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九州志·菊与刀》(13)(结局)

2022-03-12 10:43 作者:绚梦幻音  | 我要投稿

  “为什么不帮他们!”苏秀行刚一停下就接着问:“七公呢!”

  商野衫沉着脸:“他们求仁得仁,我们留下,也打不过那么多兵的。”

  百里恬在这奔跑中一直沉默,但突然抬起头:“七公是不是……不能来了。”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商野衫低头看了看他:“他本来就没有打算出来。辰月教杀死了他的妻子。”

  “什么!”“那我的母亲呢!”那个少年同时叫了起来。

  商野衫飞快地皱了一下眉毛:“苏夫人没有事,她现在很安全。”

  百里恬紧紧盯着他的眼睛,但商野衫立即把目光投向了山路,他的个子实在太高,百里恬再也看不到他的眼神。

  “我是山堂派出来接你们的。但是我不能把你们带到山堂,你们必须自己走到山堂的地方。”他对苏秀行说:“七哥是不是把玉玦给你了?”

  苏秀行从怀里掏出那玉玦,那是苏七从李季存的路点拿的法器,里面用奇特的密罗术灌注了地图,就在不到半个对时前,苏七把它交给了苏秀行。苏秀行紧紧握着那块玉玦:“七公真的已经……他不是把那个人杀死了吗?”

  商野衫没有接玉玦,伸手握住苏秀行微微发抖的手,把它按回怀里:“你们把玉玦交给村口姓苏的看门老人,他就知道你们是谁了。”苏秀行感到那个人的手很冷。

  三个人默默在山路上前进,背后并没有追兵的声音,看起来即使是掠城营,没有指挥者的情况下,也没法继续追击了。苏秀行几次想问苏七公的情形,都被这个沉默的人堵了回去。

  天色很快黑了下去,商野衫不知从什么地方拿出一个轻巧却结实的灯笼,点着了交给少年们,自己却什么都没有用,迈开步子走在前面。他的腿很长,若非百里恬和苏秀行在这旅途中已经磨练过行长路的技巧,几乎跟不上他。到后来,就开始在没有路的地方前行,不时有虫子啪啪地撞在灯笼纸上,苏秀行既困且饿,又不愿向这个不通人情的商哥求休息,闷了头跟着磕磕绊绊地走,百里恬还试图记一下路,但很快就发现根本不可能。

  当明月已经升至半空时,商野衫突然朝边上一转,百里恬才发觉,那里的一团黑影竟然是一个窝棚。

  “你们在这里睡到天明,我会叫醒你们,然后你们自己走到山下,那就是天罗山堂了。”商野衫指着黑夜中一个方位道。

  百里恬努力眺望,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一个小山包的山顶,而在商野衫手指的方向上,朦胧的似乎有光,仔细看时,却又已经不见了。

  商野衫把他们推进窝棚,从墙上摘下一个皮口袋丢给他们:“赶紧睡。”将灯笼接过去,脚步声渐渐远去,那窝棚内就被黑暗笼罩了。

  百里恬打开口袋,一股膻气窜出,大概是羊奶一类的东西,他递给苏秀行,摸索着摘下背后的包裹,倒在草垫子上,迷迷糊糊地睡去了。苏秀行似乎回了他什么,但他已经没有力气回答。

  他梦到了母亲。


  当百里恬被叫醒的时候,眼眶还湿润着。他麻木着爬起来,苏七公已经不在身边,现在能够让他想起自己是来自南淮百里家的,就只有身边看起来已经黑瘦了许多的表弟苏秀行。百里恬伸手拍了拍苏秀行身上的草梗,却听商野衫说:“下面的路不很好走,但我不能送你们,看着水光的方向,就不会错。”

  百里恬淡淡地说:“谢谢。”走出窝棚。

  天还没有大亮,但仍然可以看到山脚下有一条小溪,昨夜隐约的光大约就是它反射的月光,在溪边有一片屋宇,却看不到什么人迹。

  苏秀行也从窝棚里爬出来,他的眼窝还有些发红,看起来也不是睡得很踏实。商野衫把一个皮口袋塞到他怀里:“水。”苏秀行僵硬着点点头,看着山下薄雾中的村庄:“那就是天罗山堂?”

  商野衫推了他的肩膀一下:“快上路吧。”

  当两个少年再回头时,这个高瘦的青年已经消失在林中。

  苏秀行捏着怀中的玉玦,看了百里恬一眼,百里恬背起包裹,率先走了下去。

  百里恬的心开始剧烈地跳动,一路艰辛。终于找到了目的,但只凭他们两个人,真的能说动天罗山堂吗?

