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语阅读整理计划1(《论语注疏》南宋蜀刊本)

2022-07-03 15:22 作者:仪棣  | 我要投稿

识句读之趣,赏古籍之美!

版本:《论语注疏》十卷,三国魏,何晏注;唐,陆德明释;宋,邢昺疏;南宋时期蜀刊本。PDF

  因水平浅陋,难免疏漏错误,烦请指出,不胜感激!

《论语注疏·卷一·学而·第一》PDF页19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马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王曰: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怿。

:说,音悦,称尺证切。怿,音亦。

《论语注疏·卷一·学而·第一》PDF页20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包曰:同门曰朋。

:有朋蒲***或作反非乐音洛。谯周云:悦深而乐浅。一云:自内曰悦,自外曰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怒也。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怒。

疏:

子曰学而至君子乎。

正义曰:此章劝人学为君子也。子者,古人称师曰子。子,男子之通称,此言子者谓孔子也。曰者,说文云:词也,从口乙声,亦象口炁出也。然则曰者发语词也,以此下是孔子之语,故以子曰冠之。或言孔子曰者以记非一人,各以意载,无义例也。白虎通云:学者,觉也,觉悟所未知也。孔子曰学者而能以时诵习其经业,使无废落,不亦悦怿乎?学业稍成,能招朋友,有同门之朋从远方而来,与己讲习,不亦乐乎?既有成德,凡人不知而不怒之,不亦君子乎?言诚君子也,君子之行非一,此其一耳,故云亦也。

注,马曰子者至悦怿。

正义曰:云子者,男子之通称者,经传凡敌者相谓,皆言吾子,或直言子,称师亦曰子。是子者,男子有德之通称也。云谓孔子者,嫌为他师,故辩之。公羊传曰:子沈子曰,何休云沈子称子冠氏上者,著其*(转21页)

《论语注疏·卷一·学而·第一》PDF页21

师也。不但言子曰者,辟孔子也。其不冠子者,他师也。然则书传直言子曰者,皆指孔子,以其圣德著闻师范,来世不*,言其氏,人尽知之故也。若其他传受师说,后人称其先师之言,则以子冠氏上,所以明其为师也,子公羊子、子沈子之类是也。若非己师而称他有德者,则不以子冠氏上,直言某子,若高子、孟子之类是也。云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者,皇氏以为,凡学有三时。一,身中时。学记云: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故内则云十年出就外传,居宿于外,学书计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十五成童,舞象是也。二,年中时。王制云: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郑玄云:春夏阳也,诗乐者声声亦阳也。秋冬阴也,书礼者事事亦阴也。玄言之者,皆以其术相成。又文王世子云: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郑玄云: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阳用事,则学之以声;阴用事,则学之以事。因时顺炁,于功易也。三,日中时。学记云: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是日日所习也。言学者以此时诵习所学简篇之文及礼乐之容,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所以为悦怿也。谯周云:悦深而乐浅也。一日在内曰悦,在外曰乐。言(转22页)

《论语注疏·卷一·学而·第一》PDF页22

亦者,凡外境适心,则人心说乐,可说可乐之事其类非一。此学而时习,有朋自远方来,亦说乐之一事耳,故云亦,犹易云:亦可丑也,亦可喜也。

注,包曰同门曰朋。

正义曰:郑玄注大司徒云,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然则同门者,同在师门以授学者也。朋即群党之谓,故子夏曰:吾离群而索居。郑玄注云群谓同门朋友也。此言有朋自远方来者,即学记云:三年视敬业乐群也。同志谓同其心意所趣向也。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既可知,故略不言也。

注,愠怒至不怒。

正义曰云,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怒者,其说有二。一云古之学者为己,己得先王之道,含章内映,而他人不见不知,而我不怒也。一云君子易事,不求备于一人,故为教诲之道,若有人钝根,不能知解者,君子恕之,而不愠怒也。

释:愠,纡问反,郑云怨也。


论语阅读整理计划1(《论语注疏》南宋蜀刊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