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方剂特殊点6

2023-02-25 09:30 作者:小和学医记  | 我要投稿

71.咳方:1苏子降气——上实下虚 2三子养亲——上实➕消食 3定喘汤——风寒外束,痰热内蕴 4麻杏石甘汤——风寒外束,肺热无痰 5泻白散——肺热咳嗽无痰

72.发热

身热夜甚:清营汤

皮肤蒸热,日晡尤甚:泻白散

夜热早凉:青蒿鳖甲汤

骨蒸潮热: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入暮潮热:血府逐瘀汤

73.饮证

支饮、溢饮:小青龙汤

痰饮:苓桂术甘汤

悬饮:十枣汤

外寒里饮证:小青龙汤

74温里剂

暖肝煎和一贯煎的异同点

相同点:均可治疗疝气

不同点:暖肝煎所治之疝气因肝肾阴寒,气机阻滞所致。一贯煎所治之疝气因肝肾阴虚,肝气郁结所致。

75.既有生地又有熟地的方子是:“百大当”——百合固金汤、大秦艽汤、当归六黄汤

培土生金的方子有:麦门冬汤、泻白散、参苓白术散

生姜、干姜同用的方子是:实脾散、厚朴温中汤

76.咳嗽

热痰咳嗽:清气化痰汤

燥痰咳嗽:贝母瓜蒌散

寒饮咳嗽:苓甘五味姜辛烫

凉燥咳嗽:杏苏散

温燥咳嗽:桑杏汤

外风咳嗽:止嗽散

风温咳嗽:桑菊饮

77

(1)六味地黄丸:填精滋阴补肾——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2)肾气丸:补肾助阳,化生肾气——阴中求阳、少生肾气

(3)左归丸: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真阴不足——阳中求阴

(4)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益髓,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中求阳

78.理中丸6个主治病症胸痹,阳虚失血,脾胃虚寒,霍乱,小儿慢惊风,喜唾。三年考两次

79.芍药汤治湿热痢疾,白头翁汤治热毒痢疾

80.理中丸脾阳虚失血;黄土汤脾阳虚便血;归脾汤脾虚不摄血;固冲汤脾虚崩漏

81. 温中祛寒{健脾理中丸/和里缓急小建中汤/止痛大建中汤/止呕吴茱萸汤}

温经散寒{通脉当归四逆汤/通肝脉暖肝煎}

息内风{凉肝息风,增液舒筋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滋阴潜阳镇肝熄风汤/平肝熄风补益肝肾,活血天麻钩藤饮/滋阴息风大定风珠}

82.有调味承气汤的 一温一凉一桃防

83.半夏泻心汤中体现“辛开苦降”配伍的药物是,半夏,干姜,黄芩,黄连

小青龙汤中主要起温肺化饮的药物是,干姜,细辛

以疏风为主,升散中寓清降的方剂是,川芎茶调散

紫金丹用于哮证剧甚者

84.银翘散 桑菊饮共有 草根银翘加薄荷

大承气汤 痞满燥实 急下存阴 釜底抽薪

麻子仁丸 升麻意义 补中有泻 降中有深

自利清水,色纯清2选一1 纯实证 大承气 虚证 黄龙汤

小柴胡汤 核心要对 黄芩和柴胡

四逆散 体现 一升一降 柴胡和枳实

逍遥散 用的烧生姜 本书独一无二

热入营分 舍绛而干 清营汤

85.疏肝健脾

透邪:四逆散

养血:逍遥散

止泻:痛泻要方

止带:完带汤

86.阳和汤:通滞;当归四逆汤:通脉

87.一贯煎——滋水涵木、佐劲平木、扶吐抑木;

培土生金——— 参苓白术散、麦门冬汤、泻白散;

滋水涵木———镇肝熄风汤;

金水相生———百合固金汤、地黄饮子。

88.清营汤中透热转气的代表药是:连翘 银花。

89.逆流挽舟败毒散,黄连解毒苦寒直折,以泻代清凉膈散,甘苦并用黄土汤

90.含调味承气汤——温脾汤、凉膈散、桃核承气汤、防风通圣散

含小承气汤——麻子仁丸

含大承气汤——黄龙汤

方剂特殊点6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