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给《满江红》洗地的正确方法

2023-02-25 00:02 作者:121824913  | 我要投稿

电影春节档的争夺逐渐落下帷幕,《满江红》以43亿票房力压《流浪地球2》的38亿,但在口碑上,满江红却被《流浪地球2》吊打,甚至有人说《满江红》的影史第八的票房是要被钉在中国电影耻辱柱上的。这种说法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满江红》在舆论场上的失败已经是定局。

漫天的口诛笔伐虽然不会影响票房,但会对《满江红》的片方,导演和演员的名誉造成严重损害,在电影这种靠人气和口碑吃饭的行业,达成“万人唾骂”的成就很容易影响所有演职人员下一部片子的票房。片方似乎也想努力扭转舆论风向,不过采用的方法显然没达到效果。

能看出片方在上映之前也进行的舆论准备,请了一些流量主写软文吹捧。但吹捧的角度明显不对:说你呢——刘老师说电影,写恰饭软文不是你的错,写的不好就是你的问题了。金主给你钱写软文一是看中你的粉丝数量,二是相信你的专业能力,瞧瞧你都写些什么玩意?巨大的逻辑硬伤视而不见。还来了一句:感觉秦桧也不是很奸,那特么都洗白了还奸个屁?

不过吹捧《满江红》也是有难度的,因为跟《流浪地球2》做对比就必须要排除从电影常规元素入手的方法。因为不可能跟李雪健比演技,跟吴京比动作,跟刘德华比名气,跟宁理比梗多,人家《流浪地球2》的梗多到送你一个:没有人的票房毫无意义。你连女演员的胸都没人家《流浪地球2》大。只有沈腾,雷佳音,岳云鹏的喜剧水平能压沙溢一头。问题是你是一部喜剧,人家沙溢搞得整个太空弥漫着一股东北大碴子味儿,喜剧效果不差。而你《满江红》是没有任何工业化含量的。

你《满江红》带着商业化标签,搞不好电影工业化情有可原,但你在舆论场也搞成这样,这个商业化能力也不行啊。

这里从舆论技术的角度探讨一下给《满江红》洗地的方法。打个样看看。

要想洗地,首先要知道自己被舆论攻击的原因,给攻击者画像,攻击《满江红》有哪些目的。

大致盘点出以下信息

1,有洗白第一大奸臣“秦桧” 的嫌疑,事后出的周边严重加强了这一印象。

2,主演易烊千玺顶着“流量演员”的名头,其粉丝有一些不理智行为招致反击

3,春节档上映跟《流浪地《流浪地球2》》形成直接对抗,并票房上超过《流浪地球2》引起《流浪地球2》的粉丝严重不满。大部分负面舆论都出自《流浪地球2》的粉丝。

4,影片外部争议不断,包括演员片酬高,宣发费用高,制作费低。还影院的排片费引发的“阴兵过境”的质疑,起诉行业外流量主招致路人吃瓜流量主群体的报复性反击。

其中第1,2点属于在攻击者脑中已经形成固有观念,很难去改变。只能采取避开,对冲的方法。比如片方可以向岳飞庙捐款的方式洗清自己的嫌疑。向易烊千玺的粉丝倡议“文明上网”。哪怕在官方号上呼吁一下大家支持国产科幻去看《流浪地球2》,也会有不少效果,反正《满江红》的观众和《流浪地球2》的观众压根不是一拨人,说一下也不会减少自己的票房,如果博得《流浪地球2》的好感反而会增加自己的票房。

假设《满江红》不是在春节档上映跟《流浪地球2》形成直接对抗,也不会形成这么大的负面舆论。如何减少跟《流浪地球2》的对立就成为扭转风向的关键。

给《流浪地球2》粉丝画像就可以发现这个群体的几个特点:喜欢思考,年龄结构较轻,基本上是80后或者更年轻,关心中国的发展,跟“小粉红”群体有一定重合度。他们捧《流浪地球2》踩《满江红》的原因是《流浪地球2》可以极大的提高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水平,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跟好莱坞对抗,甚至超越好莱坞。而《满江红》没有这个功能。分析清楚这些,有了共同的目标,就有了化解对立的方法。

首先是自证身份。宣传《满江红》是中国投资,中国班底制作,主要演员都是中国人,即使高宣发经费也是给中国的影院,是中国电影生态的一部分。只是题材类型跟《流浪地球2》不一样。