  当他们走到村口时,这村中竟毫无生气,只有一个看上去五六十岁的老人坐在村口的树桩上。

  苏秀行疑惑地探头看看村中,虽然已经近午,却既无炊烟,又无人声,竟如同死村一般,他伸手掏出玉玦,上前一步:“苏老?”

  “这里已经不是天罗山堂了。”苏老人睁开浑浊的眼,“从路点暴露的时候,天罗山堂就不在这里了。”

  苏秀行睁大了眼:“不,不会的。路点刚刚才没,天罗山堂怎会这么快就走了。”

  苏老人深深看了他一眼:“天罗山堂就会这么快。”

  “那天罗山堂现在在哪里?”百里恬禁不住问,心里还存了一丝希望。

  苏老人前后摇动着佝偻的身躯,好似风烛残年的老人随时都要倒下:“我不知道,也许到下一个十年的时候,它才会重新出现吧……”

  百里恬心中一空,一路上的奔波、苦难和死亡,最终却什么都没有找到,这让他的心都几乎要炸裂开:“可是商哥说让我们来这里……”

  苏老摇摇头:“他只是一个外围的哨探,和我一样,老爷子们的想法,我们都不知道。”

  百里恬想要大叫,但终于没有喊出来,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说:“苏老,我的母亲,也是天罗,请您看在同宗的分上……”

  苏老人抬起手,指了一下远处的山崖,在正午的阳光掩映下,一个枯瘦的身影俯瞰着这个小小的山村。他伸出手,缓缓翻动,阳光在他的手中明灭,将巨大的影子和无穷的杀意投向下面的两个少年和一个老人。这是百里恬第一次见到范雨时,也是最后一次。

  苏老冷冷地说:“那是辰月的大师,但他即使会秘术,也不能插翅飞过来,我们走吧。”

  “走?”百里恬带了期冀道:“去找天罗山堂?”

  “不,回你们的南淮。”苏老皱着眉毛,“天罗为了你们这盲目的行为已经损失了六个内部的人员,我们是杀手,不是可以随便招揽的佣兵,死一个便少一个。看在你母亲的分上,我会带你们躲开哨卡进南淮,这是天罗最后能为你们做的了。”

  百里恬的脸瞬间白了一下,他深吸了一口气:“百里家可以让天罗不再这样没有根基。”

  苏老的脚步停顿了一下:“你说什么?”

  百里恬的心跳得飞快,脚趾用力抓着地:“我是百里家的继承人,我愿意让天罗成为唐国的贵族,甚至宗祠世家。”

  “孩子话。”他看到老人的肩膀松了一下,“天罗不需要这个。”

  百里恬猛地跪下,脸都涨得红了:“苏老,家慈是天罗中的主家,为何要嫁到百里家?”

  他在一路上都在思考为何母亲会让七公带自己找天罗,而在那梦沼北方的驿站中,他终于想起了小时候的往事,也想起了他为何似乎听过天罗这个词,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对母亲讲过这个词——父亲是知道母亲身份的。

  苏老抬头看了看天:“那人会追上来,先跟我走吧。”


  当百里恬进入南淮时,他发现辰月的人已经不见,街上有些百里家的私兵,但查得似乎相当松懈。已经是晚膳时分,街上还有三三两两的行人,似乎南淮已经不再戒严。他和苏秀行朝主宅的后门走去,却发现墙塌陷了一块,有些工人正在往上垒瓦。一个面目普通的瓦工突然转过身,将角门打开,苏老略一点头,就走了进去。

  百里恬吃了一惊,这是通向苏氏居住的西跨院的角门,他走进去,突然一阵香风,一个熟悉的身影扑到他的怀里:“公子!”

  是阿惜。

  在他的眼角余光中,几个家丁都欢呼着跑过来:“真的是公子!”

