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漫威刻意省略电影版蜘蛛侠的蜘蛛感应能力?其实并非如此!
其实并非是“省略”,只不过是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蜘蛛侠能力成长的速度而已!

熟悉漫威蜘蛛侠这一角色的粉丝或者是影迷都清楚,在漫威赋予蜘蛛侠角色的各种能力的基础上,除了比较经典的“蛛丝能力”以外,另外一个比较经典的就是蜘蛛侠这类角色特有的“蜘蛛感应”的能力。

大体上——
对于蜘蛛侠的“蜘蛛感应”能力,咱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一种针对外在事物的预知性的感应,可以分为针对危险事物的和同类群体的感应。

这其中,危险事物感知比较典型的就是在电影《复联3》中曾经蜘蛛侠在校车上,电影利用彼得·帕克的“汗毛”表现了蜘蛛侠感应到了某些事情的发生(乌木喉飞船降临)。

而对于同类群体的蜘蛛感应的运用,则是在更多的集中在了漫威漫画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漫威漫画中的角色“蛛丝”。
设定上“蛛丝”是被咬中了彼得·帕克的同一只辐射蜘蛛也赋予了能力,但在这一基础上,蛛丝的能力相对比彼得·帕克来说,在蜘蛛感应上要更为出色,比如,漫画中蛛丝一度可以隔着平行宇宙感知到彼得·帕克!

所以,对于蜘蛛侠的“蜘蛛感应”来说,能力设定尽管是感知,但是整体上还是非常牛叉的,尤其是对于战斗中的蜘蛛侠来说,帮助更大。

但是,这种能力在漫威电影宇宙被“刻意省略”了吗?
回答显然是NO!

漫威电影宇宙中,蜘蛛侠的那些“蜘蛛感应”瞬间!
在漫威电影宇宙中,尽管我们说蜘蛛侠目前所积累的剧情资源还很有限,很多在漫威漫画中的蜘蛛侠故事还没有被搬上荧幕,但是整体上在电影中对于蜘蛛侠的能力基础设定,漫威还是非常还原原著的。

这其中“蜘蛛感应”就是——
针对蜘蛛感应的剧情设定,我们可以说漫威前期展现的不明显,但是不能说“省略”,典型的就是早在《美队3》中,蜘蛛侠上线之后在就有过2次“蜘蛛感应”的能力展现。
其中一次是一人缩小后停留在美队盾牌上,蜘蛛侠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另外一次就是冬兵在攻击蜘蛛侠的时候,曾经在蜘蛛侠身后攻击,但是被蜘蛛侠在视觉盲区的条件下躲开了。

无独有偶!
在《复联3》中,蜘蛛侠开局“汗毛炸立”感知到了乌木喉的飞船,而在泰坦星的战斗最后,当灭霸无限响指效应爆发后,蜘蛛侠也是提前感知到了自己会被“灰飞烟灭”,提前十几秒喊了“斯塔克先生”的名字。

所以,你要说漫威电影宇宙中“省略”了这一蜘蛛侠的标志性能力,其实是非常不合适的,当然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其实也要承认的是——
漫威蜘蛛侠的蜘蛛感应能力,目前表现出来的姿态的确有些“弱化”!

但这并非是漫威就是真的打算“弱化”蜘蛛侠蜘蛛感应能力的,而是大致基于2个方面的考量,去“刻意”放缓甚至是“短暂封印”这一能力。
【1】相比较“一蹴而就”,漫威更喜欢“日积月累”!
如果你是一名漫威电影的粉丝,那么,在积累到一定的漫威电影阅片量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在漫威很多的电影中,针对角色的塑造,很多都不是上来就“满配”。
更多的漫威会采用剧情投喂的方式,让角色从起源上线开始,不断的“成长”起来。

