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单元剧才是21世纪最好的故事表达方式--02 连续剧

2020-03-13 09:54 作者:Luxing  | 我要投稿

古典的叙事手法早在20世纪就已经被研究透了,在严肃文学都纷纷走向意识流的今天,ACG作品的叙事手法除非再出现一两个《ever17》《铁心博弈》《史丹利预言》这种依托于表达载体(文字游戏、可交互视频)的奇迹,否则指望这方面有什么惊人的进步,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哪怕只是熟稔的使用古典叙事手法,产量都是很低的,能达到巨人水平的叙事、一年难求一二。


剩下的部分,比较好改动的也只有叙事节奏了,比如长年像拖拉机一样前进的少年漫,现在出了一个像迈巴赫一样疾驰的《鬼灭之刃》,只是这种事情始终是在重复着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历史进程,仅仅是迎合着变化莫测的观众喜好,并没有太多剧本上实质性的改变


既然一个好的故事从技巧上有它难以突破的局限性、那我们只好把目光放到内容(泛指,包含主题)上


目前主流的连续剧填充内容的方法有两个,提高广度或者挖掘深度


提高广度很好理解,3个数字只有6种排列组合方式,4个数字就一下有24种排列组合方式了,套到元素和角色数量上也是一样,随着要素的增加,故事发展的潜力也会呈指数级增加,同时会带来一种宏大的观感,战记题材,西方诸如《冰与火之歌》《指环王》这些作品都或多或少借助了这种宏大感。这样的一种方式同样适用于其他题材


比如说《来自风平浪静的明天》通过七角恋为青春恋爱添上不一样的风味,《彼方的阿斯特拉》则通过精巧的伏笔串联起了悬疑、太空探险、成长、阴谋论这些足够独当一面的元素,提供了让人不容易乏味的大杂脍,以及很多的群像剧,其实都融汇了这样一种思想,用更多优秀的人设来轰炸你的大脑。


提高广度是一个入门门槛很低的技巧、最近JUMP不是才出了一个史诗级缝合怪嘛


但是难以精通,做成《彼方的阿斯特拉》那样我已经觉得水平很不错了,剧情也有稳步的推进,不同要素的衔接也很自然,但依然会有观感太杂的批评声、更不要说《迷家》之流了。


坊间公认的一些神作,则是选择了挖掘深度这一条路线


《攻壳机动队》在意志与肉体关系上的探讨、《三月的狮子》对于职业竞技中微妙情感的度量、对校园霸凌题材无出其右的剖析......这些番剧、初见的时候会给人带来巨大的震撼,宛若醍醐灌顶。


只是,它们要么是此间绝唱、要么则不过是只有你这个“处子”会感到新奇的陈词滥调罢了。

绚烂多彩的故事,最后这么殊途同归倒不是因为动画剧本作家的思想深度就这个水平了,仅仅是因为不同的讨论形式都有它的深度极限罢了。


这就好比新年团圆饭时,家家户户饭桌上偶尔谈起,又戛然而止那些个深邃问题,家国情怀,国际形势,总是在各抒己见之后,又不了了之,这并不是因为桌上的俗人不讲道理了、文化水平不够了,更多的是因为,和谐的饭桌、短暂的时间容不下这么斤斤计较、兵戎相见的讨论。在贴吧没法讨论知乎上的严肃问题,知乎上没法通透哲学书中的至高真理,诸如此类,不过是每种事物固有的极限罢了。


所以。饭桌上只要留下寒暄就好了,同样,也不应该在动画这样的载体里追求过于深邃的思考


挖掘深度这条路,是有极限的(jojo,我不看动画片啦!),或者进一步说,想单靠内容快速(以连续剧的形式)的讲好一个能打动“饱经沧桑”观众的故事,几近是死路一条。


那么,出路在哪呢?私以为,是足够丰满的人物


至于单元剧在这方面有什么特别的,就哪天无聊了再说吧(鸽鸽鸽)


PS:当然我有意无意的没有提及对题材的选取,主要是我觉得题材的选取不太收故事表达方式的限制吧



转自本人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12563737”

单元剧才是21世纪最好的故事表达方式--02 连续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