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孙小迪主任:哪些迹象表示孩子语言发育出问题?妈妈要留意了

2023-06-01 16:46 作者:天佑儿童健康  | 我要投稿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语言康复中心孙小迪介绍,语言是人类表达思维、交流信息的工具。儿童出生后从不会说话到正常交流,语言也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一般孩子们通过早期学习语言,再运用语言来学习,因此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入学后发生阅读和书写困难的风险会增加,这些问题通常会持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

但语言发育也有个体差异化,有些孩子学习得慢一点,有些快一点,只要是在正常范围内,家长不必太担心。那么孩子各个阶段的语言发育有什么特点?哪些行为需要警惕语言发育问题?家长可以做什么?希望今天的内容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

语言就是指说话吗?

很多人可能认为语言发育指的就是说话能力的发展,其实并不完全对。除了说话,语言的定义如下:

1)言语:即生成语音的能力,比如孩子发出“咿呀咿呀”的声音;

2)感受性语言:也就是能理解、能听懂别人语言的能力,比如叫孩子的名字时他会有所反应;

3)表达性语言:也就是能说出来的、能使用的语言,比如孩子说,“我要苹果”;

4)姿势沟通:通过手势动作、点头摇头、面部表情、眼神接触等非语言沟通的技能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

对应着以上的语言定义,婴幼儿各阶段语言发育特点如下:

哪些迹象提示孩子的语言发育亮红灯?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既遵循一定的发育规律,又体现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用固定的、统一的发育标准评估孩子是否正常并不客观。

临床上,常用发育危险信号来初步筛查孩子的发育正常与否。

一般而言,如果90%的正常发育儿童都获得了某种技能(如,12个月时会称呼“妈妈”“爸爸”),但患儿在该年龄时还不会,则需要引起重视。

家长如何帮助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

很多人可能认为语言发育指的就是说话能力的发展,其实并不完全对。除了说话,语言的定义如下:

1)对孩子大声朗读,增加语言的量和多样性

2)和孩子分享图书,让孩子接触到更多高级词汇

3)进行简短对话式阅读

家长提示孩子说出图书中的内容,并补充和扩展孩子的回答。比如,家长指着图片问,“这是什么?”,孩子回答,“草。”家长补充道,“这确实是一种草,它的名字叫芦苇。”

4)叙述日常活动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大声说话,解释并评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用一种句子简短,发音清晰,音调高亢,语气夸张的交流方式,在各种情境下反复使用新单词,如,“现在我要洗碗了,我会先洗你的碗。”“现在我要吃饭了,我会先吃胡萝卜。”

5)在孩子已掌握的语言上做延伸和扩展

比如孩子说“我要吃西瓜”,家长可以说“好,我们一起切西瓜”、“西瓜好甜”、“吃完西瓜真解渴”等等。

6)限制或减少儿童接触电子产品和电子玩具的时间

电子产品会降低孩子语言表达的意愿和与人有效交流的时间。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2岁以下儿童不应该接触任何电子产品,2-4岁儿童每天看电子产品时间不超过1小时。

7)提问题,让孩子通过描述性语言做选择

比如从问“你吃不吃”改为“你吃苹果还是饼干?”

8)说话时配以肢体动作

肢体动作是语言的有力补充,既能示范姿势沟通,又能帮助孩子理解语言。

语言学习依赖于高质量的互动,对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希望所有小孩,在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干预下,最终都能变得“伶牙俐齿”、“能言善道”!

[部分图文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孙小迪主任:哪些迹象表示孩子语言发育出问题?妈妈要留意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