这点对于钢铁侠是如此,对于蜘蛛侠亦是如此!
典型的:
在漫威的《蜘蛛侠:英雄归来》中,我们一开始看到的蜘蛛侠是一个一心想要在自己的偶像斯塔克面前表现,希望能够不断的追随钢铁侠的脚步,加入复仇者,成为一名超级英雄,但是在整个“英雄归来”的故事基调中,漫威却是在不断利用剧情“打压”蜘蛛侠的这种意识。

甚至,借助了钢铁侠收回蜘蛛战衣这种操作!
但是,在这一剧情设定上,其实我们会逐渐发现,蜘蛛侠从一开始“没有那套衣服我什么都不是”到了最后面对钢铁侠的钢铁蜘蛛战甲和复仇者联盟门票的诱惑,都能够直接拒绝,选择脚踏实地成为一名保护小人物的“友好邻居”。

这其实就是一种名为“成长”的漫威调性。
所以,在这一基础上,漫威对于蜘蛛侠的能力设定也是有着“成长”的设定,而不是一上线就让彼得·帕克的能力100%展现,因为一定程度上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先不说这一时期的蜘蛛侠在心智上的“不成熟”,单单是在能力上蜘蛛侠本身也还是在不断的成长。

那么,让蜘蛛感应这种能力,在彼得·帕克的成长中慢慢显现,配合蜘蛛侠对自己能力的摸索,其实也是更符合角色成长的逻辑。
同时,利用这种日积月累和细水长流的操作,也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蜘蛛侠剧情能够具备可持续性的发展节奏,不至于出现高开低走的尴尬。

毕竟,蜘蛛侠能力就这几种,开局就“王炸”的话,其实对于漫威后续的“蜘蛛侠牌”来说,可能就会不太好打来。
【2】蜘蛛感应的“失灵”,也是辅助蜘蛛侠角色的多元人设塑造!

看过《蜘蛛侠:英雄远征》的粉丝,都应该对电影中梅姨对于蜘蛛侠的蜘蛛感应能力起了“彼得一激灵”的剧情设定,而在这一段剧情中我们会发现蜘蛛侠表示自己的蜘蛛感应有些“失灵”了。

而对于这一设定并非是漫威在刻意省略蜘蛛感应,相反,这是在利用蜘蛛感应抬升蜘蛛侠,因为本身在这段设定中:
蜘蛛侠的蜘蛛感应失灵,其实和《复联4》中钢铁侠下线有关!

在电影《蜘蛛侠:英雄远征》中,早前就有不少粉丝吐槽“蹭钢铁侠的热点设定太多”,但其实这种“蹭热点”恰恰是比较符合剧情逻辑的操作,因为在电影中钢铁侠是蜘蛛侠的领路人,和蜘蛛侠之间更是亦师亦友亦父子。

所以,对于钢铁侠的下线,如果蜘蛛侠在时间线上顺承了“终局之战”的结局后,能够和没事人一样, 那就是漫威在打自己前面铺垫了那么长时间的钢铁侠和蜘蛛侠之间的感情支线的脸!

同时,电影也借助了“蜘蛛感应”的失灵,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蜘蛛侠内心对于钢铁侠下线的痛苦所衍生出来的一种内心世界的量化表达。
因此,就这点来说,我们在此前看到的所谓“蜘蛛感应的省略”其实是蜘蛛侠角色情感的表现。

类似操作的就是电影“英雄远征”中,蜘蛛侠不愿意在游学过程中带着“蜘蛛战衣”的设定!
而在电影“英雄远征”的后半段蜘蛛侠对抗神秘客的剧情中,通过“蜘蛛感应”的恢复,其实在暗示蜘蛛侠再一次“成长了”之后,也是在表示蜘蛛侠正式从钢铁侠下线的痛苦中走出来,开始正视自己作为复仇者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总的来说——
并非是漫威去省略蜘蛛侠的“蜘蛛感应”能力,实则只是漫威在利用这一能力设定伴随角色成长的慢慢展现,不断拓展蜘蛛侠多元人设属性而已。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