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典诗词基础11:绝句的由来(与发展)

2021-11-24 19:47 作者:诗人王千去  | 我要投稿

有观点认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为绝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绝句的起源要早于律诗。六朝时期文人宴集,有联章作诗的风气,即每人作一章,合起来成为一整首。如果将各人的每章单独成篇,称为一“绝”。而所谓“一章”,则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四句为一个段落,即一章,这点在后代的民歌中被持续继承着。

整理一下便是:六朝文人宴集,每人作一章4句诗,称一绝,将四句一段这一古老形式复兴,并逐渐赋予了其 绝句 这一专有名词。

所以绝句,它作为诗的体裁单位,就是指的 一章 。

而在格律兴起之后,自然而然就诞生了带格律的绝句形式。至此便有了时至今日的古绝和律绝两类。

普普通通的四句,一章诗,如果符合格律,则为律绝;反之,为古绝。两者都属于“绝句”。

除去句数外,绝句与律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字数。除五、七言外,四、六、八、九等也都见于绝句,它们依旧适用格律与律绝,判断方法很简单,还是在近体诗格律第一、二经常强调的“格律原理”。

相较于律诗来说,律绝只需要做好格律即可,无所谓对仗,没有要求,全凭个人意愿。像带着一两句对仗的律绝,确实长得挺像半首律诗的。但是,论起源,一定不是这样。

古典诗词基础11:绝句的由来(与发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