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知识点|汤姆森、伯希和

考古学家
名词解释
来源:《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王巍著
NO.01
汤姆森
1788-1865,丹麦考古学家。生于富商家庭。自幼爱好收集古钱和其他文物,并有志于史前考古学的研究。提出在史前考古学中以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分期法作为欧洲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1816年被任命为丹麦皇家文物收藏所秘书,后出任丹麦皇家北方(北欧)古物博物馆馆长。首先在古物陈列中应用上述的三段分期法,并在所著(北方文物陈列指南》中介绍了这种陈列法。三段分期法科学性较强,后普遍为考古学者所接受。
考查院校:2014、2015、2019湖南大学、2023东北师范大学、2017南京师范大学
NO.02
伯希和
1878-1945,法国东方学家。毕业于法国政治学院和国立东方语言学院。1899年成为印度支那古迹调查会(后改为河内法国远东学院)的资助生。1900年来北京搜集图书、资料。1905-1908年受法国金石铭文与文艺学院和法国中亚考察委员会的委派,到中国新疆喀什地区和库车托木舒克的脱库孜萨来,以及甘肃的敦煌石窟进行考察,盗掘掠走包括敦煌写卷精华部分在内的大批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1911年后在法兰西学院任教。1921年被选为法国金石铭文与文艺学院院士,1939年被聘为中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敦煌洞窟》《敦煌洞窟--伯希和笔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