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唐才子传》之元稹

2022-08-08 23:39 作者:湘间小鹿  | 我要投稿


图片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写元稹,很纠结。世人以元稹为渣男的代表,为渣男申诉,很容易遭到攻击,甚至会有把老夫也定性为渣。其实,放在当时的朝代,李白也好,白居易也罢,谁没有个三妻四妾呢。要是以妻妾多寡定性渣的程度,白居易应该远胜过元稹,但世人并没有认为白居易是渣男,其根本原因在于元稹对每个他接触过,深爱过后来又离别或放弃的女人都要留下绝世凄美的诗歌,导致在世人心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以致于将元稹定性为世间第一渣男。这也正印证了国人骨子里的虚伪:“有些事,做得说不得”。

           

         元稹渣不渣,如果从时间轴上来看,老夫以为,元稹不但不渣,而且还是情深不寿的代表。作为中唐大才子的元稹,并没有在同一时期贯穿多个女人的艳史,相反,他对每一段感情都极付责任。哪怕对自己情窦初开时的第一个情人远房表妹崔双文。或许是基于当时的门第观念,没法与表妹结成连理,但元稹并没有选择故意隐瞒或遗忘,更没有象陆游一样把与表妹唐婉的感情拿来消遣,而是以戏曲的方式写进千古绝唱《莺莺传》之中。这正说明了元稹的深情与无奈。


         元稹到京城之后,虽才华横逸,但并没有平步青云,而是位卑官微,清贫无依,恰在此时,有东都留守与之结交,留守有小女韦丛高贵而温婉,才博而艳丽,对于元稹来说,并非完全是想依附,更多的是才子佳人相遇的一见倾心。韦丛与元稹生活了七年,生下了五个子女,如果不是真爱,哪能这么频繁的肉体相搏而生生不息呢。何况当时韦丛住在长安,而元稹却在洛阳当着小官。在当时交通并不便利的情况下,路途奔波足以耗尽一个男人的精力与耐力。就这样,元稹一直在与韦丛相爱的路途上奔波着,直到韦丛突然离世。世有夫婿如此,对于贤妻的韦丛来说,又有何恨呢,如果真有所恨,那也是恨不能与之天长地久。


        韦丛走后,元稹在痛苦中回忆着两人相爱的过往点滴,写出了悼亡诗三首,遂成千古绝唱,兹录如下: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世人以东坡《江城子》为悼亡诗词的最高成就,吾不以为然。苏词虽有情真的成分,然所述之事空白而泛力,而元微之其诗中见事,事中见情,情之所至,不忍细读。故如“贫贱夫妻百事哀”之句,流传至今,经久而不衰;如“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之句,又令人愧而念,其痛彻心扉,无有过者。


        查元稹一生,四次被贬,浮生多在流浪途中度过。从天才少年到匆匆走完一生,如流星划过夜空。他做过低等的小官,也做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这样一位于宦海中沉浮的人,却没有半点贪污腐败的痕迹,相反,却是每次被提携之后,由于与权贵斗争,屡次因揭发和弹核而被贬。有人品如此,想必渣也渣不到哪里去吧。


        关于元稹与薛涛的这段恋情,在老夫看来,更象是老牛吃嫩草的一处经典计谋。唐元和四年三年,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来到蜀地,而此时薛涛已经四十一岁,大了元稹整整十一岁。此时的元稹早已才名远播,而作为乐妓的薛涛不过是蜀地某个军阀宴请时陪酒唱歌待寝的花瓶,这其间元稹还处在丧妻的悲痛之中,如果不是巷涛使尽手段,又如何能把这样的小鲜肉弄到自己的床上呢。好在巷涛有自知之明,对于这段短暂而又刻骨铭心的所谓爱情,薛涛采用了用一生去珍惜,据说自与元稹离别之后,薛涛便褪出了一袭红裙,只素衣清颜伴孤灯长守。看来,薛涛是真正体会了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真谛。


        元稹后来还娶过一位妻子,名门之女裴淑,有史可查的是裴淑一直是以贤妻良母的形象出现,模糊而又稀薄。此后的十五年,更多的是关于元稹与刘采春的绯闻。据说元稹在浙江当刺史以及浙东观察使其间,碰到刘彩春的演出,一顾而惊为天人,于是亲自操刀,为刘采春的演出写软文。作为浙江最高的行政长官为一个草台班子写文章,自是轰动整个江浙也不为过。于是,刘采春就象虞姬遇到了项羽,朝云看上苏学士,樊素,小蛮跟定了白居易一样,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丈夫,投入到了元稹的怀抱,这一抱,就是七年。为此,元稹为刘采春也写出最美的诗:


《赠刘采春》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元稹离开浙江后,刘采春以投水自尽来给两人的爱情划上句号。这或许是司马迁所谓“女为悦己者容”的真实写照吧。


        由于有了以上这些与元稹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女人,并且这些女人大多是以悲剧结束,世人就认定元稹是个渣男。在老夫看来,这种评价错得离谱,如果以同样的角度看苏轼,不更应如此吗?苏轼一生正式娶过两任老婆,小妾就更不用说。而且苏东坡在广东惠州朝云墓题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调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这不正说明苏学士也是见一个爱一个吗?更何况苏东坡离开黄州时,还为妓女李祺留诗:“恰似当年杜工部,海棠虽好不题诗”呢。


        子曰:活在当下,善待感情,不负如来不负卿,此生应无悔矣。

        最后讲讲元白之间的感情,元白一生三十年交情,可谓始终如一,两人虽相隔千里,却常常书信往来,相互酬答。有史可查,两人互赠了900多首诗歌,互通了1800多封信,在交通不发达的唐代,这算得上破吉尼斯世界记录了。在元稹去逝九年后,白居易还为其写下了悲凉的诗句:


《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唐才子传》如此描述元稹:

  稹,字微之,河南人。九岁工属文,十五擢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对策第一,拜左拾遗。数上书言利害,当路恶之,出为河南尉。后拜监察御史,按狱东川。还次敷水驿,中人仇士良夜至,稹不让邸,仇怒,击稹败面。宰相以稹年少轻威,失宪臣体,贬江陵士曹参军,李绛等论其枉。元和末,召拜膳部员外郎。稹诗变体,往往宫中乐色皆诵之,呼为才子。然缀属虽广,乐府专其警策也。初在江陵,与监军崔潭峻善。长庆中,崔进其歌诗数十百篇,帝大悦,问今安在,曰:"为南宫散郎。"擢祠部郎中、知制诰,俄迁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初以瑕衅,举动浮薄,朝野杂笑,未几罢。然素无检,望轻,不为公议所右,除武昌节度使,卒。在越时,辟窦巩。巩工诗,日酬和,故镜湖、秦望之奇益传,时号"兰亭绝唱"。微之与白乐天最密,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无逾二公者。有《元氏长庆集》一百卷及《小集》十卷,今传。夫松柏饱风霜,而后胜梁栋之任,人必劳饿空乏,而后无充诎之态。誉早必气锐,气锐则志骄,志骄则敛怨。先达者未足喜,晚成者或可贺。况庆吊相望于门闾,不可测哉。人评元诗如李龟年说天宝遗事,貌悴而神不伤。况尤物移人,侈俗迁性,足见其举止斐薄丰茸,仍且不容胜己,至登庸成忝,贻笑于多士,其来尚矣。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岂不闻言行君子之枢机,荣辱之主耶古人不耻能治而无位,耻有位而不能治也。



《唐才子传》之元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