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治疗坐骨神经痛有特效 皂角刺性味辛温,入肝、胃经。功效:消肿排脓,搜风拔毒
皂角刺治疗坐骨神经痛有特效
皂角刺性味辛温,入肝、胃经。功效:消肿排脓,搜风拔毒。坐骨神经痛系一综合征,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多由风寒湿邪外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笔者临床以皂角刺为君,根据不同证型,适当配伍,治疗坐骨神经痛,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沿坐骨神经通路出现游走性疼痛,遇寒加重,得暖则减,舌苔薄白,脉浮紧等症。
方用:皂角刺,独活、防风、威灵仙、附子,水煎服。
二、出现疼痛沉重,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缓等症。
方用皂角刺,苍术、薏苡仁,防己,牛膝,水煎服。
三、出现寒痛,形寒肢冷,遇劳加重,腰膝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方用:皂角刺,巴戟天、五加皮,淫羊藿、川断,水煎服。
四、出现刺痛,舌质暗红,脉沉涩等症。
方用:皂角刺,川芎、牛膝,桃仁、当归各,水煎服。
病例:夏女士42岁。在田间劳动,突感左侧腰臀部沿坐骨神经通路有触电样疼痛,直至足跟,呈持续性钝痛并阵发性的加剧,经当地医生治疗后,疼痛缓解,但不能下床,。上述症状仍在,伴见遇冷痛甚得暖痛缓,舌苔薄白,脉浮紧。
中医辨证为“风寒外袭,经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坐骨神经痛)。
处方:皂角刺,独活、防风、威灵仙、附子各,水煎服。
服药3剂,疼痛大减,可下床缓行,继服上方6剂,疼痛消失,恢复正常,临床随访2年,再未发作。
体会
1、皂角刺辛温无毒,具有搜风,拔毒,消肿,排脓之功,历代医家多用治痈肿、疮毒、厉风等。笔者用皂角刺搜风通络止痛,治疗坐骨神经痛20余例,均获全功。
2、皂角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用量要大,一般在30~50克之间,而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3、皂角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疼痛剧烈者,止痛效果迅速,对坐骨神经干炎止痛效佳,对坐骨神经根炎止痛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