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幻想中


自然规律造了现实世界和小说幻想世界,并造了适合现实世界的人,和适合小说幻想世界的人。自然规律让适合现实世界的人,去现实世界,让适合小说幻想世界的人,去小说幻想世界。适合现实世界的人,去小说幻想世界,就是违反自然规律的。适合小说幻想世界的人,长时间待在现实世界,也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人的一生,都是在自然规律里活动,出不了自然规律。
我追求高程度的美好,追求单纯和清纯、真诚和信任、深爱和深情、为情不为利益,小说幻想女孩,具有这样的特点,深深吸引着我。我存在的感觉,是小说幻想女孩吸引我爱着她,为她而活。所以我适合去小说幻想世界,这是自然规律。但是如果我要劝适合现实世界的人,去小说幻想世界,就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作为顺应自然规律,见了适应现实世界的人,我就让他热爱现实世界,好好建设现实世界。见了适合小说幻想世界的人,我就让他热爱小说幻想世界,好好建设小说幻想世界。
辩证哲学讲“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自然规律造了美好、深爱深情的人,就会造不美好、自私的人。让美好、深爱深情的人,变得不美好、自私,是错的。让不美好、自私的人,变得美好、深爱深情,也是错的。因为这是在试图改变自然规律原本的设定。人有本性,很难改变。美好、深爱深情的人,和不美好、自私的人,辩论谁对谁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两种情感方式,都是自然规律的产物,是自然规律让这两种情感方式存在于世间的,且永恒如此。美好、深爱深情的人,少接触不美好、自私的人,就行了,这样就能减少彼此出现矛盾和误会。
俗话说“听话的孩子有糖吃。”乖乖顺应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就能帮我顺利成功吗?也不是,因为只要有追求,世间就会涌现出一股负面力量,阻碍和摧毁追求,但也会涌现出一股正面力量,帮助和促进追求。这也是自然规律的设定。所以追求都是带着爱与痛而前进。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追求,不要让负面力量摧毁了追求。

幻想人物的最佳情感体系:
(1)美好。
人为情而活,情的基础和核心是爱。美好的事物,才会吸引人去爱,所以美好是爱的原因。
美好是什么?美好是人外在的美好(长相)、人内在的美好(人的情感)、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美好(例如彼此的爱)、环境的美好、生活的美好、生活情感的美好,整体作用的结果,使人产生美好的感觉。
俗话说“有美好的心灵,才能感受到美好的事物。”即便外界事物是美好的,如果心灵不美好,就感受不到美好的事物。这说明情感既不是纯粹来自于外界事物(例如情景)蕴含的情感,也不是纯粹来自于人内心的情感,而是外界事物蕴含的情感和人内心的情感相互作用、相互加工,而形成的最终结果。
(2)单纯(简单、纯粹)。
美好和爱,需要人单纯,人就单纯,需要人复杂,人就复杂,所以不应该固定人该单纯。但是生活经验总结出:高程度的美好,和单纯有密切关联,而不美好和复杂又有密切关联,所以可以固定人该单纯。
单纯不是思维匮乏,而是情感思维多,但形式单纯。
(3)清纯。
“清”就像水的清,指不受负面因素的污染。“纯”指纯净,也是不受污染的意思。
(4)纯一(情感纯一)。
第一,不被其它类型的情感吸引。追求一种美好,又被另一种风格的美好所吸引,那么原本的美好就会减弱和动摇。如果两种美好都追求,情感就会窜味。
第二,不被负面刺激影响。如果受负面刺激影响,就会心烦意乱,滋生负面情绪,使情感不纯一。
(5)真实、自然,内心情感表现出来。
既然自己的情感是美好的,就不需要装样子,内心情感真实、自然的表现出来。
(6)信任。
信任就是不把对方往坏的方面猜疑。美好的人喜欢把事物往美好的方面想,所以容易信任事物。
信任是爱的基础,因为信任对方是好人,才会爱对方
(7)精神上舒服、愉悦,兴奋、活跃、热情。
