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校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奖学金获奖人数同比增长125%

2023-08-29 21:02 作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我要投稿

2023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共有62名学生申请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奖学金,其中18名学子凭借优异的成绩和综合素质获奖。与2022年相比,我校今年的大运奖学金申请结果取得了巨大的飞跃:获奖人数同比增长了125%,获得奖项的种类也由原来的出国境留学一项增加至中国境内留学、出国境留学以及短期交流三项。 


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于2011年8月13日在深圳市成立(以下简称基金会),其创立旨在弘扬大运精神,促进国际青年文化交流。基金会的资金主要用于资助境外(含港澳)学生来华留学、国内学生到境外(含港澳)留学以及开展和资助有益于发展深圳教育事业的对外友好交流活动等。 


一起来看看我校学子的风采。


罗南煜

2019级本科生 理工学院 逸夫书院

即将就读于

英国牛津大学统计学科学硕士

本科专业排名前10%

2019-20,2020-21学年学业奖学金

2019-20,2020-21,2021-22学年院长嘉许奖


斩获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高校Offer


四年前,罗南煜刚刚结束高考,进入汕头的一家公益医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志愿者服务,协助中医科室的医生为住院老人进行针灸治疗和心理疏导。这次志愿服务经历让他意识到了当今社会老年群体存在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开始对心理咨询,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群体治疗方案,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兴趣,一颗热爱心理学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


大二暑假,一次偶然的机会,罗南煜加入了深圳大数据研究院智慧校园项目中一个利用数据分析预测学生学习风险的项目组。这一项目将教育心理学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给予他一个独特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心理学和数学学科的融合关系。


在大三,他幸运地结识到何金波教授,并在其量化心理学实验室做RA(研究助理)。这使他更加明确自己在量化心理学方向的研究兴趣,并对未来的科研、升学和工作有了初步的规划。在自己本科专业应用数学的基础上,他进一步细化选择统计学作为自己硕士攻读的方向,并顺利收到了牛津大学数据科学硕士项目的offer。


在他看来:“心理学作为一门人文关怀浓厚,它与数据科学的融合能够给数据科学这一‘条条框框’的学科带来更多‘温度’。而数据科学则以其严谨性和客观性帮助心理学研究避免主观因素导致的结果偏差。”


在校期间,他不仅在学业上、科研上表现优异,还对校园组织建设充满热情:两次担任本科生助教,担任逸夫书院的学生助理、学校职业规划与发展处学生助理团队里视觉策划部的部长、职业规划发展处的学生助理。他认为参与校内社团和组织是一种win-win(双赢),对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建设都是有益的。


对于未来,他满心憧憬。他希望在博士毕业后能从事研究消费者心理和心理健康顾问等市场化、偏科研方向的工作,利用自己在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量化心理的专业领域上贡献力量。



余奕满

2019级本科生 人文社科学院 学勤书院

即将就读于牛津大学教育学硕士

2020-2021 学勤书院卓群奖

2021-2022 学业奖学金

2019-2020,2020-2021,2021-2022院长嘉许奖


受到学校心理老师的影响,自高中起,余奕满就对心理学及相关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填报志愿时,她也如愿成为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批应用心理学学生。


在校期间,她积极参与各种心理学相关的实验调研。大二暑假期间,她同时开展某公司HR和牛津大学某幼儿园对儿童的发展评估项目的工作。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氛围和目标人群,让她清晰认识了“教育发展和工业组织”这两大应用心理学发展方向,明确了自己儿童教育方向的研究兴趣,并与牛津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后续,她又参加了我校学生健康辅导中心朋辈心理辅导和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工作。


时代更迭下,每一代青少年都有不同想法和困惑,她对这个现象展示出了充分的包容:“我的启蒙心理老师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了一个“五年周期”定律。五年为一代划分,每一代的儿童受社会文化和成长环境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群体特点都大不相同。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包容的心态,尝试着以他们的眼光看待世界,进而了解他们处事的方式。”


今年,她顺利收到了牛津大学教育学硕士项目的offer。对于出国留学,除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她有更多的期许和计划。她希望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和教授交流,了解并借鉴他国教育体系的长处,探寻中国当前教育制度的现状和未来方向,尽自己所能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尽一份力。


