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配置要求和政策规范

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是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未成年人心理发展期不稳定、潜在心理问题较多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我国各级各地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越来越重视,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很有实效的成绩,其中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就是重要内容。

从政策角度看,我国的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及心理装备具有发展与矫治相结合、生理与心理安全相结合、柔性政策特点显著的特点。在未来,我国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装备呈现出装备专业化、等级化、指标化的发展趋势。

201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2015年,《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出台。各省市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相继制定心理咨询室建设及心理装备相关文件。这些文件从政策上明确了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装备的重要意义,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因此,对其装备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把握下一步发展走向,从而更好地为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配置特点
1.1 发展与矫治相结合
心理辅导的对象不仅是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还应包括全体学生,注重发展性的心理辅导教育与心理问题的矫治相结合。
《指南》指出心理咨询室的功能为“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关注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个别辅导,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天津市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咨询室建设基本要求(试行)》对心理咨询室的功能界定与《指南》表述基本一致:“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及心理训练;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山西省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则用一句话概括:“既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发展,又要加强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危机干预和转介工作”。各个省市承袭教育部指导思想,使心理咨询室的装备既能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场所,又能面向单独学生,提供个别心理咨询,这种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适应了各种学生的需求。

1.2 生理与心理安全相结合
心理咨询室建设和心理咨询室装备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避免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指南》指出心理咨询室“内部环境应温馨、整洁、舒适,以清新、淡雅、柔和的暖色调为主,合理运用色彩、灯光和装饰物,光线适中,自然光、灯光强度合理。个别辅导室要充分保障学生隐私性要求”。这就从生理和心理两个维度强调了心理辅导装备的安全性。
各个省市的文件更加细化,如《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装备指导意见》规定“宜采用3300k-5500k色温的三基色荧光灯;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宜在35%-75%;室内环境噪声应不高于50db,隔音效果应小于40db”。
《上海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咨询室装备指导意见(试行)》则强调“墙面:采用淡色涂料,使室内光线柔和;照明:平均照度不低于300lx,团体心理辅导区可安装亮度可调的灯具。电源:配置适量220V电源插座;个别心理辅导区所处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到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装备配置标准》明确指出“凡是进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器械设备,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检测或相关心理专业机构认证。不得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有毒材料,要符合国家相关安全和环保标准,杜绝使用危害学生心理健康安全的器械设备”。

1.3 柔性政策特点显著
心理咨询室装备的相关政策多以“指导意见”、“参考标准”为名下发,缺乏硬性规定,柔性特点显著。容易造成各省市中小学校在执行装备建设中偷工减料,使心理咨询室装备流于形式,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这些装备的功用。
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装备趋势
2.1 心理咨询装备专业化
2.1.1 经费
《指南》规定,“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山西省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同样提出“学校每年要给予一定经费投入,以保证心理咨询室的正常使用和师资培训需要”。心理咨询室装备专项经费投入是专业化实现的前提,为学校购置心理设备、引进专业心理人才、打造专业化心理辅导场所提供资金保障。
2.1.2 人员
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的人员担任,[1]心理咨询室的人员装备从配备比例到任职资格条件都要达到专业水准。
《指南》规定,“心理咨询室至少应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且需要心理学类本科学历和相关资格证书,再经过专业培训方可胜任心理咨询室工作。
《陕西省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规范》建议“省、市示范性高中、示范性初中和示范性小学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和1名以上的兼职心理教师”,普通中小学则按需设置。
《山西省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提出“千人以上学校至少配备1-2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负责心理咨询室的各项工作”,除了学历、资格证书的要求外,心理健康教师还需“取得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合格证”。
《江西省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基本条件标准(试行)》则提出了配备的具体比例:“心理咨询室按照师生比为1:800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超过800名学生的学校,采取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配备,应配备至少1名专职教师、数名兼职教师”。
《天津市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咨询室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直接要求每所中小学每学校至少应有1-2名心理咨询教师,并且获得市教委颁发的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资格证书。

