周间销量锐减至1133台,之后虽有回升的势头,但从下图的走势可以看出:(1)店铺为了新年商战在囤货(2)索尼方面的出货量依然变化不大。


和预料的一样,索尼集团的年末产能并没有得到提升。
反观Nintendo Switch,虽然12月销量比起2020年有所减少,但依然维持了20万台左右的成绩。正如ACE经济研究所预测的那样,Switch的销售规模将长期维持在高位——目前的走势也验证了这一点。
任天堂为了应对2021年的通货膨胀风险,早在2020下半年就提出了加价方案,因此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和应对。即便如此,古川社长依然认为2022年初的走势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详见上期)。期待《宝可梦传说:阿尔宙斯》发售后的表现。
从这些举动可以看出,两个公司对于通货膨胀有着不同的应对手段。索尼在这40年间遭遇了多次零部件短缺危机,都在短期内得到了解决。同样,零部件短缺造成的价格上涨问题也在短期内得到了改善。时至今日,索尼恐怕还在沿用这种做事方式。相反,任天堂更倾向于在危机来临前尽可能的做好预案。
然而,游戏机(次世代机登场前)的生命周期至多只有7~8年。尤其是作为商业扩张期的前4个年头,需要尽可能的追求数量上的野蛮生长。PS5到了当下这个阶段,重新调整方向恐怕并不容易。
下表是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期也展示过)。

接下来进入正题。日本时间1月18日晚间,微软宣布出资7.9兆円(约合人民币4364亿元)收购动视暴雪。消息发布后索尼股价大跌。对于这次收购,主流观点大致有以下两种:
(1)“使命召唤”(以下简称COD)作为动视暴雪在美国销量最高的游戏IP,如果被Xbox独占,就会失去PlayStation方面的版权收入。
(2)以COD为代表的游戏玩家一旦流向Xbox平台,其他公司的游戏也有可能受其影响而转向Xbox。
关于观点(1),目前尚无定论。和众多媒体一样,ACE经济研究所同样只是觉得“有可能”。如果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是为了让Xbox和PC上的游戏IP价值最大化,那么终止与PlayStation合作确实能达到这一目的。反之,如果从收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和PlayStation继续合作也不是不可能。
当下的情形之所以显得严峻,是因为索尼集团依然秉持着“3A大作决定硬件销售”的观点。在索尼看来,微软正试图利用3A大作来牵制自己的一部分硬件业务。
这里还有一个被媒体忽视的事实,那就是:微软的M&A(并购)在本质上是悖于常理的。索尼集团的游戏事业规模约3兆円(约合人民币1666亿元),任天堂是1.6兆円*(约合人民币888亿元)。微软虽然没有公开游戏事业的收入规模,粗略估计应该不足2兆円(约合人民币1110亿元)。
(*由于结算标准不同,索尼和任天堂的实际差距比上述数字要小)
正常情况下,营业额低于2兆円规模的企业,是不会投入7.9兆円的巨资进行收购的。此次收购的规模之巨在历史上也足以进入前十。在此之前,应该不会有人能预想到这样剧情。
至于第(2)点,资本市场对此过度担忧也是因为“3A大作决定硬件销售”的观念作祟。ACE经济研究所虽然不认同这种观念,但COD这种巨无霸级的3A大作一旦变成独占,谁也不能保证用户一定不会流失。
ACE经济研究所认为,正因为微软深知自己的游戏业务无论是软硬件销量还是收入规模上都明显不如索尼,所以才会想到并购一招。通常来说,行业老二很难通过巨额收购来实现弯道超车。然而,微软凭借着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以及近年来风生水起的微软云服务的红利,手头持有巨额的现金(截止到2021年9月是15兆円,约合人民币8353亿元)。凭借资金上的压倒性优势,微软自信满满的向索尼集团发起了耐力赛的邀请。不得不说,微软游戏负责人斯宾塞和微软CEO纳德拉的这一大胆举动着实令人佩服。
当下索尼集团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围绕着IP内容与微软展开并购大战。另一种,则是放弃“3A大作决定硬件销量”的固有想法,及时调整方向。
前一种选择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索尼集团想要和年利润高达7兆円(约合人民币3891亿元)、手持巨额现金的微软进行正面对抗,必将陷入消耗战而不能自拔。
那么能否采用第二种方法,及时调整方向呢?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即第三方3A大作并不是硬件销量的决定性因素。Switch上并没有“动视暴雪人气游戏COD”,主机销量却达到了傲视群雄的一亿台。即便是去年的圣诞节期间,Switch在美国日本的销量都远高于Xbox和PS系主机。
基于上述事实,笔者认为,游戏机想提升销量需注意以下几点:
(1)优雅的机体设计和游玩方式
(2)比起性能,产能更为重要
(3)软件销售只是主机销售的附带产物
明确了这几点,索尼就不必执着于在内容上构筑高墙壁垒了。有限的商业资源也就能投放到提升硬件外观、打造高效的生产系统上了。
然而,正如开头所说,索尼集团还面临着零部件短缺的困扰。只要“第三方3A大作决定硬件销量”的想法一天不变,调整方向一说就无从谈起。
ACE经济研究所认为,当下最重要的是沉住气、站稳脚,贸然行动只会徒增风险。期待索尼集团能做出明智的判断。
(原标题:体力勝負への持ち込みが狙いか?MicrosoftのActivision Blizzard買収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