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013-面包新手必知:手套膜的2个误区

2022-01-14 20:16 作者:昊山食堂  | 我要投稿

做面包时,大多数人用扯手套膜的方法去判断面团的揉制程度(筋度)。

其实,这是不严谨的,甚至会严重的误导我们。

在和焙友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手套——膜”,有的人理解的是一次性手套,也有理解 成皮手套的,甚至还有棉手套。

造成这一现象,只因“手套膜”没有标准的文字定义,以及可数据化的判断标准,完全靠个人理解。

定义模糊、不能量化的概念,在我看来,不能做为一个判断标准去推广。

而且,手套膜一词的广泛流传,还给面包新手带来了两个误区。

误区1:做面包必需出手套膜

在家庭烘焙这个领域,说到做面包,几乎99%的人告诉你要揉出手套膜,但你可知道:

1.不是所有面包都需要手套膜

面包类型很多,对面团的揉制程度需求也是不同的。

像重油类的糕点面包,德式面包,粗粮面包,小餐包,硬欧(如法棍)等,他们是不需要搅拌的非常充分的。所以,在做一款面包之前,要先弄清它的类别,以及面团揉制程度的具体要求。

2.不是所有面团都能揉出手套膜

100%黑麦面包、高比例全麦或其他粗粮面包,因为面粉特性的原因,并不能产生有弹性和延展性的面筋;还有低水量面团,如贝果、碱水面包,因为面团较硬,也无法形成具有延展性的状态。因此,他们是根本揉不出手套膜的,自然,成品的体积也不会太蓬松。

误区2:出了手套膜就一定成功

1.以为自己揉出了手套膜,但面团筋度并不合格

面团筋度包含:延展性和弹性。扯膜的方法,只能判断面团的延展性,不能体现面团的弹性。

这就会出现,虽然面团能扯出薄膜,但因为缺乏弹性,而最终失败。

2.不需要手套膜的面包,弄出了手套膜

面团发酵时间越长,需要的揉制程度反而越弱。

比如,中种面团、法国老面、冷藏发酵面团等都要比直接法揉制的时间短。如果揉出了像直接法那样的手套膜,反而会在后续的发酵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成品组织不完美。

3.揉面合格并不是面包成功的充分条件

做面包的环节较多,每个环节达标,才能基本成功。

揉面工序虽然很重要,但它并不是面包成功的唯一影响因素。

配方合理性、原料品质、发酵控制、整形手法等方面也不可忽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揉制面团的目的是为了做出完美的面包,不是为了扯膜。

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每个面包品种需要何种筋度(延展性、弹性),影响筋度的因素(配方、原料、温度、工具等),以及达到需要筋度的方法和技巧。

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和交流


013-面包新手必知:手套膜的2个误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