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恩海德将军的绝命大作——柳博夫战役(一)
在介绍柳博夫战役前,先简单梳理一下当前远征军所面临的新情况
此时正值778.M41,即萨巴特远征的第23年,开辟第二前线的远征军已经进入了敌军防守严密的卡巴尔星系(Cabal Sysytem),并朝着卡卡拉顿行星区(Carcaradon Cluster)——此处是敌军严防死守的重要区域——发起猛攻

远征军最高参谋部认为胜利将会在五个标准泰拉年内到来。但同时也有军官们告诫自己的同僚不要过分乐观和傲慢,因为一些潜在的因素将会对整场远征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因为在这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远征当中,远征军的命运曾不止一次被扭转。
目前有两个重要因素阻碍着远征军取得萨巴特远征的胜利。首先,攻略卡巴尔星系和卡卡拉顿行星群的战斗规模也许会庞大到难以估量的地步。其次,盘踞在可汗行星群(Khan Group)的混沌大军一直准备对远征军发起反击。
而行事匆匆的马卡洛斯也给麾下各位军官们留下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大批军官们被调去战帅所开辟的第二前线,并被要求不计一切代价赢得胜利,并守住混沌大军妄图击破的远征军侧翼。
柳博夫战役(Lyubov War,778.M41)

此世界被视作是远征军重要交通要地,同时也是为可汗行星群内混沌大敌提供油料,弹药等资源的补给重镇。
在750.M41时,混沌大军占领了此地,并盘踞了20.5个标准泰拉年,不过其中几座巢都却仍然被帝国军牢牢掌控,所以旷日持久的战斗以地面战为主。777.M41时,至高将军塞本指派安德烈斯·卡恩海德将军夺回柳博夫。
同时,饱受冷遇的卡恩海德也困难重重。麾下军队由大量部队临时拼凑而成,缺乏协同作战的能力。许多部队已经长时间在前线作战,急需休整或者补充新血液。同时,他的大军也缺乏补给。塞本将他派往柳博夫仅仅是作为一种拖住敌军的权宜之计,等到时机一到就可以窃取胜利果实。
塞本同时也错误估计了敌军在柳博夫部署的兵力,这令柳博夫成了远征军的心腹大患。
新的敌人
盘踞在柳博夫的敌军人数极多。在沦陷区内,不仅仅有混沌邪教徒部队,同时也有被亚空间力量腐化的大量普通市民。混沌大军占领了名为“跨大陆枢纽(Transcontinental Nexus)”的大片区域,柳博夫的主要巢都和工厂都位于此区域内。
敌军拥有大量战争机器,装甲车辆,航空器,混沌泰坦,甚至还有一部分混沌星际战士的支援。同时这支混沌大军也包含以装备精良,素质优秀而闻名的专业部队“血契”,由Araek Etogaur担任混沌大军的总指挥。
关于Etogaur之名的意义,帝国学者们认为这个名字代表一种军衔,即sub-或者demi-Gaur之意,也许可以等同于上校或者将军一职。
而在这位能力出众,魅力十足的Etogaur的指挥下,原本四分五裂的混沌大军逐渐转化成了一个听从指挥,整齐划一的大部队,这令混沌占领军具有了极高的凝聚力——这就是等待帝国军的严峻现实。
柳博夫的解放
筹备一个能赢得柳博夫战役胜利的计划是一项无比艰巨的任务,因为许多计划登陆的地点有大量敌军固守。有19项计划被卡恩海德将军否决,其中就有包括在战略要地斯拉迪湾(Srady Bay),辛克山(Zinc Hill)和卡曾堡(Kazenburg)登陆的计划。
只要这些外围巢都还处于敌军掌控之中,那么针对首都柳博夫巢都的进攻就是完全不可能。在取得了大量关于枢纽区域的情报后,许多卡恩海德的陆军指挥官提出了对登陆计划的反对意见,因为敌军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
由于敌军的战斗机联队均布置在路基航母之上,所以他们是很难被轨道侦察捕获其踪迹的。而在敌方空军的威胁下,任何一处登陆点都将成为一个屠宰场,同时敌军在附近布置的火炮阵地也能轻而易举地击破任何妄图登陆的帝国军单位。
在经过仔细考虑后,卡恩海德将军决定和帝国海军军官们一同探讨这个问题。将军希望舰队指挥官们能将他们的战舰开往低轨道,以此来追击那些路基航母。但是海军军官们纷纷表示并不愿冒险将自己珍贵的战舰暴露在敌军防空阵列的致命火力之中。
而作为替代计划,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却值得冒险的计划。帝国海航的空军元帅卡雷德·海顿(Flight Marshal Kared Hydun)建议在登陆前就派出八个批次的航空军编队,提前为登陆军夺得制空权。
尽管这项极具魄力的计划令在场的海航军官们都面露难色,但是他们麾下的飞行员们却跃跃欲试。他们拥抱这严酷的挑战,纷纷支持这项计划。
同时,介于战场环境,舰队指挥官们宁可牺牲飞行员也不愿牺牲宝贵的战舰。于是,在海航指挥官们和卡恩海德将军的一致同意下,这项计划得以通过。
空战阶段

在战斗第一天0时,大批由雷电和闪电式组成的帝国海航战斗机编队就突入战场。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空战中,帝国方的三万架战斗机将与混沌大军的45000架战斗机一决高下。