2.1.3 设备
心理咨询室仪器设备越来越科学化、趣味化、先进化、专业化,体现心理学专业性。除了常见的心理沙盘、心理情绪宣泄器材、心理音乐放松椅、心理测评软件、心理VR互动设备等,《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装备指导意见》建议引进注意力集中仪、身心反馈训练系统。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装备配置标准(试行)》更是突出强调引用心理专用仪器:动作稳定测试仪、皮肤电测试仪、注意力集中测试仪、速示测试仪、综合反应时仪、手指灵活性测试仪、双手调节仪、迷宫、镜画仪、叶克斯选择器、河内塔、棒框仪。
《山东省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解决方案》建议引进的心理仪器设备更加智能化:智能心理多功能减压舱、全智能化身心反馈训练系统、智能击打宣泄放松系统、智能呐喊宣泄放松系统、智能拥抱引导仪、智能自信训练引导仪。
2.1.4 制度
普及、巩固和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大力促进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2]《指南》提出对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建立跟踪反馈制度”。
《山西省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指出,“心理咨询室应制定各项专业制度,包括心理辅导章程、心理教师职业规范和工作守则、值班制度、心理档案管理规定等各项工作制度等”。
《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标准(试行)》还要求把规章制度、工作规程、咨询程序挂在显要位置。这就从制度装备上确立了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规范,使心理辅导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又加强了对心理辅导人员的约束管理。
可见,心理咨询室装备从软件、硬件方面都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越来越符合心理学科特色,为心理辅导的开展提供科学保障。

2.2 心理咨询装备等级化
心理咨询室装备要因地制宜展开,符合各地学生实际心理发展状况、师资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有区别、分等级得展开心理咨询室装备工作。
《指南》提出心理咨询室基本功能区域应设置”个别辅导室、团体活动室和办公接待区等”,“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单独设置心理测量区、放松室、自主自助活动区等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区域”,每个功能区域配置又有基本配置和选配之分。各个省市政策文件与此保持一致,列出了心理咨询室装备详单,配备类型分为必配和选配,各学校根据需要合理装备。
一些省份更是将装备等级明确化,如:
《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标准(试行)》将心理咨询室分为A级、B级和C级三个等级;《浙江省中小学心理辅导等级站评估指标(修订)》将心理咨询室分为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江西省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基本条件标准(试行)》将心理咨询室分为简易型、标准型、示范型三种类型;《连云港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将心理咨询室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四种等级。
不同等级包含不同的装备标准,各学校可在实现基本装备的基础上,考虑实际需求,酌情引进更高一级的装备,同时也有利于打造个性化、特色化的心理咨询室。

2.3 心理咨询装备指标化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从组织领导、条件保障、教育教学、科学发展四个维度规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应达到的标准,其中对心理咨询室装备有明确指示,各中小学以争创心理健康特色学校为契机,掀起了心理咨询室装备的热潮。
各省市以此为依据,建立心理辅导装备的指标体系,按照百分等级评分,对中小学心理辅导装备进行量化打分。
如《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指标体系》以四个维度设立4个一级指标,下设18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满分为100分,得分90分以上方可认定为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具体从工作机制、规章制度、教师配备、阵地建设、经费投入、心理辅导这六个指标层面规定心理辅导装备标准。
《南京市学校示范心理咨询室建设及评估标准(试行)》从设施配置、组织领导、人员要求、工作职责与实绩四个指标层面对心理咨询室建设量化打分,并附加否定指标,实行一票否决,下列情况有一项未达到视为装备不合格:心理辅导场地没有达到30㎡且没有分区域、人员配备数量及资格不够和违反《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准则》。
《陕西省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规范》建立的评估指标则从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管理这两个方面展开,并附评分要点。

综上所述,在各地的操作实践中,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及心理辅导仪器设备实际特点是有所不同的,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特点,但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同一性,即以实效为准、以结果为导向,体现了我们教育事业以人为本的精神。

金信悦——心理咨询室建设、心理辅导室建设、心理健康中心建设一站式方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