两部片子的观众也不一样,《满江红》的观众是属于那种从平时繁重的工作解脱出来,春节假期想看部简单的片子作为娱乐的人群。这种996社畜的朴素需求需要被尊重,需要被满足。《满江红》的功能就是满足这些人的需求,而且这种类型的片子只能在春节档上映导致档期跟《流浪地球2》撞车,这又不是《满江红》的错。

中国电影市场足够大,容得下各种类型片,《流浪地球2》搞工业化硬核科幻片是阳春白雪,《满江红》搞的商业化简单娱乐片下里巴人。同时期还有给孩子看的《熊出没》还有《无名》《深海》。中国电影需要各种类型片共同发展,才能构建完整的中国电影的生态体系。覆盖所有类型的完整生态体系才能战胜好莱坞。

接着转移矛盾。真正跟《流浪地球2》对立不是题材不同的中国电影《满江红》,而是题材相同的好莱坞电影《阿凡达:水之道》,《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和《黑豹2》,在工业科幻领域这三部好莱坞片子根本不敢在春节档上映跟《流浪地球2》正面对阵。但在简单娱乐领域如果没有《满江红》,那填补这个类型片空白的可能会是好莱坞的片子,这是《流浪地球2》的粉丝更不愿意看到的。之前好莱坞电影比中国电影吸引力大就是在商业化,市场化和娱乐性上胜出。现在这块阵地《满江红》守着,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根本没有外国片子的容身之地。《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是战友而不是对手。站在中国电影整体利益的角度,谁再攻击《满江红》,谁就是不顾中国电影的整体利益。

最后树立靶子。前面两点已经跳出两部片子争斗的局限,将格局上升为中国电影生态和跟好莱坞竞争的高度。如果还有部分观众一定要在中国电影范畴内分个高低贵贱,那就找一个攻击目标,吸引火力。这个目标也很好找,就是香港电影《毒舌律师》。《流浪地球2》在香港遇冷,即使在刘德华的加持下也没有香港影院给排片,票房少的可怜,跟在内地的盛况形成鲜明对照。香港本土的《毒舌律师》反而创造了香港影史票房纪录。

这里有个问题是《毒舌律师》跟《流浪地球2》体量和题材完全不同。《流浪地球2》的大部分粉丝可能根本不会去看《毒舌律师》,甚至压根不会注意到有这么部片子。这就需要通过分析《毒舌律师》的内容和成功的原因,让两部片子形成在中国电影范畴内的对立,让《流浪地球2》粉丝在贬低《毒舌律师》中得到心理快感,进而转移《流浪地球2》 粉丝的攻击方向。

《毒舌律师》看名字和简介就知道这是描写香港律师和香港法庭的电影。好莱坞漫威通过描写超级英雄使用超能力伸张正义的形象获得成功,香港律师能够在法庭上通过超人的能力伸张正义,是香港法庭上的超级英雄。《毒舌律师》是好莱坞电影的精神内涵通过香港电影借尸还魂。尤其是香港律师带英国泡面假发,香港法庭很多法官是外国人,执行英国法律的形象,加上在香港思想西化的背景下两部片子在香港的不同境遇。将《流浪地球2》和《毒舌律师》在电影业本不存在的对立变成中外对立的象征。这就很容易让《流浪地球2》的粉丝将攻击《毒舌律师》当做对抗欧美的行动。

接着进一步分析《流浪地球2》的格局和境界远超《毒舌律师》:《流浪地球2》的主题是宇宙法则下人类的生存,科技发展中生命意义,各国人民的团结,勇气和牺牲精神。中国考虑的是决定人类命运,唯一提到的《流浪地球法》不过是为了执行移山计划的一个配套产品。而《毒舌律师》里被封为最高准则的英美法律,在《流浪地球2》里连个笑话都算不上。进而引导《流浪地球2》粉丝去嘲笑香港人眼界低,永远在别人制定的规则下打转。

这样就避开《流浪地球2》粉丝的攻击,反而将负面舆论集中到新上映的《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和《毒舌律师》上,从而保护自己的票房。

电影好不好是一回事,舆论控制技术是另一回事。好的电影可以通过口碑传播。差的电影也可以通过舆论洗白,以后中国电影还会遭遇包括舆论问题在内的各种盘外招。应对这些是中国电影生态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电影成长的一部分。


给《满江红》洗地的正确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