而在战斗高潮时刻,几乎有63000架帝国海航战斗机参战。在斯拉迪湾,天堑巢都(Balk Cliff Hive)和辛克山爆发了空战阶段最惨烈的战斗——斯拉迪湾空战于第一天爆发,辛克山空战于第四天爆发。
在战役第二周爆发的长达19小时的大空战最终确保了天堑巢都以及周围海岸线的安全。混沌大军的空军力量终于被削弱到只有开战前的三分之一规模。
现在,缺乏空军掩护的柳博夫在帝国登陆军眼中显得十分脆弱。同时,在经历了两周的大空战后,混沌方也逐渐意识到帝国军即将展开超大规模的登陆作战。
陆战阶段

即便现在已经有充分的条件开始登陆作战,甚至在宙域中已经布满了帝国卫队登陆舰的情况下,卡恩海德麾下的卫队指挥官们依然拒绝执行将军的计划。卡恩海德十分理解他们的苦衷(比如急需休整,补给不足等等),他不仅没有逼迫他们立即投入战斗,反而立刻敏锐发现了登陆作战的解决方案之所在——机械神教大军以及他们麾下的泰坦军团。
经由老战帅斯莱多的协调与策划,在远征伊始机械神教就已经与远征军签署协议,可以在一定限度上为了远征军使用专属机械神教的战争机械。尽管这支部队对与远征军来说极其重要,但是机械神教军队依然决定独立于远征军行动,将军们很难直接调遣他们。
火星的神甫们对于远征的进度大为不满,因为整场远征比老战帅估计要更加旷日持久,变得愈发困难重重。同时他们也不满于要为远征大业贡献更多的珍贵战争机械。马卡洛斯对此并未过多与机械神教维持好关系,并将他们派去第二前线,令他们因为不能参与主要战役而愤恨不已。
现在卡恩海德的大军拥有130台泰坦(大部分为体型更小的战犬泰坦)。将军深知这些神之机械将会为星界军及其装甲部队撕开混沌大军的地面防御。

在陆战阶段开始前,卡恩海德花费了大量时间与机械神教的高级神甫协调磋商。卡恩海德明白战帅追求的是胜利与荣耀,而那些表现出最大勇气与战斗热情的部队将很有可能被马卡洛斯战帅调往荣耀所在的最前线。
于是卡恩海德告诉机械神教的高级神甫们,如果他能得到机械神教的鼎力相助,那么他就会直接呈递给马卡洛斯一份报告,报告的内容便是柳博夫的帝国大军跟随机械神教大军的脚步进入战场。

于是第二天机械神教便带领部队向三个战区发起进攻:斯拉迪湾,天堑巢都和辛克山。为了掩护泰坦军团登陆,帝国海军对上述地点实施了长距离轨道轰炸以及徐进弹幕轰炸。
泰坦军团直接对上述地点进行登陆,并从上述地点向外展开进攻。在辛克山和斯拉迪巢都,大片区域就是这样被肃清的。
在泰坦军团登陆成功的23个泰拉时后,组成第一波攻势的帝国卫队部队共计260万士兵开始总动员并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帝国卫队部队开始大量速降至由泰坦军团所肃清的三个登陆场。
第四波攻势大部分由卡纳良轻装团(Carnelian Light Foot)组成。这支大军专注于攻略卡曾堡巢都,在成功夺得该地区的自动防御工事后,帝国军可以将自动防御工事划归己用。尽管卡曾堡是该世界的第二大巢都,但是帝国大军依然以极快的速度攻略了这座难度最低的城市,同时也将连带损失降到最低。

辛克山则完全是相反的情况,因为很快它就成为了远征军最难啃的一块骨头。此地区的敌军对泰坦军团的进攻进行了拼命抵抗,同时敌军还在此地区部署了一支空军部队。在帝国军装甲部队的协助下,帝国卫队步兵向辛克山周围的巢都发起进攻。就在帝国军开始集结准备冲击辛克山主巢都的西侧城墙时,血战爆发了。

混沌大军部署的扭曲战争机器以自身装备的原理未知的火炮所喷吐出的高速锋利剃刀撕碎了大量帝国卫队士兵。但是幸运的是这些机器在帝国卫队火炮阵地和自行火炮面前完全不堪一击,很快就被悉数摧毁了。
经历了三天的苦战,西侧城墙终于被攻破了。在进入了巢都外围后,帝国军很快便遭遇了躲在复杂壕沟中和掩体后的混沌大军。在经历了两天的堑壕战后,在帝国泰坦Vainglory Tumultus前来清场,为帝国军打开了通道。
地面部队此时损失惨重。当帝国军遭遇装备粗糙却无比狂热的邪教徒部队时,混乱惨烈的巷战由此爆发。卡恩海德明智的将指挥权下拨给那些战地指挥官,令他们可以根据形势的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威胁。
而后续的情报指出,辛克山难以攻陷的原因是因为敌军最高指挥Araek Etogaur将辛克山作为自己的指挥部。
混沌大军针对帝国卫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他们将此地视作一个神圣的地方,并不计一切代价狂热的捍卫辛克山。也许Araek Etogaur就在此眼睁睁的看见帝国大军的大举进攻,而他在此处布置大批部队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希望能为自己逃至柳博夫巢都拖延足够的时间。
未完待续…………
来源:https://wh40k-de.lexicanum.com/wiki/Lyubov_War
https://warhammer40k.fandom.com/wiki/Sabbat_Worlds_Crus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