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最真实的自己——读《复活》有感
深陷于人群诚挚的祷告声中,当诵经士的衣摆轻扫过卡秋莎发皱的连衣裙,当女孩欢乐的笑容让聂赫留朵夫心驰神往,他明白了一件事:此刻的欢庆、肃穆、快乐和美好,此刻的世界,一切都属于卡秋莎。 如果那个夜晚,聂赫留朵夫从内心去抱住卡秋莎,而不是被社会期望左右,也许后来的故事就完全不同了。 那个晚上,聂赫留朵夫曾从背后抱住卡秋莎,但却并没有坚信那是表达他美好情感的正确方式。他选择了顺应“大家”的期望,因为社会教导我们“人们都那样做”。 村口的狗们开始狂吠,却不明白为何要这么做——既然贵族和军人朋友都赞同这样的行为,聂赫留朵夫也开始认同,认为社会就是如此。因为相信自己,会引来全社会的责难。于是,聂赫留朵夫戴上了名为“生活”的面具,把真实、善良、可爱的自己深埋。 然而,在法庭上看到玛斯洛娃已不再是当初的她时,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动摇了。他的人性之灵开始复苏,战胜了野兽般的本性。此刻,他深埋已久的真实自我苏醒,开始踏上了名为“复活”的自我拯救之旅。 尽管其间,他无数次地在见证农民阶级的困苦时动摇帮了助他人的决心,无数次地告诉自己要翻开新的一页时,却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困惑和纠结,他还是成功地接纳了过去的自己,自我拯救地同时带动了玛斯洛娃的“复活”,成为了托尔斯泰理想中的个体,成就了最真实、最可爱的自己。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也和聂赫留朵夫有着相似之处。生活中,我也常常遇到各种选择和挑战。然而,一旦我所认为正确的被人否定,我就不自觉地停止思考,不再相信自己,逐渐失去了自信。即使重新选择,也会变得越来越糟。这和聂赫留朵夫在觉醒前很相似——我们都在拒绝改变。实际上,正是因为过分关注别人的看法,过分渴望他人的认可,我们遗忘了内心最真实的反应,最终在否定自己和讨好他人中迷失……因为坚持自己,坚持真实,在这复杂的社会里太难了。 所以结合以上,我思考后发现,如果能把先前所做的恶行变为接下来的善行,那么这就是属于我们的救赎——自我摧毁和自我救赎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但自我救赎的本质就在于激发内心最真实、最为人性的自己,摈弃过去讨好的面具,接纳从前犯下的错误,就像聂赫留朵夫一样,只有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他与玛斯洛娃的关系,最后接纳自己,才能意识到从前自己被所有人否定的真实究竟有多么可贵,完成真正的“复活”。而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也希望这个故事能让我们学会在人云亦云中思考,学会坚守自己的本心,找到那个卸下面具后最真实的自己并相信这个自己,将从前的恶行变为接下来的善行,完成一次属于自己的“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