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合肥心理咨询中心解读:孩子恐惧症的成因,大部分来自于父母

2023-07-21 17:02 作者:合肥军海心理中心  | 我要投稿


在谈起恐惧症的成因时,家庭因素是我们绝对不能忽略的。是的,在很多情况下,父母是孩子恐惧症的习得因素之一。

1.父母对孩子的榜样作用。

在父母孩子的关系之间,榜样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在基因因素带来的恐惧还是后天习得的恐惧上,父母都起了一定影响。美国进行过一项心理学研究,在对22位患有特殊恐惧症的孩子及其父母进行研究后,得到的结果是惊人的:在患有该特殊恐惧症孩子的母亲里,厌恶该恐惧对象的母亲相对于不具备该恐惧症的孩子的母亲而言数量更多。从这个研究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孩子的恐惧似乎与其母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其母亲在孩子面前越正面表演该恐惧或厌恶,则孩子所受的影响就会越大。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父母应该在孩子面前对自己的恐惧进行掩饰呢?答案是不。因为孩子的感觉其实很敏锐,你的掩饰就像掩耳盗铃一样,孩子们照样可以从你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你的恐惧。而假设你在他们观察到你恐惧的情况下,对他们加以掩饰,就很容易给孩子们灌输这样的一个想法:恐惧是十分丢人的。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应当不加掩饰,并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我确实有点害怕。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害怕这样东西,这样的恐惧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因为它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危险。你可以碰碰它试试!”

2.孩子感到恐惧是正常的。

仔细回忆一下,在你小的时候,是否对以下这些东西有所恐惧:黑暗、打雷、随时可能出现的“怪兽”、毛毛虫、陌生人等。再对比一下现在,你会发现,这些恐惧有的已经消失了,也有的已经成为可控制的恐惧,只有为数不多的可能发展为恐惧症。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脆弱的,年龄幼小的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非常少,很容易感到害怕和恐惧。这就像是一种条件反射。这种恐惧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必要性,至少在面对一些潜在的危险时,这种直觉的恐惧可能会帮孩子避开可能发生的伤害。后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有些恐惧会变成过度恐慌,但是在适当的教育和经验累积下,这类恐惧感就会逐渐减少变成可控的恐惧。

在有些时候,有些父母可能会对孩子的恐惧感到不满、烦心,很多情况下,他们都忽略了自己也曾是这样过来的。在成人的世界待久了,他们已经渐渐忘却了自己曾经也这样恐惧过。这也就导致有一些不够耐心细致的父母在孩子恐惧的情况下,对他们大发雷霆,指责他们太胆小。这样的做法其实有很多危害。首先,此时孩子的心智并未完全成熟,他们并不能很好地判断自己的恐惧是正常的还是不合理的,因此他们就会以父母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恐惧,父母恼怒的情绪在他们心里会埋下这样的想法:这种恐惧是不应该出现的;其次,由于害怕父母生气,孩子们在很多时候都可能会选择用虚假的行为来掩饰自己的恐惧,而这样的做法不仅对恐惧的认知矫正无益,还有很大可能成为把恐惧变成恐惧症的推手。

3.重视孩子的恐惧。

在时光的流逝下,孩子们大部分恐惧都会慢慢消散,所留下来的恐惧往往都只是一些过度恐惧,并且可能随时向恐惧症方向发展。现在的父母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学着应对孩子的恐惧心理,而不是放任自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父母们必须正视孩子的恐惧,因为约有20%左右的恐惧会对焦虑类疾病有掩饰作用,而这类焦虑疾病最好是越早发现越有利于治疗。

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教育孩子是有方法的,并不是每一对父母都能掌握科学的教养方法,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很多爱孩子的父母都可能会成为亲手将自己孩子推入恐惧症深渊的推手。这是一个可悲,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合肥心理咨询中心解读:孩子恐惧症的成因,大部分来自于父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