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我们终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是无比正当的因果,从前都说从不后悔自己的所做,因为每一个决定,都是自己的选择。
也许很多人认为选择大于努力,那也并非要等所有的事情都做了选择再努力去做,这样只会延误时机,错过机会,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没法打开上帝视角来窥探前路,嫩做的,是在当下的节点做出从个人观点出发的相对最优,其他的,均为后话了,作为一个后知后觉的人,又怎么有这么多选择。
事实状态的表露有时是不经意间的潜意识,虽然有着尊严的前提,但事实怎又会因为喜好和个人悲欢而改变,有一款游戏大体讲述了在末日爆发的时间点,主人公通过对环境的分析做出抉择,虽然每一次做出的决定都有其能进行解释的道理,但最后的结局却只有一个圆满,其他的不是全员皆丧命九泉,就是唯有自身苟活,又或顾此失彼,当将所有结局都解锁后,或许能对所有情节侃侃而谈,然而现实不是写好剧本的话剧,大部分的人也并非舞者,可以对将要发生的事件了然于心。在每个看似最优解的选择中渐渐走向了最糟糕的结果,可能也是一种现实中的再正常不过。
知道了现实是包含着多种结果的集合,那么再为所做下的选择而忧虑有什么作用呢,既然做了决定,那就先坚持到底吧,现实是一间自主经营的杂货铺,里面的铺设摆放,只有本人最清楚,但始终可以相信,在认真和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一般结果不会太差。
可能现实与当初做下的计划有所出入,也许现在的环境与当时的自己所期望的不同,但只要自身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自己的意志还在,那有何必与不切实际的期望进行对比,从而徒增感叹与不安呢。
选择是自己做出的,当然要为之产生的后续所负责,但并非意思是不管有没有意义,都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因为放弃也是一种选择,是在发现了错误后的及时纠正,但要特别指出的是只要有任何一点希望在,哪怕是一线希望,都有坚持下去的意义,有希望面对的是困难,没有希望,那前方的只有深渊,当然这也是一种在事情结束后,才能进行定义的,是身处其中而无法准确得知后果,及前面的现实发生的不确定。
如何坦然面对选择,是放弃还是继续,有的借助经验,但这其实是大概率无法做到的,没有一摸一样的两种情况,也没有身临其境的救世主,在困难重重中提供教程,只有一个能不能接受最坏结果,如果不能,鲁棒法则告诉我们那就趁早付出接受范围内的损失从而损失最小化,如果最坏的结果是可以接受,那么也就没有可后怕的,接下来的时间应该考虑如何尽可能靠近预期,如何优化当前,心态要平,态度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