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书笔记

2020-05-01 08:37 作者:我命我掌控  | 我要投稿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罗伯特·M·波西格).mobi

重庆出版社

非原创未许可暂用

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而想去做别的事。

//求快的原因


这些都是达到内心宁静的方法。

//忘了摘抄这些方法, 反正这本书里有.


将两者融合为一。体会和工作融为一体的感觉.


内心的宁静有三种<等级>: 生理上的宁静, 精神上的宁静, 价值方面的宁静.

//说的是等级, 还不是种类


内心的宁静和钓鱼有些类似,有的时候只要放下手中的工作,然后保持五分钟的安宁就够了。

//什么都不做, 只是静静的等鱼上钩, 做其他的反而坏了事情.


这就是关心的真正意义--对自己手中的工作产生认同感。便可使别人从中看到做事人内心的宁静。

//关心的作用


如果想要改造世界,就要先从一个人的心灵、头脑和手开始改造,然后由它们向外发展。

有的人可以谈论如何改变人类的命运,我却只想讨论如何维修一部摩托车,我认为我必须说的这些更具有长远的价值。

//有的人改造世界, 好像改变河流的方向与流向, 颠覆河流的样子.有些人则是让河流更加清澈流畅. --佚名


他不知道的外界环境使他焦躁不安。


想要探测别人的内心只会扭曲你的观察所得。


一个具有进取心的人,不会闲散得无事可做,在一旁忧心忡忡地焦虑。


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安静当中,真正看见、听见、感受到真实的宇宙,而不是一些八股的思想,他必然会充满了进取心。



钓鱼钓过好长一段时间的人,身上往往会有这种特质。钓鱼回来的人通常充满了热忱,有力量去面对几个礼拜前他已经厌恶至极的事物。


如果你还没有足够的热忱,你最好收拾起工具,暂时放在一边,因为它们不会对你有任何帮助。


如果你自视甚高,那么你观察新事物的能力就会降低。


如果你认识很多技术人员,我想你会同意我的观点,他们往往相当谦虚而且安静…

如果你一时无法谦虚下来,有一个方法,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装出这种态度。

因为如果你刻意地假设自己表现得不够好,那么一旦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你的进取心反而会提升。

你会继续这样做,一直到事实证明你的假设是错误的。

//假装谦虚的原理

//许多成就高的人最喜欢说:我从未想过会这样……

//不能全力以赴,不然看到自己的成绩微不足道后,挫伤进取心。



如果你确知做什么事都做不对,那么你就会很害怕。就是这个因素往往让你迟迟不敢动手,而<不是懒惰>。

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就会不断给自己各种打击。

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我想你应该把自己的焦虑写下来,然后参考各种书报杂志。

因为你有焦虑为动力,所以会很努力地研究。你愈研究就会愈平静。

//把焦虑转换为动力的方法


你要记得,你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而不仅仅只是把机器修好而已。

//登上山顶不是去看有没有草莓.


我自己医治枯燥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

在你觉得枯燥的时候非常容易睡着。

一旦休息够了之后,就很难再觉得枯燥了。

而枯燥提醒你去注意这些问题--在你开始修理车子之前,先解决它们。

//解决枯燥问题的方法


要想使上油、换油、调整的工作不再那么枯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们变成一种仪式。


烦躁和枯燥颇为接近,但是它的原因是:低估工作所需要的时间。而摒除烦躁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工作的时间。

//烦躁不同于枯燥

//解决烦躁问题的方法


以上所说的就是价值方面的陷阱。或许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一发现陷阱就停下来,仔细研究,然后再去进行手中的工作。

//学习的方法


电脑就是根据零和一这两个数字来储存所有的知识。


有人问禅宗的修行者,狗是否具有佛性。他的回答就是无。意思就是,回答 '有' 或是 '没有',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佛性超越了有或没有的问题。

'有' 另外一种运算方式,那就是把电力关掉的时候,电路系统会呈现"无"的状态。


这个陷阱最让人沮丧的就是工具不足。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泄气了。所以要尽可能买好的工具。你永远不会后悔的。

除了不好用的工具之外,恶劣的环境也是一种陷阱。

如果你看到没有这种感觉的人在修理车子,你一定会像那辆车子一样痛苦。

//哈哈哈


你想知道怎样画一张完美的画吗?很简单,你先让自己变得完美,然后再顺其自然地画出来,这就是所有专家的方式。


我指出这些陷阱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提供一个人活得正当的秘诀。

所以你要面对的真正的机器是你自己。


怀特海曾经说过:"所有的哲学都只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


如果不让他明白过去发生的事,对他弊多于利。


我记得小时候在床上跳可以缓解不少压力。

//挨了不少训


柯勒律治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不是柏拉图的信徒,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信徒。"


如果一个人对正确行为的认识每天都在改变,或许我们可以敬佩他头脑灵活,但是他的道德却值得怀疑。


梭罗曾经说过:"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有所获得。"


斐德洛认为,往往我们对别人指责最严苛之处,就是我们最害怕自己的地方。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书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