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资产系列10——未来自愿市场有效供应不足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碳资产系列的第九部分:全球自愿减排交易需求量将在未来10至30年内陡增,最高将达到每年7-13Gt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十部分:未来自愿市场有效供应不足,企业应挖掘与培养优质项目,投资开发低碳清洁技术
扩大自愿碳市场工作小组也测算了自然气候解决方案 (NCS)和碳减排项目及技术在未来十年能提供的年碳抵消量,其中自然气候解决方案供给潜力可达65%- 85%,整体预测可供给8-12GtCO2/年,然而仅不到一半的预测值能够最终进入供应市场。
这主要是由于未来大部分基于自然气候解决方案的项目将来自南半球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相关地区围绕碳交易市场的机制体制尚不成熟,项目建设和核证管理尚不规范,同时,全球范围内的自愿减排项目交易市场也相对不够活跃。
科技相关的碳清除类项目现阶段占比达13%-27%,若企业愿意优先负担成本相对较高的此类项目,或许能进一步提高实际供应量,并持续刺激相应科学技术的发展。
碳资产系列的第十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十一部分的内容:基于自然解决方案项目案例:亿利资源集团库布其沙漠造林自愿减排项目
快车通道:
排污单位采用连续监测技术用于碳排放的计算是否可行?
碳交易中,企业实际碳排放量如何计量,排放指标如何落实?
碳排放计算时,生产企业要把外购电力计算进去,不和电力企业的碳排放计算重复了么?
碳排放核算规则中的缺陷以及数据操纵手段,你怎么看?
被限电了,制造业企业应该怎么办?他们需要为不能交付的订单承担赔偿吗?
碳排放管理员证书、碳资产管理证书到底有什么区别?
碳资产管理的本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