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纪元:寻找万能药的最难素材
上一话中提到了制作万能药需要一个最难的素材,在找寻的过程中还会遭遇难以想象的危险。
为探测这种危险,千空制作了银质枪头。
当枪头变黑了,就代表前方有危险,要速度避开。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空气里如果有硫化氢,和银发生反应后就会变黑
硫化氢,分子式为H2S。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硫磺味,有剧毒。其水溶液为氢硫酸。
相对密度为(空气=1)1.19,比空气重
Ag+H2S+O2——Ag2S+H2O
银和硫化氢反应,生成了硫化银,黑色。



那如果枪头变黑了,还能恢复到之前亮闪闪的银色吗?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



在充满硫化氢、二氧化硫的地区,湖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
千空等人来此就是为了寻找硫酸。
硫酸(化学式:H2SO4),能和绝大多数金属发生反应。
硫酸发现于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丹家贾比尔通过干馏硫酸亚铁晶体得到硫酸。
在古代中国,稀硫酸被称为“绿矾油”。在公元650~683年(唐高宗时),炼丹家孤刚子在其所著《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中就记载着“炼石胆取精华法”,即干馏石胆(胆矾)而获得硫酸。



天然的硫酸存在环境如此可怕,那到底要如何取得硫酸呢。
制作防毒面具,净化吸附空气里的有毒气体,快速的装瓶走人。
小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方投放了氯气,开启了毒气战,英法联军损失惨重。
两国科学家通过发现研究,毒气区域里,只有野猪安然无恙地活下来。
因为野猪用嘴拱地,松软的土壤颗粒吸附和过滤了毒气,使它们幸免于难。
两国科学家得到启示,选中了既能吸附有毒物质,又能使空气畅通的木炭,很快设计制造出世界上首批仿照野猪嘴形状的防毒面具。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而K2CO3等碱性活化剂制备的活性炭表面以碱性基团为主,适合于吸附酸性物质。
K₂CO₃+H₂S=KHCO₃+KHS
碳酸钾和硫化氢反应能生成碳酸氢钾和硫化氢钾,两者都是固体,能被活性炭吸附,从而避免硫化氢直接进入到呼吸道。

自此,千空成功的取回了硫酸,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材料,万能药的制作又推进了一大步。
人类总有一天会死,但是人类的智慧不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