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740特殊教育专业考研经验 ——越努力、越幸运
文|班J / 凯程网课学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740特殊教育学专业

一、写在前面
不怕小伙伴们笑话,算起来这是我第三次考研了。前两次分别在大四和工作后第二年报考,但都失败。我也迷茫过,自我否定过,认为自己可能真不适合考研。
经常联系的大学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有分析总结你的失败吗?是呀,我只是沉湎于失败不可自拔,却从没有对失败进行归因分析,而只是一味的否定自己。
通过分析,我好像也明白了,而在学校发展的困境也促使我一步一步渴望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促进发展,因此,我毅然选择了2019考研。
至于考什么学校,我们老师提个建议:何不试试北师大?那里的特殊教育也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北师大?我想苦笑。教育的最高学府,自己能考上吗?你已经总结经验教训了,相信你会更加进步,选一个更好的学校做目标,岂不是更好?就这样,我选择了北师大的特殊教育学作为我的考研学校和专业。
初试成绩公布:英语政治均66,教育综合(740)227,总分359.本专业排名并列4、5.最高分364分,最低分327.最低复试分数线325,我顺利进入复试。
从得知初试成绩,到进入复试,再到18日晚上接到拟录取电话,我一直感觉自己在做梦一样,感觉自己非常幸运。当我安下心来写一写我的考研经验贴的时候,我才发现,可能真的是,越努力,越幸运吧。
现在我就将这次考研成功的经验加入前两次考研失败的分析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借鉴经验,吸取教训,都收获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二、关于专业课
我想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专业课吧,那就先从专业课开始说起。对于专业课,我想分为理解、框架、背诵、做真题四个部分来说明。
1.理解
我一直认为,理解非常重要。理解了,在做框架和表格的时候会对内容的逻辑性有更好的把握;理解了,也就好记了,而且还不容易忘记。凯程的整个课程体系中都非常注重帮助学生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比如,通过很多背景常识的扩展,我们很容易理解外国教育史中的内容。老师的思考方式也会为你们的理解提供一个思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全盘按照老师的思路来,在一些问题上,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要联系自己的实际,这点在教育学原理上体现地非常明显。
有些宝宝们感觉教原最难学,如果你们把教原联系当前的教育现实,你就会发现,教原讨论的正是当前教育中最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教原也就很有趣了。
2.画框架(表格)
框架是联系理解和背诵的纽带。前两次的考研失利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专业课没有整理框架,只是一味地背诵而造成的。因此在学习中,要根据你的理解和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它们以框架(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不要呈现太多内容,关键词就好。你可以借助关键词想起这一框架(表格)大概内容就可以。凯程在后期的课程中都会为大家提供框架和表格,大家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3.背诵
考试就是把你所理解的和框架等内容都写到纸面上。因此,背诵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了理解和框架两部分的铺垫,我相信你会背诵地很快。关于背诵,想强调几点:
框架--细节--再细节
首先,背诵时,一定要先背框架,保证知识点的全面性,不会因为丢点而扣大分。其次,结合宝典和老师补充的内容,作为扩展,为自己的答案增色。关于知识点的扩充,在课程中,“如影随学”小程序的素养课和“徐影老师”的公众号中都会有所涉及,已经可以满足考研宝宝的需要了,大家大不可着急自己寻求热点和扩展内容,先踏实把所学的内容搞懂才是王道。
输入--输出相结合
在背诵时,不要为了背而背,背诵的目的是可以表达出来。在背诵过程中,可以借助题库的习题不断地考考自己。一些纯记忆的知识可以不用写,直接复述就可以。对于大型论述题,可以写写自己从哪几个方面作答,每个方面又可以写哪些内容。可以参照答案,但不要盲目相信答案,更不要背题库的试题和答案。
尽可能多背几遍
对于这个观点,我之前是不认同的,我感觉只要理解了,就可以记住。我高估了自己的记忆力。遍数的增多可以更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升答题速度。在前两次的考研失利中,就是因为对知识不熟,作答速度慢,论述题没有作答,导致失败。要知道在考试中,如果有论述题没有写,也就代表了这次考试的失败。
4.做真题
做真题是检验前几个步骤做得踏实与否的试金石。对于真题,一定要吃透。这不意味着要背真题,而是要分析真题。这不仅包括了具体的知识,还包括了一些答题技巧,比如从哪些角度答题、答题的时间安排、答题布局等。
比如在教原中会出现怎么办的问题,当你实在没有思路,就可以尝试从(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个人)或者(理念、目标、教育对象、内容、原则、方法、管理、教师)等角度分析,这都会对答题有所帮助。
三、关于英语
在英语方面,因为分数也不是很高。因此简单分享一下。
单词:
我单词跟着刘一男学的。他的授课风格我比较喜欢,很快就能把单词学会。我参加了他的凯旋门单词打卡,每天20个单词,满50天后返还学费,还是挺考验毅力的。
阅读:
阅读我一直跟着何老师。用他的阅读解析,把近10年的阅读做了2遍,做到每一篇阅读无死角。我还关注了他的每日一句,扩展背景知识。在考前在做他的考前六套题,上了他的5夜10篇和点睛课,感觉收获挺大。
写作:
写作我在冲刺阶段上了KK的作文点睛课。把他给我的好几个主题的范文通过自己的组合形成自己的作文。
翻译、完型和新题型:
翻译尽量找主干、切分、调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翻译。
至于完型和新题型,这是考验学生的英文素养的,短期很难提高,所以,不要空题,都选上就好。不必太过纠结。
四、关于政治
政治成绩也不是很高,因此也简单分享一下。
1.关于题型
1.重视选择题,尤其是多选。及早准备。2.分析题到11月份开始背。不会晚,要稳住。我分析题用的蒋中挺的最后5套卷和主观题应试宝典。
2.关于科目
1,最先开始马原。马原是这几科里面最烧脑的,因此要先开始马原。早期就把马原吃透了,余下的时间放在毛中特上。马原我跟的老师是任燕翔。
2.后期重点关注毛中特。多看新闻,关注时事。很多时候毛中特和当今世界时事与政治是放在一起的。这两门课我跟的老师是蒋中挺。
3.思修和史纲属于纯记忆类知识。多看书,有个印象,出选择题能选出来就行。如果感觉基础不好的,可以买肖秀荣的1000题,里面的题目都是最基础的。
总之,不可对政治掉以轻心,也不必过度焦虑。前期每天复习1个小时就可以,后期冲刺时时间逐渐增加。至于跟哪个老师学,看自己更适合哪个老师的学习方式了,我所提供的仅供参考。
五、我的建议
1.摆正良好的心态。不要总是纠结时间不够用,很多内容都背不完。在没有考试之后,永远都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我在职考研,担任班主任,期间出去培训了两次。本来想考试前一周请了假再冲刺一下,结果在考试前两天还代表学校去市里参加了比赛(虽然不想去,但无奈学校安排)。
我学习的时间都是从一分一秒中争取的,我都可以成功,你们就不行吗?有了焦虑、有了困惑,这并不可怕,多与老师、家长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流,感觉状态好点了就继续奋斗吧。
2.勿忘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身体,才更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有人认为锻炼是浪费时间,其实不然。锻炼是为了我们更好的学习。在锻炼中,可以戴耳机听听单词,背背刚背的知识点,如果心情不好,也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放松自己。总之,千万不能忘记锻炼。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字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整齐,卷面一定要干净。
越努力,越幸运。希望每个考研宝宝都能足够努力,最后都能成为那个最幸运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