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鬼怪妖考五】虹异的中国古代传说——彩虹娘的故事
虹,就是天上的彩虹,是一种光学现象。根据百科,虹是大气中一种光的现象,是由大气中小水球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彩色圆弧,由外圈到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出现在和太阳相对着的方向,叫“彩虹” 。有时在虹的外侧还能看到第二道虹,光彩比第一道虹稍淡,色序是外紫内红。称为副虹或霓。霓和虹的不同点仅仅在于光线在雨点内产生二次内反射,因此光线通过雨滴后射到我们眼帘时,光弧色带就与虹正好相反。副虹在古书中被记作“蜕”。
古人并没有这么多自然科学知识,认为这些解释不了的现象与天地精气有关,《淮南子·天文训》曰,“虹蜕慧星,天之忌也”。意即“虹蜕慧星”属于上天的禁忌,也被视为一种妖异或怪异。

清代文学家袁枚撰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子不语》记载了一则白虹精的故事。
古文:
白虹精
浙江 塘西镇丁水桥篙工马南箴,撑小舟夜行,有老妇携女呼渡,舟中客拒之,篙工曰:“黑夜妇女无归,渡之亦陰德事。”老妇携女应声上,坐舱中,嘿无言。时当孟秋,斗柄西指,老妇指而顾其女笑曰:“猪郎又手指西方矣,好趋风气若是乎!”女曰:“非也,七郎君有所不得已也。若不随时为转移,虑世间人不识春秋耳。”舟客怪其语,瞪愕相顾。妇与女夷然,绝不介意。舟近北关门,天已明,老妇出囊中黄豆升许谢篙工,并解麻布一方与之包豆,曰:“我姓白,住西天门,汝他日欲见我,但以足踏麻布上,便升天而行至我家矣。”言讫不见。篙工以为妖,撒豆于野。
归至家,卷其袖,犹存数豆,皆黄金也。悔曰:“得毋仙乎!”急奔至弃豆处迹之,豆不见而麻布犹存。以足蹑之,冉冉云生,便觉轻举,见人民村郭,历历从脚下经过。至一处,琼宫绛宇,小青衣侍户外曰:“郎果至矣。”入,扶老妇人出,曰:“吾与汝有宿缘,小女欲侍君子。”篙工谦让非耦。妇人曰:“耦亦何常之有?缘之所在即耦也。我呼渡时,缘从我生;汝肯渡时,缘从汝起。”言未毕,笙歌酒肴,婚礼已备。篙工居月余,虽恩好甚隆,而未免思家。谋之女,女教仍以足蹑布,可乘云归。篙工如其言,竟归丁水桥。乡亲聚观,不信其从天而下也。
嗣后屡往屡还,俱以一布为车马。篙工之父母恶之,始焚其布,异香屡月不散,然往来从此绝矣。或曰:“姓白者,白虹精也。”
大意就是,一个叫马南箴的人撑船夜行,载了一个姓白的老妇和一个女子。分别时,老妇送给马南箴一块麻布,告诉他可以踩在麻布上升天来见她们。第二天,马南箴踩在麻布上,冉冉升云,来到一处仙宫,发现这老妇与女子是白虹精,并与年轻女子成亲,此后就常乘这方麻巾来往于天上人间。
所以这就是 彩虹娘化的源头吗?白虹精相对一般妖精,有办法自由往来天上人间,这也说明她们其实同时具有人和天的属性,不是一般妖物。
这个系列还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