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思窝花脸:国子监,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

2021-04-09 12:55 作者:思窝Ciwor  | 我要投稿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国子监东与孔庙相邻,构成“左庙右学”之制。1956年,北京国子监辟为首都图书馆。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北京国子监和孔庙成立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管理处。2017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明、清时称成贤街)15号,与孔庙相邻,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设有国子监。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作用。

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从南往北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

琉璃牌坊

琉璃牌坊是北京唯一一座专为教育设立的琉璃牌坊。牌坊正背两面有乾隆皇帝御书“圜桥教泽”、“学海节观”。牌坊上覆黄色琉璃瓦,以示皇家向学重教的传统。坊内左右为黄琉璃瓦重檐碑亭。

辟雍殿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增建“辟雍”,由当时的大学士兼国子监事务刘墉主持修建,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学堂”,是古代皇帝临雍讲学的场所。四面辟门,四周环以回廊和水池,池上架有四周石桥,通向辟雍四门,构成周代“辟雍泮水”之制,以喻天地方圆,传流教化之意。

二厅

博士厅是国子监主管教学的博士的办公场所,明代设博士五人,清代设满汉博士两人。

绳愆厅是纠正过失的地方,国子监内博士以下的所有教职员工和监生,凡有违反规章制度的人,都归绳愆厅处罚。

六堂

辟雍殿两侧各有授课厢房33间,东为率性堂、诚心堂、崇至堂;西为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统称六堂。


彝伦堂

彝伦堂建于元皇庆二年(1313年),位于辟雍殿北侧,原名崇文阁,是国子监藏书的地方。明代永乐年间重建并改名为彝伦堂,大堂中门上方横匾“彝伦堂”为清康熙皇帝亲题。曾是皇帝讲学之处,兴建辟雍殿之后,则改为国子监内的藏书处。


敬一亭

敬一亭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位于彝伦堂之后,是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内有御制圣谕碑等7座。亭东为祭酒厢房,西为司业厢房,是国子监最高长官祭酒谕其副职司业的办公地。


吉祥槐

“吉祥槐”也叫“复苏槐”,据说是元代国子监第一任祭酒许衡所植。乾隆皇帝作《御制国学古槐诗》,诗云:“黄宫嘉荫树,遗迹缅前贤。初植至元岁,重荣辛末年。奇同曲阜桧,灵纪易林乾。徵瑞作人化,符祥介寿筵。乔柯应芹藻,翠叶润觚编。右相非夸绘,由来事可传。”

思窝:花脸

钉个思窝,到此一游

思窝花脸:国子监,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