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统一度量衡的最早记载及其重要意义

2023-01-31 12:47 作者:乐律斋  | 我要投稿

统一度量衡的最早记载及其重要意义 最早的统一度量衡的文献记载在何处呢?答案就在《尚书.舜典》当中,即“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如果没有协调、同一(统一)的时间和空间计量体系,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都无从谈起,国家管理也无法进行。

秦汉竹简木牍所存道里簿册中的“道里”概念与《史记.周本记》所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完全相符,源流传承的脉络十分清楚。 秦国统一度量衡,始自商鞅变法,其历史意义之重大,似乎无人不知。但是,为什么商鞅在变法之后,由秦至清历代法典皆称为“律”,至民国及今又改“律”回“法”,对于这样一个重要概念的历史流变的缘由,国内史学主流却从未给予明确的阐释。

我早在几年前就一直在课堂上讲清楚了这个问题:商鞅变“法”为“律”,并不是凭空创造而是由来有据,这个据就是《尚书.舜典》所述的“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商鞅改变春秋之“法”而回溯使用上古之“律”,其原因即是“律”乃是上古君主测量时空之具,同时,“律”也是上古社会全体人民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后世乃至今天仍将法律定义为社会行为规范,俗语亦称“规矩”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律”、“规”、“矩”、“范”皆是工具,都是人类主观上认识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成果,体现了主客观的统一,并且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因此,被后世抽象地用于所谓“法律”的定义。 河南贾湖文化遗址所出之多孔骨笛,距今八千多年之久,乃是现存最早的“律”(可详见胡大军等先生的大著)。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并且维护协调、同一的时空计量体系愈发重要,愈发依赖于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来保障其推行和落实。这正是历代中央政权存在的基础,“天之历数在尔躬”、“君权天授”是也。西方所谓的社会契约论纯粹是生硬编造的臆断之论,毫不符合历史的真实。 “协”是协调,东西各地存在时差,所以时间计量只可协调;而空间计量则可以而且应当同一(效率最高),故而称“同”。后世将“协”与“同”合称,渐忘原义。时至今日,应该讲清楚这两个字的区别与联系了。

中华上古先贤观天测地,必然创制协调、同一的时间历法和空间度量的两大体系,而这正是人类摆脱蒙昧开启文明的基础。至于各种生产技术、设备及物产以及在其上的思想文学艺术等成就,都是在以上的时空两大知识体系基础之上,才能发生发展起来的。 综上所述,人类文明当然最早起源于中华先民的伟大创造! 环顾世界,舍我其谁? 今天讲文化自信,必须要从这里讲清楚,这是最本源的问题,是人类文明历史的出发点,不能允许有任何含糊。 从这个出发点,可以发现人类知识体系的发展历史包括了时间历法和空间度量(衡是计重工具,可归为空间计量体系)的两条线索或脉络。 空间计量体系的成就主要体现为自秦以来被狭窄定义的度量衡制度以及地图等方面;而时间计量体系的成就则主要体现为历代的历法、天文星图及著作。至于各种生产技术、设备及物产以及文学、思想、艺术等成就,都只不过是在时空两大知识体系基础之上才能发生发展起来的。

统一度量衡的最早记载及其重要意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