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飞秒、半飞秒、全激光,福州眼科医院教你这样选
世界上还有那么一件事使我们的生活值得苟且,那就是“眼见为实”的真。当你见过了青海的晨光,汇入过古镇的夜,你一定不会忘记置身其中的浪漫。
可当近视悄悄找上你的时候,与这份“真实”之间,到底是要隔上一层雾蒙蒙的“马赛克”。虽然戴上眼镜是解决它的办法之一,可给你的体验也会造成相应的减分与不便。
福州眼科医院有幸遇到这么一位近视文艺青年,对于他的故事,小编的内心写满了崇拜。当他到院时,述说了自己的两件无奈,其一是近视与眼镜给他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其二,就是当了解完近视手术后,自己陷入了术种选择上的迷茫。
之后,在术前检查确认他的眼部条件适合手术的情况下,屈光科李瑞霞主任给予了他最全面的讲解与建议。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近视手术,到底该怎么选。
近视激光手术的两大法宝:准分子激光、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是一种超紫外光,波长短、穿透力弱,所以仅能对角膜表面进行切削,是谓“点到为止”。
飞秒激光是一种超短脉冲红外光,可以穿越透明角膜组织而不被吸收,因此可以聚焦于角膜任意深度作任意形状的切削,可谓“隔山打牛”。
近视激光手术正是利用这两大法宝对角膜进行精细切削,帮助患者提高视力。
近视激光手术的三种主要类型
全飞秒和半飞秒同样都是飞秒,别看只差一个字,但本质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一、半飞秒
半飞秒手术学名叫做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手术。
术中,首先使用飞秒激光制作一个长约20毫米的切口(角膜瓣),翻开角膜瓣后,使用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基质,最后将角膜瓣贴合复位。
简言之,半飞秒手术中,飞秒激光用于制作角膜瓣,准分子激光用于切薄角膜。
由于半飞秒手术需要在角膜上制瓣,在体能训练或剧烈运动时,会存在一定几率角膜瓣移位的风险,因此半飞秒手术不是军人、警察、运动员等群体的首选。但一些角膜形态不规则、近视或散光度数相对偏高的患者可选择半飞秒手术。
此外,由于切口会切断更多的角膜神经,术后干眼的发生率较全飞秒手术而言要高出许多。
二、全飞秒
顾名思义,全飞秒手术全程只使用飞秒激光来完成。术中,首先使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内制作一片角膜基质透镜,再通过一个2毫米的微切口将透镜取出。
与半飞秒相比,全飞秒手术无需制作角膜瓣,更加微创,更加安全,术后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较半飞秒更好,不会因为外力的揉搓或撞击发生切口移位,因此是最适合军人、警察、运动员等群体的手术方式。
由于切口小,切断的角膜神经较少,全飞秒术后干眼的发生率极低。
三、表层手术
表层手术分为准分子激光手术(LASEK)、全激光角膜表层手术(trans-PRK)、全激光手术(Smart),这类手术从角膜表层向下切削,因此比较适合角膜较薄的中低度近视患者。
由于手术创面大,术后眼部疼痛会持续3~4天,2~3周视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术后需要持续使用激素类眼药水4~6个月,以抑制角膜雾浊(Haze)的发生,期间少数患者可能发生眼压升高。
术后半年内,患者需要每月规律复查一次,但是,瘢痕体质者不能接受表面切削这类手术。
以上三种手术,术中需要切削的厚度与近视和散光度数相关。近视、散光度数越高,需要切削的角膜厚度就越厚。然而,角膜不能无限度切削,安全起见,术后剩余的角膜厚度有严格要求。少数患者由于角膜过薄或形态异常,不能接受激光手术,因此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全面检查。
三种手术如何选择?
1.角膜厚度充足、角膜形态正常并且近视度数在1000度以内的近视患者,建议首选全飞秒手术。
2.半飞秒手术在角膜充足眼部情况满足手术的情况下,适合近视度数在1200度以内的近视患者。
3.角膜厚度较薄,不能接受飞秒手术的中低度近视患者,可以选择表面切削手术。
推荐指数
全飞秒:☆☆☆☆☆
半飞秒:☆☆☆☆
表层手术:☆
最后,在李瑞霞主任细致的讲解下,这位近视文艺青年选择了全飞秒近视激光手术。因为他爱跑爱动更爱闹的性子,全飞秒确实是最适合他的手术方式。
如今,这位文艺青年已经成功摘掉了眼镜,双眼视力也恢复到了1.2。对于他即将踏上的旅程,他的眼睛与相机捕捉下来的画面,何尝不是小编想要切身体会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