对于未来的职业方向,她也有所规划。本科期间她关注到中国青少年的心理疏导问题。她希望在学成归来后能从事青少年心理疏导相关工作,并帮助特殊儿童更好融入社会。



韩炅皓

2019级本科生 理工学院 思廷书院

即将就读于

卡内基梅隆大学匹兹堡校区

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理学硕士

荣获2021年国家奖学金

2022年思廷书院全人发展奖

曾担任本科生助教


斩获:卡内基梅隆大学、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布朗大学等名校offer


刚刚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本科毕业的韩炅皓,正在准备前往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匹兹堡校区攻读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理学硕士学位。此前,她已收到多所世界著名学府,如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录取通知。


童年时学习乐器和在乐团的经历让她对音乐及相关方面十分关注。本科在读期间,她对音乐与计算机交叉领域也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次人工智能课程作业中的初次探索让她找到了对音乐领域的兴趣和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方向,并坚定了继续探索这一领域的决心。随后,在毕业设计和罗切斯特大学交换期间她进一步学习并探索人工智能和音乐相关领域。


此外,她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她参与过“微光公益”组织的“生活如剧”活动,辅导青少年排练剧本;作为“蓝信封”通信大使,与乡村儿童通信交流;作为铺路石数字素养课的志愿者,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传授编程技能。她在学业与课余上的突出表现得到了教授和同学的认可,并于2021年获国家奖学金,于2022年获思廷书院全人发展金奖。


对于未来的学习生活,她期待不已,希望能进一步深入人工智能与音乐领域,与世界各国的优秀同学交流学习。



今年港中大(深圳)博士生马献平荣获大运留学基金会提供的短期交流奖学金,这也是我校首位获得此奖的博士生。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马献平

2021级博士生 理工学院 思廷书院

即将参与香港中文大学交流项目

研究经历

2022年4月,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 Q1分区的期刊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上发表了题为《A crossmodal multiscale fusion network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 of remote sensing data》的文章;


2023年1月,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 Q1分区的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上发表了题为《Unsupervised domain adaptation augmented by mutually boosted attention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 of vhr remote sensing images》的文章;


2023年6月,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 Q1分区的期刊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上发表了题为《Cloud-EGAN: Rethinking CycleGAN From a Feature Enhancement Perspective for Cloud Removal by Combining CNN and Transformer》的文章。


两篇遥感文章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的遥感顶级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上发表。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后,马献平与大多数人一样,通过秋招进入职场,在一家大型企业做着程序开发相关的工作。然而十个月的工作生活让他看到了本科生学历的发展空间上限,从而坚定了他继续读研深造的决心。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关注到有着丰富教育资源和自由学术氛围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并以科研助理的身份加入校内的科研团队。


在2021年接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计算机与信息工程专业博士项目offer后,他加入了潘文安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开始学术研究。潘文安教授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工作作风深深地影响着他。在潘文安教授的指导下,他深入研究遥感图像处理,以深度学习为工具,致力于解决多模态融合和无监督的域适应任务两大学科难题。


但受疫情的限制,他无法与国外学者面对面交流或者亲身到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于是,国内的短期学习项目成为了他与其他优秀科研工作者交流进步的主要途径。读博期间,他先后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四川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交流项目,与众多优秀科研工作者进行跨学科交流,并大受启发。


今年秋季开学后,他将前往香港,在世界地理学系专业排名第24的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交流。他介绍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遥感方面的软件技术和知识背景等方面有着深厚的前期基础,而香港中文大学则在具体的应用实践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前者能帮助后者在遥感技术的应用上进行模型的更迭升级,而后者的遥感技术在多类场景下的应用经验能为前者的遥感技术项目落地提供方法指导。本次的交流活动将是实现双方院校的优势互补的好机会。


目前,他计划在遥感和计算机领域继续潜心研究。未来他希望能成为一名科研学术导师,在沉浸学术的同时也帮助更多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参与到研究工作中。



