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恢复上架半年,滴滴增长正当时

近日,滴滴披露了第二季度的财报,也是滴滴APP恢复上架后的第二份财报,从数据结果看,这份财报相当有含金量,一方面滴滴业绩已恢复增长,另一方面滴滴亏损大幅度缩窄。

总体而言,滴滴这个季度的收入以及单量数据相当漂亮,同比增长超过50%。
财报显示,二季度滴滴实现总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52.6%;从业务来看,二季度滴滴中国出行(包含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顺风车)总收入达到445亿元,同比增长57%。国际业务的总收入为19亿元,同比增长35.3%。其他业务的总收入为25亿元,同比增长8.6%。

滴滴营收增长的背后是单量的提升。从订单量看,2023年第二季度,滴滴核心平台总单量为33亿单,同比增长45.2%。其中,中国出行的单量为26.74亿单,同比增长47.7%;国际业务的单量为6.26亿单,同比增长35.2%。滴滴出行App上架以来,中国出行订单保持连续增长,二季度日均单量达2940万单,6月日均单量已突破3000万单。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2021年同期,滴滴的单量增长明显,2021年第二季度滴滴单量约为30.7亿单,其中中国出行的单量为25.7亿单,国际业务的单量为5亿单。
在市场份额上,在网约车市场,滴滴仍独占鳌头。基于交通运输部数据估算,今年一季度,滴滴的市场份额回升至76%。
同时滴滴近50%单量增长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发布了网约车6月数据,6月共收到订单信息7.63亿单,环比上升3.7%,同比上升20%。其中面向乘客、与网约车平台公司共同提供服务的平台(俗称“聚合平台”)完成2.18亿单,环比上升4.0%。
以滴滴出行App恢复上架为分水岭,滴滴已逐步恢复正常,并跑赢大盘,实现了反弹式增长。

经历过APP下架、疫情、行业的剧烈竞争,滴滴反而愈挫愈勇,在APP恢复上架后,就迎来反弹式增长,滴滴凭什么?
一方面,疫情后经济复苏,出行需求的大幅增加,滴滴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平台,也享受到行业的红利盈利迎来增长。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发布的数据显示,除了1月,今年2月以来连续5个月国内订单量同比都呈增长趋势。仅今年6月,订单信息达到7.63亿单,环比上升3.7%,同比上升20%。
滴滴的数据也反映出人们出行需求的旺盛,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出行热度持续高涨,在6月22日端午假期首日,超40万用户下载滴滴出行App。
另一方面,除了整个大环境的利好因素,滴滴自身也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用户、增加用户黏性。
网约车业务上,今年上半年,滴滴陆续推出“滴滴567”“滴滴9块9打车”等面向用户的出行优惠活动,而随着秋季开学季的到来,滴滴对学生用户权益进行升级,最高可领取100 元优惠券,覆盖打车、骑行、租车等出行场景,通过多种营销方式和场景吸引用户回归滴滴。
从结果上看,滴滴app恢复上架半年,实现营收和单量的大幅增长,营销优惠活动只是刺激手段,更重要是滴滴的品牌影响力,如今在许多人心中,滴滴就是网约车的代名词,他们认可滴滴的产品,服务和体验,这种品牌力才是滴滴能够迅速召回用户的关键。

恢复上架这半年,滴滴出行的主营业务逐渐恢复,同时不断寻求新业务和新市场。
财报中显示,在国际市场,巴西和墨西哥等关键市场持续保持关注,计划在下半年加大对国际化业务用户和市场的投入。
在新业务上,自动驾驶一直是滴滴重点发展方向。
今年4月,在滴滴自动驾驶开放日上,首款未来服务概念车DiDiNeuron亮相,并宣布滴滴自动驾驶首款量产车型计划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网络,实现全天候、规模化的混合派单。目前,最新版的滴滴App已在上海、广州的指定区域内实现混合派单,“自动驾驶”选项出现在用户界面。

此外,滴滴还在平台上线快送业务。成都、北京等多地开通即时配送,达达快送、闪送、UU跑腿进驻平台。7月,滴滴快送宣布接入顺丰同城。滴滴租车也开始运营,飞猪、携程等租车商家接入平台。
网约车业务基本盘稳中有升,新业务稳步推进,滴滴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