爱一个事物,拥有和感受所爱的事物时,精神上就会舒服、愉悦,兴奋、活跃、热情。
(8)强烈的情感以温柔的形式表现。
如果有强烈的情感,但没有温柔,就成了狂躁。如果没有强烈的情感,只有温柔,情感就会显得软弱无力。
美好的生活,往往带着柔和。柔和的生活,就会使人温柔。
(9)善于形成情感,富有情感。
情感是外界事物蕴含的情感和人内心情感相互作用、相互加工的结果。所以形成情感,既取决于接触的外界事物,也取决于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善于形成情感,情感就积累的多,所以富有情感。
(10)深爱、深情、情感强烈。
富有情感指的是广度(数量多),深爱深情指的是深度(程度高)。
事物越美好,并且美好的人心灵越美好,这两种美好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所以爱的越深。
(11)情感思维。
情感思维:用情感(尤其是美好和爱)去思维、关联、记忆。
看事物主要是看情感,说话主要是表达情感。非情感方面(例如因果逻辑)只是辅助情感的,属于次要的。
事物是关联的,所以说话时,才有接连不断的话题说下去。主要用情感去关联。
(12)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尤其是爱情)主要的,而个人生活享受的情感是次要的。
(13)两个人一起,才有意义。而一个人时,意义减弱或无意义。
原本自己一个人做就有意义的事情,有了爱情之后,变为两个人一起做,才有意义。一个人做的意义大幅降低了。如果所爱的人不存在了,只剩自己一个人做,就没有意义了。
(14)成年是对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情感的改进,而不是舍弃。
童年时,刚来到世上不久,所以潜意识里还和出生前什么都没有的状况做对比,因此觉得生活中一切都是美好的。而成年后,对美好的标准提高了,所以觉得很多事情不美好了。尤其是相互攀比,把美好和幸福的绝对标准变成了相对标准,因此失去了美好和幸福。生活中负面刺激会削弱情感,而童年时还没有受到负面刺激,所以情感是完好无损的。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情感,也有严重缺点,例如成天沉迷于电子游戏,爱情的情感就弱了,所以需要改进。
(15)为情不为利益。
之所以要强调为情不为利益,就是因为有些人表面为情,其实为了利益。
(16)注重精神生活(情感),而轻视物质生活。
(17)易于满足。
童年的时候,能充分感受到美好、幸福,所以平凡的生活,就满足了。
平凡的生活,就能满足幸福所需。
(18)平等。
因为淡泊名利,不以钱来论人的高低,所以觉得人之间是平等的。
(19)世俗,而不脱俗。
脱俗会失去很多平凡日常生活的情感,那些情感也是美好的,不该舍弃。
世俗但不要拥有世俗中那些不好的方面,所以和普通人的世俗又不一样。
(20)避免过大的负面刺激。
如果生活中负面刺激过大,使人愤怒、恐惧、承受不了,就没心情感受美好,也就会失去很多情感。
一点负面刺激都没有,是不可能的,只要负面刺激在可承受范围内就行。
(21)安全感、安心。
安全感:身体健康,有收入和住房,不被人伤害。
(22)阳光、清爽、简单、柔和的生活。
柔和:负面刺激小,生活压力小,生活节奏慢。
清爽:扰心的事少。
(23)依恋、珍惜。
依恋:爱一个事物,就想和这个事物在一起,不想分开。
珍惜:难以得到和容易失去,才懂得珍惜。人的生命短暂,能和所爱的事物在一起的时间更短暂,所以要珍惜和所爱事物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尽量把每分每秒都用于和所爱的事物在一起。
(24)关心、守护、怜悯。
关心、守护:爱一个事物,就害怕这个事物受到伤害,害怕失去这个事物,所以关心、守护这个事物。
怜悯:当所爱的事物受到伤害时,就会怜悯所爱的事物。
(25)努力、舍弃。
努力:追求和维持所爱的事物,都需要努力。如果不肯努力,也就说明不爱。
舍弃:有进就有退,有得就有失。凡事都有代价,追求一些事物,就要舍弃另一些事物。而且追求的越高,付出的代价就越大,需要舍弃的就越多。
还会继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