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7.40 社会经济形态

2023-06-28 11:00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40、社会经济形态


  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社会经济结构。这一科学概念是马克思创立的,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马克思在分析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时,把社会的物质感性,即生产关系当作决定其它社会关系的基础,指出“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i]从而在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等生活领域中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找出了它的本质联系,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做可按“长官的意志”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基础上,确定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各个社会经济形态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同时也存在着它们共有的一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其中最基本的共有规律,正是这一规律的作用不断推动着社会经济形态发展。

  社会经济形态还指人类历史上以一定的生产关系总和为基础的社会,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总体。马克思说:“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社会。”[ii]社会经济形态标志着人类从原始公社制度经过奴隶占有制度、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社会形态这个向前发展中的各个阶段。

  参见“社会经济结构”。[iii]


注:

[i]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

[ii]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63页。

[iii] 此条本书未收录,详见《哲学辞典》。

《哲学小辞典》7.40 社会经济形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