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袁崇焕事件录

2021-10-11 07:01 作者:暴食神言渊  | 我要投稿

天启二年春,广宁之败,袁崇焕正好在北京。朝廷上下乱作一团的时候,他选择翘班出山海关,数天后又出现,豪言壮语:予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守此。朝廷壮其志,划拨军费让他募兵数千人出关。

在山海关和王在晋共事,经略王在晋令崇焕移驻中前所,监参将周守廉、游击左辅军,经理前屯卫事。寻令赴前屯安置辽人之失业者,崇焕即夜行荆棘虎豹中,以四鼓入城,因此王不喜袁崇焕,认为这个人不像做大事的人。王在晋计划修八里铺固守山海关,袁崇焕认为该守宁远,于是上书朝廷说明看法。这个争论被朝中兵部尚书孙承宗看到。孙承宗之前力主熊廷弼罪该万死,对辽事颇为关心,就决定去亲自考察一番。

八月孙承宗自请为督师,袁崇焕为中军负责营建军营。

天启三年,孙承宗认为阎鸣泰无用,从不和他讨论问题,随后罢免了阎鸣泰。又一意要守宁远,但是因为祖大寿消极怠工,于是袁崇焕又被派去去宁远监督祖大寿造城墙,二人相得益彰。

天启四年宁远修筑完毕。孙承宗又开始派兵收复松山锦州右屯,高额的耗费引发朝廷议论纷纷。同期袁崇焕受命查处亏空过程中擅自斩杀一校,几乎引发兵变,孙承宗在事后自述中提及欲练袁崇焕其气,于是将其包庇下来。

这几年里孙承宗年老体衰,在边关工作工作精力大不如前,多次上书请求回京,均被皇帝婉拒。

天启五年,后金奇袭旅顺大捷,毛文龙所代表的东江军溃败,张盘战死。此时朝臣又借机弹劾孙承宗空屯兵右屯空耗费国家粮草,牵制何在。孙承宗害怕自己离开后熊廷弼复出,于是上书激将天启皇帝称天下无人可替代熊廷弼,请免一死。天启皇帝大怒,于是赐死熊廷弼。孙承宗剪除后患于是又策划巡河趁隙攻取耀州。谁知渡河的时候被数百后金军队袭击,数万人一哄而散,主将被杀。这就是著名的柳河之败。孙承宗引咎辞职。

九月新经略高第上任,听说后金计划渡河于是动议撤锦右,袁崇焕同宁远通判金启宗布揭反对,文中不乏痛斥孙承宗巡河懦弱之举,恐吓高第有兵抢粮一事。高第上书皇帝请重申权责,皇帝不理。于是这事就耽搁下来了。

十月到十二月袁崇焕连上三疏请守父丧守制回家,朝廷认为战事在即不得不夺情并让袁崇焕官升一级,为山东右参政。

天启六年正月,高第报告预测后金正月十五渡河。天启这才如梦初醒让袁崇焕去撤右屯粮食。正月十五后金军队渡河,侦知右屯三千人。右屯守将周守廉见状弃城而逃,而粮食尽数被弃置在海边,锦右陷落。(后周守廉被朝廷论罪斩首)

军队全部逃回宁远。副总兵赵率教守前屯防备蒙古,宁远总兵满桂带祖大寿朱梅左辅等人守宁远。此时山海关三万多人,宁远二万,觉华岛七千人。

后金正月二十日攻城两天不克,于是绕出宁远东南。袁崇焕侦知后命令屯粮点龙宫寺焚毁多余的粮草撤往觉华岛,觉华岛掘冰自守。后金察觉,踏冰而至,屠毁觉华岛后撤兵。这就是觉华岛大败。

正月二十八日满桂违令擅自出城攻击后金,大捷。

袁崇焕因功升任兵部右侍郎辽东巡抚,颂魏忠贤功德,袁功劳次之,满桂和赵率教并功又次之。满桂不服和赵率教同功。袁素来不满满桂的自行其是甚至出城作战,于是弹劾满桂专横不忠。满桂因为破坏团结被迫离职,在王之臣的竭力挽留下得以调任山海关总兵。

高第弹劾孙承宗吃空饷,账面十一万,称军队只有五万多人,多人上书弹劾孙承宗误国,都被天启斥退。战后魏忠贤派人调查,称有九万七千人,高第因此称病辞职天启允之。王之臣继任经略,而满桂为山海关总兵正是王之臣极力要求的。