我们也邀请了部分奖项获得者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吴东泽

2019级本科生 理工学院 祥波书院

即将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

——学者需要具备热情和耐心

学院前2%

三年学业奖学金

在校期间曾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在IEEE JSAC期刊(中科院一区,CCF计算机网络A类期刊之首,最新影响因子16.4)上发表论文


斩获: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offer


我坚定地要在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以中国学者的身份自信地步入世界,并且坚定地要在完成学业后回到深圳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我认为作为学者最重要的品质是对研究领域的热情与耐心。我对信号处理领域以及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充满热情,这也是我能够在本科期间忙碌于课业之余也能保持高效科研状态的一大原因。我在科研中曾遇到不少挑战,这也让我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曾经在我的一段有关模型泛化与信号处理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模型的收敛速度不是很令人满意。但我很快就投入到文献综述里,从前人的研究中寻找灵感,不久我便想到可以通过改善模型的损失函数,以使得在不同环境下,模型的参数可以得到快速适应。我们文章中的一个新算法:Model-Agnostic Meta-Learning with Domain Generalization便因此诞生了。


我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在港中大(深圳)充分利用资源,发掘自己的热爱与潜能。同时也要勇敢尝试不同的领域,learn from the big minds!



黄永强

2019级本科生 经管学院 思廷书院

即将就读于香港大学

——学好金融需要有广泛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入学全免奖学金(38万人民币)

经管学院院长荣誉录(2020、2021、2022)

国家励志奖学金(2020、2021、2022)

思廷书院全人发展荣誉奖2020-2021,2021-2022

深圳市优秀学生骨干


金融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金融学课程设置也非常的贴近行业实际情况。


从事金融行业需要拥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实践经验同样重要。多多尝试不同行业的实习有助于建立人脉关系,拓宽视野,才能找到自己真正兴趣所在。


金融行业竞争激烈,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保持对最新金融趋势和技术的敏感度。坚持学习和成长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019级本科生 经管学院 祥波书院

即将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无用之事”反而有意外的收获

2019-20,2020-21,2021-22学年经管学院院长荣誉录

2019-20,2020-21学年入选大学荣誉录

2021年香港中文大学全额奖学金暑期课程

2019-20祥波书院奖学金

曾任校内客属联谊会社长


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奖学金的slogan是“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深圳和港中大(深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教育平台,我们在这里丰富自己的能力,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然后走出校门,去世界各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获得大运留学基金会的奖学金不仅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成绩的认可,更是对我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鼓励。


我认为做事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无用之事”反而有意外的收获。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公益事业,文化交流这些事情对于自己以后工作没有很大帮助,实际上参加志愿活动是一个了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状态的机会。我们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遇见各色各样的人,看见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服务社会帮助别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会让我感到成就满满。


文化交流不仅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而且能让我们打破“偏见”,更全面的认识世界。在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交换期间,我发现欧洲人对中华文化很感兴趣,他们会自主举办中国文化节,一起学习汉字和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当地政府也很支持学生举办的汉语学习角,这坚定了我想在接下来研究生留学期间讲好中华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传播的决心。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无法一一展现获奖者风采。以下为所有获奖者名单,请向他们致以热烈祝贺:

(排名不分先后)

来中国境内奖学金
HITOMI TEE JIN LING

TANG TZE YING

DING YEEN YI

KEE CHENG

VINCENT BILLY

AARON

STEPHEN KOWINTO

REIKO CHOW ZIN SHIN

JANE LIM CHUN JIA

ZOE EMMANUEL HALIM

KEZIA LIU


出国境奖学金

吴东泽

黄永强

李婧雯

余奕满

韩炅皓

罗南煜


短期交流奖学金
马献平



在未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将与深圳市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一起同大运留学基金会开展更加深度的合作,共同促进深圳教育事业发展,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外开放与交流,加快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进程。


- End -


记者 | 唐可馨 (2022级 经管学院 逸夫书院)

刘子衿 (2021级 经管学院 学勤书院)

编辑 | 吴贞宇 (2022级 经管学院 祥波书院)

审校 | 梁馨文 (2020级 经管学院 学勤书院)

指导老师 | Chelsea XU



我校深圳大运留学基金会奖学金获奖人数同比增长12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