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主义运动(1)-迈向写实的准备

剧画的风格
电视动画出现之始至70年代,电视动画被称为漫画映画、甚至直接叫漫画(TV漫画)。
主要因为其内容大多来自漫画改编,重视在角色的造型还原漫画的风格。因此,日式动画形成并非注重动作的描绘,而是重视角色、展示独特的世界观、活用摄影和演出技巧的特征。
在龙之子的科学小飞侠里,角色的眼内、鼻孔等处的细节,反映了动画重演了漫画界的革新——漫画追求现实主义的运动——剧画风格。剧画风格在造型上放弃了以往漫画的简化、符号化和夸张,而在光影和线条上凸显写实。

剧画风格动画的转变,还只是画面的写实而非动态的写实,但它们拓展了画面的深度,让观众认识到镜头之后有一个立体空间,故事并非发生在故事版上,而是存在于有深度的故事世界。
不谈剧画漫画产生之初的社会意义,属于60年代的主流漫画希望借改漫画为剧画这一名称,表现对以往漫画的彻底改变,创造新的漫画形式。那么动画界借剧画对现实的追求,或许就有如剧画一样探索动画新形式的含义。不过,先前电影界迎来了活动写真时代到映画时代、之后动画界迎来了漫画映画到Anime的转变,剧画的革新却失败了。

从“画”到“动”
对于许多60年代出生70年代投身业界的原画师而言,尚且不提运动的方向性,能被称作方向的运动流派尚未存在:东映长篇在他们儿童时代日落西山,电视动画更不如说是电视漫画,他们心目中的动画尚未诞生。
“心目中的动画”?它是什么、追求什么方向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必须是新的,新一代创造的,与以往的风格拉开差距的,属于“我们的时代”的动画。所以,这个时代最强音的动画,就是新动画的代表,负有革新动画界的使命。
78年Animage创刊标志着新一代已经准备好登上舞台了。轰动时代的是大和号和银河铁道999两部作品。从此动画爱好者有了新的阵地:如同00时代中国的追崇日式动画的爱好者不称“动画片”而称“动漫”;70年代末的日本年轻观众将以往的“电视漫画”推到一旁,称新的动画为“Anime”。
来自制作现场的方方面面制作信息传遍了观众,单看在作画这一块,动画史上最有名的动画师——金田伊功走进了大众视野。
众多原画的作画启蒙——初次意识到动画画面后有画师存在就是在999、大和号,比如森本晃司、山下将仁、大平晋也、桥本晋治。
在那之后,金田伊功的名字就是一个卖点,可以放在制作信息的重点作为宣传。作为原画的金田始终是特约工作,它就像一个充满魅力的游击队员,走到哪里就把观众们的注意吸引到哪里,在80年代风靡一时。

金田在幻魔大战的职位是スペシャルアニメーション(特殊动画制作)
金田伊功的影响,尽管仍是画面优先,还是让人们认识到了动画应该通过运动展现魅力。
金田指出了一个方向。仔细判别,就是一些线条和几个圆,金田就在银河铁道999里演绎了前所未有的爆炸和其他组织性的特效运动,不是东映式的、也不是迪士尼式的,前卫但令人舒适;而金田的运动,几乎没有运动形变和预备动作,甚至是一个姿势跳到下一个姿势。
银河铁道999之前,金田的表现理论早在大空魔龙(76)和赞波3(77)完成。在电视动画极端消减张数的条件下,金田创造了特有的运动表现形式,爆炸和运动轻快毫不呆滞。在更充足的剧场版预算下,金田重复运用了这种基于低张数的的运动节奏。

可以说,在大空魔龙和赞波3之后,金田坚持实践这种极端张数下受限的风格,形成了金田流表现主义并大获成功,影响了80年代的商业动画创作。


金田流运动的来源,是有限动画运动的发展及其实践。
一拍三甚至更低帧率(低信息量)的运动,一条源流早在东映众仙人的时代,宇都宫理最崇敬的有限风格运动先驱月冈贞夫;另一条是金田曾在的试验场——前东映出身者加入的A pro。
A pro在70年代的短短几年内实践了角色更加变形,但运动却讲究写实的动画。比如金田大量参与的根性青蛙(72)、东映大塚康生一脉的魔投手(73)、大获成功的刚巴的冒险(75)。
有限动画的出现和风格的发展出于对完全动画里捕捉生动这一理念的颠覆和对美术符号化或抽象化的审美需求。再往前的故事-金田伊功本人以及之前的有限动画的发生发展可以参考马小褂老师,对60年代以前的动画史和美国动画史有很多论述。那并不是这一系列的主题,但有限主义在宇都宫理时期的再次复兴,我会在之后提及。
金田流运动的独有韵律不是光靠绘制帅气姿态展现的画面魅力,人们都好奇这些姿态衔接如何带给人轻快洒脱的动态感,而不是突兀割裂感、或黏土或其他材质运动时的冻结感。其中的奥秘,包括中间张和律表节奏的调度。
如果3d动画运动不足就会有割裂感,静止场景更会让人产生冻结感,但同样在eva的静止镜头就不会让人感觉时间停滞了。至于其他材质,关了声音看看阿凡提就知道了。
曾经森本晃司在幻魔大战的现场看到金田桌上的一卡袋原画。那是幻魔大战中的标志:一个金田龙张嘴喷火的场景。森本发现只有六七张原画,吃惊于如此之少,但要求了24或是34张中间张,而且律表中插入原画的顺序也是打乱的,列如:1,2,3,2,5,3,4...正常人难以从这样的原画和律表中想象金田所考虑的成片是怎样的。金田对时间轴和原画的利用简直是魔法。

进入新的80年代,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制作电视动画的画师手中有了新的方法论-那就是在整个70年代多次实践的金田运动,使原画师在有限的张数和宽松的规制下,在电视动画中实践更多运动上的表现。
而领悟到运动魅力的观众们,在80年代将注意力转移到运动上。当时处于金田光芒的之下的实践其他运动理论的原画,也逐渐崛起,并且如今同样得到高度评价,比如友永和秀和宫崎骏的TAF体系,还有注重绵密作画启用大量张数的中村孝和川尻善昭。

其中,川尻善昭和宫崎很早在A pro的实践后,逐步养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和运动理论。
宫崎的作品就如同出自一个原画师之手的长篇作品,就算是一部不落参与了宫崎剧场的金田伊功,在风之谷之后个人色彩也非常不明显。

川尻则是虫pro/Madhouse体系,在画面和运动中体现自己的美学世界观,受川尻影响的森本晃司(后期)、梅津泰臣、小池健,他们运动的细节是精美绝伦的,但他们并不以实现现实感的运动为目标,而是通过其画面表现实现自己独特的色彩。与其说川尻系的运动是写实,不如说是在追求他们理想中美的运动。

最后,写实主义和超写实主义的先驱,中村孝站在了承上启下的位置。他不但影响了现实主义原画井上俊之、森本晃司、宇都宫理、冲浦启之,之后新写实主义的原画大平晋也、桥本晋治、矶光雄、田边修、大塚伸治、西尾铁也、中村丰都可以追溯至此。
我将以极大的热情介绍下一部分——中村孝与森本晃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