  那一瞬间,百里恬甚至忘记了天罗。

  苏秀行挠着耳朵,正看见苏氏从屋子里快步走出,裙裾几乎将她绊倒。百里恬显然也看到了,连忙抢上去跪倒:“母亲……孩儿无能……”声音沙哑起来。苏氏紧紧搂着他的肩膀:“没关系,没关系,你人没事就好。”

  百里恬心神激荡,低声道:“我没有找到他们……被送回来了。”

  但当他回头时,发现苏老已经不见了。

  苏氏打断了他的话,抬手招呼苏秀行也过来,将他们两个都抱在怀里,抚摸着他们的头发:“先去休息吧,过了今天,就没事了。”


  百里恬沐浴之后,天色已经黑下去,他在思考如何对母亲诉说这一路的行程,却听到小院的门口响起了叩门声。

  百里恬本能地去摸匕首,却听到阿惜答应的声音,方才松了一口气:这里已经是南淮了。但当他出门时,却感到了熟悉的声息,仿佛又回到了宛州一路追逃的行程,空气中弥漫着肃杀的味道,好似浓稠的血,让他的呼吸沉重起来。

  看到母亲苏氏搀扶着苏老走进来院门,百里恬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当他们走在一起时,百里恬才发现这个人的眉目依稀有些和母亲相像。而他此刻散发出沉静的气息,和当初的苍老截然不同。

  “这是你的舅公,我的兄长。”

  百里恬急忙下拜:“舅公,小甥不知……”

  那老人伸出手,似乎有一阵风托住了百里恬的胳膊。“你做得很好,很好。”

  百里恬看向自己的母亲,“我没有找到天罗山堂……但舅公让我回来。”

  苏氏笑了笑,那老人抬起手,“不。你找到了。”

  随着这只手的抬起,从走廊到屋檐,依次亮起了十七盏灯笼。在灯笼后的暗影中,有人形晃动,百里恬努力去看,却发现他们的面貌在晃动的火光下朦胧不清,但无论是在屋檐上的瘦小身影还是从偏屋内走出的高大巨汉,身上都散发出浓烈的死寂气息。

  苏氏缓缓走到廊下,不知从哪里接过一个同样材质的灯笼,一起朝老人和百里恬的方向拜了下去。

  “你得到了我们。”老人站到了百里恬的身边,“天罗山堂,现在就在这里。这里就是天罗山堂。”

  百里恬深吸了一口气:“谢谢……你们。”

  “你得到了我们的承认,天罗对辰月的战争现在开始了。”老人的声音如同滚滚沉雷,在南淮的夜空中回荡,“不计代价,不死不休。”

  文庙的镇国钟响起,午夜已至。


  百里辽觉得有些不安,陶慕玄走了,范雨时走了,自己的私兵被一票据说楚卫来的佣兵打得七零八落,如今百里恬竟然大摇大摆地回到了南淮,他用力揉着自己的脑门:也许应该开个宗祠会,和这个小子摆明了谈谈。

  但当他第二天早上被召集宗祠会议的云板惊醒时,却见到两个陌生人穿着百里家的军衣站在门口:“公爷,人都在大堂等着呢。”

  陈旧的大门再次打开,百里辽眯缝起眼睛,那些尸位素餐的长老们把目光投向他,他哼了一声,看向大厅正中,猛地后退一步:“大哥……”那穿白袍的人转过身,百里辽才发现这沉稳的背影并非百里冀,而是他的儿子,自己的侄子,据说刚刚回到南淮的那个沉默寡言的百里恬。他有些尴尬,这个孩子的身材明明比百里冀要小上一大圈,他咳嗽了一声走上前,却发现这个孩子的脸已成熟了不少,虽然只离开数月,却如同长大了数年。百里恬冷冽地看着百里辽,踏步上前,一瞬间,他感到自己的侄子突然高大起来。

  他看到百里恬走到自己的跟前,抽出了自己的佩剑,他想要反抗,却如同被魇住一般,无法移动,甚至连嘴都张不开,他努力转动自己的眼珠,从那些坐在椅子上的长老们脸上掠过,却只看到一片木然的表情,却听到百里恬在自己的耳边说:“二叔,这是为了父亲。”他感到了脖颈上的一阵快意。

  百里恬转过身,扫视整个大堂,大半年之前,辰月的陶慕玄在这里看着百里辽被选为百里家新主,这些长老们想来也是这样的表情吧……

  “百里辽勾结辰月,谮夺家主之位,现已伏诛。”这个十七岁的少年用平静的语气说道:“我已与天罗达成生死协议,诛灭辰月,以清君侧。”

  百里征率先从椅子上爬起来,拖着残腿走到百里恬的面前,摘下了自己的佩剑,低下头。随着衣袂声起,那些长老也都一个个随之站起,低下苍苍白头。


  胤匡武帝七年九月二十,百里恬继任唐国国主。


  胤匡武帝七年十月十五。雨。天罗们撑着伞进入了大胤的都城。

《九州志·菊与刀》(13)(结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