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纯干货:历史人教版知识点七上第二单元

2022-02-27 12:14 作者:大黄BIG  | 我要投稿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一、夏朝(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制度: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 变成“家天下” 。 3.灭亡:夏桀(末代暴君)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迁都: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纣王统治残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以少胜多),商朝灭亡。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3)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3.灭亡:①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②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大戎族所亡。

四、东周(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代表:司母戊(w)鼎(最重)、四羊方尊(商)

2.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经济: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发展。

2.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1)霸主:齐植(hu6n)公(首霸)、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2)诸侯争霸的影响①消极: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②积极:客观上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局部统-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二、商鞅变法★

1.概况: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

2.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3.内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种,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4.作用:使秦的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 全国奠定了基础。

5.启示:①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强国必经之路;②改革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都江堰:①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主持修建②作用: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第8课百家争鸣

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学术繁荣的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儒家①孔子(春秋)仁(核心)、仁者爱人、以德治国,创办私学   ②盂子 (战国)仁政、民贵君轻

③荀子(战国)礼治

道家①老子(春秋)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②庄子(战国)顺应自然和民心

墨家①墨子(战国)兼爱、非攻

法家①韩非子(战国)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纯干货:历史人教版知识点七上第二单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