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普禁毒)什么是芬太尼类物质?

2022-08-27 20:17 作者:老司机的功课  | 我要投稿

芬太尼,原本是用来缓解癌症晚期病人疼痛的强效药,而它的发明者,怎么也不会想到它会成为毒品的代名词。

近年来,以新精神活性物质为代表的“三代毒品”在世界范围内泛滥。其易制造、成本低、药效强等特点使其逐渐占领传统毒品市场,取代海洛因、吗啡等传统毒品,以及冰毒、摇头丸等化学合成毒品。

一些非法实验室生产的芬太尼类似物的功效可能比街头海洛因高数百倍,并且往往会产生更多的呼吸抑制作用,从而使使用者更加危险。芬太尼类物质并不等同于毒品,许多不法分子通过修改其化学结构得到的未被管制物质的才叫毒品。他们把这些物质伪装成奶茶、糖果、饮料等产品,人为为毒品披上隐蔽的外衣,利用快递,电商平台变相售卖等方式输出给青少年。

1.强毒性的芬太尼类物质

乙酰芬太尼经常非法生产是导致阿片类药物过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使用芬太尼类物质会引起痛觉过敏,进而蔓延到身体其他区域,并随着剂量增加而恶化。瘾君子一般会把芬太尼和其他阿片类药物以及酒精等物质混合使用,它们多是呼吸抑制药,因而增加了死亡风险。如果静脉注射芬太尼物质时可能会出现肌肉僵硬,尤其时胸壁僵硬,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呼吸抑制、呼吸暂停、低氧、心动过缓和心脏骤停。芬太尼引起的神经毒性是芬太尼的罕见不良反应,表现为多种非特异性症状。如剧烈疼痛、异常性痛疼、失眠、躁动、出现幻觉和头痛。在2000年至2011年,澳大利亚共记录了136例与芬太尼相关的死亡病例。其中46%芬太尼毒性被记录为死亡潜在原因。从2012年到2014年,美国大约40%海洛因四万死亡实际上涉及芬太尼。世卫组织2017的一份报告将芬太尼归类为对公共健康的严重威胁。

2. 芬太尼类物质更新换代速度快   

芬太尼的结构支架经常被非法药物制造商周期性改变,通过对其化学结构进行简单修改,就可以生产出新型化学结构化学品。目前至少有数百种非法变异,包括乙酰芬太尼、丙烯芬太尼、丁基芬太尼、环丙基芬太尼等。毒品贩子通过不断修改芬太尼的结构,合成新的芬太尼类物质,以规避相关的法律规定。然后出售牟利。

3. 芬太尼类物质易被滥用且有成瘾性

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将芬太尼的滥用定义为“未经处方、以非处方的方式使用芬太尼,或为获得快感而使用芬太尼”。它的特征包括一下一种或多种行为:对药物使用的控制力减弱、强迫性使用、不顾伤害继续使用和渴望使用”。芬太尼衍生物卡芬太尼的药效和毒性是海洛因的5000倍,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是吗啡的100倍。阿片类药物与大脑中的特定受体结合,降低疼痛的同时有时也会产生化学诱导的快感,但也会抑制呼吸甚至死亡。执法人员、公共卫生工作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或意外吸入空气的粉末,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危险。只要打开一袋芬太尼,搅动粉末,就可能产生危险后果。鉴于这种强大的影响,许多国家实际上已将芬太尼视为一种潜在的化学物品。美国缉毒局通常在涉及芬太尼或怀疑与芬太尼有关的物质的情况下使用A级个人保护设备。该设备由受过训练的人员穿戴的特殊套装和自给式呼吸器组成。芬太尼类物质具有爆炸性的强阿片效应容易让产生“急躁感”,持续效应通常为1-2小时。研究指出使用与芬太尼有关的各种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急促、视力模糊、身体麻木、刺痛等。严重的是,芬太尼过量可能在2分钟内突然发展成致命的呼吸抑制,而海洛因过量情况下,死亡通常在使用后至少20分钟发生。       

中国在2019年5月1日宣布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引入“类物质”概念进行管制,这意味着所有芬太尼及芬太尼类似物在中国都是被管控,但国外大多数国家对芬太尼物质采取的是列举式的管控方法,如加拿大只是把受管控的芬太尼以及类似物种类列入附表,虽然包含种类很多,但很难跟上芬太尼类物质的研制速度。而墨西哥更没有太多精力去专门打击芬太尼类物质,很多组织在墨西哥制造和贩运,越过美墨边境后,通过多种贩毒路线运送到美国国内市场。


(科普禁毒)什么是芬太尼类物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