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谈可耻、仁人、言论和德行的9个故事|论语白话宪问篇
宪问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应该拿着粮食俸禄;国家无道,还拿着粮食俸禄,这就是可耻。”子问:“能够做到好胜、自夸、怨恨和贪欲四个方面不超过限度的,可以称为仁人了吗?”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但是至于是不是仁人,那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足以做士了。”
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言行,但说话要谦逊。”
孔子说:“有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南宫适问孔子:“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君子啊!这个人真是尚德啊!”
孔子说:“君子中有不仁的人,而小人中却没有仁人。”
孔子说:“爱他,能不以正道教训他吗?忠于他,能不以正道引导他吗?”
孔子说:“郑国发表盟誓,裨谌起草誓词,世叔提出修改意见,行人子羽进行改写,东里子产加以润色。”
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他是惠爱的人。”问子西,孔子说:“他呀!他呀!”问管仲,孔子说:“他是个能干的人。他剥夺了伯氏骈邑三百户的封地,使伯氏终生吃粗粮,但他一直到死也没有怨言。”
孔子说:“贫穷而不埋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孔子说:“孟公绰做晋赵、魏等大夫家的总管是合适的,但不能做滕、薛这样的小国的大夫。”
子路问怎样才是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就可以算得上完善的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善的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时不忘平生的誓言,也能够算是完美的人。”
孔子问公明贾说:“有关公叔文子的话是可信的吗?他平时不说话、不笑、不取钱财。公明贾回答说:“这些都是传话的人传达有误。他老人家时机到了才说话,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别人不厌恶他的笑;义这一面他才取,别人不厌恶他的取。”孔子说:“原来是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立下后代而为鲁国大夫,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背叛君主,我不相信。”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说的话大言不惭,那么他实践起来就难了。”
孔子知道陈成子杀了简公,于是沐浴之后先去朝见鲁哀公,告诉哀公说:“陈成的儿子杀掉了他的国君,请出兵讨伐他吧。”哀公说:“你去跟三位大臣说吧。”孔子退出来后说:“我正是因为曾经做过大夫,才不敢不来报告,国君却说‘去告诉那三位大臣’!”孔子去向三位大臣报告,他们不肯出兵。孔子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报告,国君却说‘告诉那三位大臣’!”
子路问怎样事奉国君。孔子说:“不能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通达财利。”
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别人。”
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让使者坐下然后问他说:“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错误,但没能做到。”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这位使者真是一位好人啊!一位好人啊!”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职位应做的事。”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不超过自己的职位。”
孔子说:“君子耻于言辞浮夸,超过实际行动。”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先生是自我吹嘘吧。”
子贡议论别人。孔子说:“赐呀,你真的认为他很贤良吗?对我来说,我可没有空闲去议论别人。”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没有能力。”
孔子说:“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也不凭空猜测别人不诚实,然而却能及早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就是贤人啊!”
微生亩对孔子说:“孔丘你为什么还要如此忙碌呢?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卖弄口舌罢了!”孔子说:“不敢卖弄口舌,而是恨入骨的固执。”
孔子说:“千里马不可以凭力气架起来计算自己的价值,而应该称赞它的品质和才能。”
有一个同学问他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你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吗!”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怨恨天,不责怪人,学习普通文化知识上有道德修养而上达。了解我的只有上天吧!”
公伯寮向季孙控诉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孔子,说:“先生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还能让公伯寮的尸体陈放在市场示众。”孔子说:“真理的流行也好,与否也好,这是命运。公伯寮是不能决定的啊!”
孔子说:“贤能的人退避出世,次一等的逃避世俗的环境,次一等的回避别人的羞辱,次一等的则是口头回避。”孔子说:“这样退避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说:“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知道做不到却还要做的人吗?”
孔子在卫国时,一次正在击磬,有一个人担着草筐从孔子家里走过,说:“真是有心啊,打击磬石至于出了声和谐音。”过了一会儿又说:“真可鄙啊,击磬的声音硁硁。没有谁了解自己,就只这样罢了。纠正错误的人身前的行为就要连缀高雅的曲声,那么曲声就太华丽了;纠正错误的人身前的行为就要连缀鄙俗的曲声,那么曲声就显得太鄙俗了。您不如从从容容地做事,容不得与生俱来的成分。”孔子说:“你真是痛快啊!弟子们,你们要记下他的话,离开卫国后你们都向他学习,但他狂放不羁,难以同他学啊。”
子张说:“《尚书》上说,‘殷高宗守孝期间,三年不发表意见。’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何必只有殷高宗呢?古人都是这样。君王死了,百官群臣都要各安其位以听命于宰相三年。”
孔子说:“国君如果喜好礼制,百姓就容易治理了。”
阙党的一个童子给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说:“他是进步了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正位上,和年龄大的人在一起并行。他不是要求进步的人,而是想尽快达到要求、超过别人的人。”阙党的一个童子给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说:“他是进步了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正位上,和年龄大的人在一起并行。他不是要求进步的人,而是想尽快达到要求、超过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