期间满桂入京面见天启皇帝,得以备叙其功,又解开衣服给皇帝看伤疤。天启非常感动,下令朝臣要从优叙满桂的功劳。

八月努尔哈赤暴毙,袁崇焕遣使吊奴款和,舆论哗然。于是王之臣趁机劾之,称东蒙古对明朝失望因此离心。二人发生矛盾,袁崇焕上书备疏款和拖延之策。魏忠贤本就不堪辽东军费糜费,于是支持议和将王之臣调入关内,由阎鸣泰和袁崇焕主持关外。——这就是吊奴案。

十月,袁崇焕和皇太极书信来往不断。

不久袁崇焕动议废插赏为马价银,获得兵部首肯,从此蒙古瓦解。——这就是插赏案。

袁崇焕提议毛文龙部移镇盖州,并派赵佑徐敷奏等人去毛文龙处招兵。东江部叛走两万四千多军民。毛文龙大怒出兵斩杀赵佑,并请斩徐敷奏。朝廷同意,但是袁崇焕表示用人之际包庇了徐敷奏。——这是东江诱畔案。

冬天,朝鲜勾结后金袭击毛文龙,毛文龙遭遇铁山大败被迫退守云从岛。后金统帅阿敏望洋兴叹。他是努尔哈赤弟弟的女婿一向被其他大贝勒排挤,这次领兵出征有心自立为王,于是又掉头带兵攻打朝鲜。

袁崇焕上书称朝鲜勾结后金袭击毛帅罪有应得无需理会,自己固若金汤以逸待劳中,劝诫皇帝不要动兵。

毛文龙则谍报称袁崇焕勾结皇太极故意按兵不动,朝鲜和后金勾结故遭此大败云云。天启回复称赞他豪气未灭,希望他不要记仇朝鲜,积极出兵击退后金。

袁崇焕此时刚在大凌河筑城,称“闻奴十万据巢,十万掠朝”,不可轻动,选择继续写信和皇太极议和顺便筑大凌河。

三月朝鲜最终被迫和后金签订协议议和不再协助明朝抗金,阿敏撤军。

四月袁崇焕阎鸣泰颂魏忠贤功德为其立生祠。——阉党案。

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写信斥责袁崇焕毫无诚意:一边筑城一边议和。于是后金又出兵攻大凌河,祖大寿弃城而逃,金兵遂围锦州。

袁崇焕上书求援,于是满桂带一万人从山海关出发驰援。到了宁远,袁崇焕收缴其军队,只给四千人。满桂带四千军队继续驰援,遇到后金在塔山的运粮队,满桂部下斩首一级后撤回宁远。

后金大兵过塔山攻宁远,击败宁远外的驻军后,又撤回锦州外,不久又撤兵回师,这就是历史上的“宁锦之战”,总计历时二十四天。历来后金动兵都是在深冬,为的是壮丁不误耕耘之事,这次夏季大举用兵正逢农忙且暑热自然不能持久。

七月,袁崇焕又报称大捷,因为战时屡屡求援言语失措,又被天启皇帝训斥为暮气沉沉,怯战畏敌,加之又款和误国。群臣也纷纷弹劾言词激烈,袁崇焕惊惧,于是称病辞职。

八月,天启病死。崇祯继位和魏忠贤虚以委蛇。

十一月魏忠贤被迫自杀。因为之前魏忠贤令王之臣弃锦州,王之臣满桂被质疑为阉党罢免,阎鸣泰被下狱。不过不久后满桂又起复为宣大总兵。

崇祯元年六月毛文龙擒后金使者阔科押送北京,凌迟处死。

八月,袁崇焕到北京,动议“五年复辽”。旋到宁远,平定宁远兵变,惩处首恶左良玉等人。重新收复锦州等地。

十二月满桂报告东蒙古喀喇沁部和后金结盟。

崇祯二年二月袁崇焕宣布运粮宁远,毛文龙断粮。三月毛文龙上书抗议海禁表示东江之所以能勉强维持至今全靠海商,求解职由登州入京服罪诉冤,被崇祯大骂一顿。

袁崇焕答毛健羽作复辽五策。

袁崇焕高台堡卖粮给喀喇沁部。北京舆论一片哗然,崇祯三令五申令其停止卖粮,袁崇焕伙同兵部尚书王恰辩称喀喇沁部绝无二心云云。崇祯要求袁崇焕计口给粮,袁崇焕不听。

四月袁崇焕提议和毛文龙面议,并将十船粮食送给毛文龙,毛文龙动心,同意会面。

兵部尚书王恰反悔称不能资助喀喇沁部。崇祯正式下旨只许袁崇焕对喀喇沁部计口给粮。

五月和毛文龙会面时,第一天袁崇焕诈称后金起兵侵略河西,派自己亲兵假意去河西协防。第二天又诈称有后金侵略河东,让毛文龙起兵协防,毛文龙不察,派身边的三千军队出征,身边保卫力量极度空虚。

第三天袁崇焕让自己亲兵埋伏趁其不备擒住毛文龙,毛文龙大呼我无罪,门外毛文龙部下群情汹涌,袁崇焕道我奉旨杀你,于是众皆低头无语,毛文龙默然:我负朝廷多矣。遂引颈就戮。

袁崇焕将东江军队分四协,分属毛承禄,陈继盛,降将刘爱塔,徐敷奏。后己巳之变,刘爱塔和徐敷奏带兵驰援北京,刘爱塔中流矢战死,弟弟刘兴贤叛逃归金。徐敷奏战后因袁崇焕谋逆案逃窜津门被朝廷捉拿,由孙承宗按诱畔东江,杀掠海商等罪名处死。

九月袁崇焕清点辽镇部队共计十万八千人,马九万匹(后马匹查缺二万三,还预支取马乾无数,这就是“空月马乾”案)

(前文马价银亦亏空,亦该袁崇焕偿还,不知如何偿还亏空)

十月己巳之变爆发,十一月初一袁崇焕接到情报率两万人勤王。

十日到蓟州城,十二日后金过城五里扎营,皇太极修书一封投入城中,当晚潜越成功。满桂恰驻军到顺义被后金奇袭杀败。(崇祯闻后金潜越大怒,将兵部尚书王恰下狱)十三日欲战而无可战一天,十四日探明敌情后拒绝下属建议的追击后金,反而绕出河西务。

十七日袁崇焕部九千人成功绕到北京城下,不动不告。北京因此震动,城中人有大胆者名沈自征潜入军营问:督师欲反乎?今人皆疑你谋逆,稍不尽心,天下人争食汝肉矣!袁崇焕诺诺。

孙承宗也派人如此训斥袁崇焕。

于是在多方调节下,袁崇焕二十日进京见崇祯,崇祯赐冠带安抚之。

这天后金这才姗姗来迟,兴兵攻德胜门,满桂败绩。

同日发生广渠门之战:数百后金军队突入严阵以待的袁崇焕军队中大掠一阵,天色昏暗后安然退去。袁军派人追击一阵,报称广渠门大捷。

第二天袁崇焕撤往左安门,见后金军路过,于是远远炮击后金军。(也就是若为左安门之战,满州方并无此事记载,包括所谓的南海子大捷)

皇太极纵一御马监太监为自己投书一封。两个太监入城后递交皇太极的书信并在大营中的所见所闻,指出袁崇焕和后金使者往来亲密。

崇祯看信大惊,因为内容和袁崇焕日前入见说的一模一样,于是召见朝臣商议,质疑为何袁崇焕一直按兵不动。

十一月三十日崇祯再次召见并满桂祖大寿等人,满桂出血衣控告袁崇焕谋杀,崇祯亦数问,袁崇焕张口结舌皆不能辩,于是崇祯将袁崇焕下狱。

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时朝廷首辅韩廣为袁崇焕座师,引咎辞职;次辅钱龙锡亦因此被牵累。

钱龙锡奏辩,言:“崇焕陛见时,臣见其貌寝,退谓同官‘此人恐不胜任’。及崇焕以五年复辽自诡,往询方略。因此被牵连入逆案。

帝召诸臣于平台,置崇焕重辟。责龙锡私结边臣,蒙隐不举,令廷臣议罪。是日,群议于中府,谓:“斩帅虽龙锡启端,而两书有‘处置慎重’语,意不在擅杀,杀文龙乃崇焕过举。至讲款,倡自崇焕,龙锡始答以‘酌量’,继答以‘天子神武,不宜讲款’。然军国大事,私自商度,不抗疏发奸,何所逃罪?”帝遂遣使逮之。十二月逮至,下狱。复疏辩,悉封上崇焕原书及所答书,帝不省。


袁崇焕事件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