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这一年:献给吴老师,献给我们的三人行

写在前面:文章比较长,共一万五千余字。扯东扯西的废话有点多,同时有些部分我不知道讲出来会不会不合适,若有不妥请勿见怪,原谅我情商比较低。如果你有耐心读完它,那么———我由衷地感谢。
尽管有些旧事已经过去,已经提了无数次,我想也不必再多赘述,但鉴于实在不知如何开头,还是将故事从头讲起罢!
————————-——————
忘不了去年的这段时间,学习之余,我满脑子都在想她。她调去隔壁五班之后,我才意识到我有多么喜欢她。她不只是一名历史老师,也是腹有诗书的才女,更是身边的一股清流。她调走了,是我们的遗憾。遇到吴老师这样的好老师,却只有匆匆一学期的相处,我失落,我不平,我叹惋,我无可奈何。
朋友Coco在五班,她曾问我对换老师是否在意。我刚开始并没有承认,但越是嘴硬,我越是意识到自己真的很在乎这件事。有好些天,我几乎能用失魂落魄地形容自己,一不留神,脑海里就会冒出昔日吴老师给我们上课时的形影,引得又“悲从中来”。
那段日子里,我也问过自己,何必要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呢?她只是过去教过你的一名老师,你不了解她,她不晓得你。你将她挂在心上,无非也只是自作多情。若是从此不再见,自就容易淡忘了。但她偏偏常要来四楼上课,每次都从我们的教室门口一晃而过,偶尔也会不经意地往里头瞧一眼。在走廊上遇着她也是时常的事,不过是叫一声“老师好”,我却次次紧张地心怦怦直跳,从看到她向我走来,一直到她翩然而过后,心潮才渐渐平息。她不太搭理问好的同学,不过我并不在乎。能常常看到她,我已经高兴得飞起了。
吴老师与六班算是无缘了,Coco倒与她结了缘。 Coco常去办公室提问,慢慢地与老师也就熟了。放学路上,我总与Coco叨磕些关于吴老师的事,诸如她今天上课讲的什么、你与她聊了些什么、她今天衣服怎样搭的……后来吴老师发文章的公众号,也是Coco告诉我的。
吴老师的文章中尽管写的多是生活琐碎,但清新自然的文风令人惊叹。连续看了半个多月,了解了老师的生活日常,才知道在这喧嚣尘世中,还能有尽情做自己、美美过日子的人,不为世俗乱杂所困,能做到随遇而安,实在太难得。通过这些文字,她虽仍不知道我,但我却已开始认识她了。
————————————
我与她真正相识,要从一份剪报说起。只不过是一项语文作业,我用了她的文章。语文周老师真是有心人,将它转到朋友圈,她看到了。数日后我在楼梯上遇见她,她叫住我,从办公室拿来两份剪报,她亲手做的。“还有什么事,可以来找我。”我手上拿着两本剪报,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像做梦似的。也是那天放学后, Coco带我去看了操场长廊上的木香花。2021年4月9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去找她吧,勇敢一点。我拉着Coco,小心地走进办公室,走到她桌前,局促拘谨地像是去挨骂的。我伸出一只手,将一个U盘递过去:“老师,这个送您。”我顿时感觉自己连讲话都不会了。看到老师怔了怔,我才想起来要解释:这些是我喜欢的歌,有些是我自己唱的;还有我写的小说,插画是Coco画的。我们很快从办公室出来了,我都不记得刚刚发生了什么,又是恍恍惚惚的。我一向以为她是那种高冷寡言的老师,恐怕不好接近,岂知她待人非常亲切,内心是这样温暖。
五月,她写了一篇《不一样的烟火》,主角是Coco,那个画画高手兼“小生物学家”。我的歌和小说,也算是“不一样的烟火”中的一缕吧!不过见她如此欣赏Coco,我当时还有点酸。那天我发了一篇四千余字的朋友圈,一次历史月考前,我将它打印成一卷,送给吴老师去了。放学时我碰见她,她说她看完了,问能否写到自己的文章里,我自是欣然答允。
五月底某节课下课,我看见Coco的人影在走廊里晃过,我知道刚才是他们班的历史课,便跟了过去。Coco在问吴老师问题,吴老师帮她解答之后,对我道:“明天写你的那篇文章~”我们仨又聊了几句,最后吴老师问我们有没有微信。哦天哪,吴老师问我要微信哎!!!太高兴了。
直到六一节,老师将文章发出来,我才知道,我写的“长卷”真正打动了人心。记得当天老师与我说话时,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其实只要她看了我的这些话,感受到我的真心,就足以让我欢喜一阵子了,何况是写一篇文章。六一那天,我满怀期待地打开“节日礼物”,仔细地读完,受宠若惊。但我没有跳起来转圈圈,只是静静地将它读了一遍又一遍。这是我从小到大收到的儿童节礼物中最珍贵的那一份,相信对于Coco来说也是如此。
“那个随时随地随拍随记、观察虫鸟消息的小姑娘,已经开始研究《缤纷的生命》了。而喜欢唱歌的姑娘更倾向于用文字来表达自己。我觉得,她很像小时候的我;可是,她比我优秀多了。”事实上我可能没有那么优秀,但能得到喜欢的老师由衷的赞赏,我自豪之余还有无限的感动。我不曾想到,我全凭一时之情写就的一封“情书”,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严密的逻辑,没有任何文学技巧,没有刻意的注重表达,竟能令人感动落泪。
“好老师,的确需要被鼓励;像你们这样的好学生,我更会发自内心地欣赏并呵护。学习,从来不是书本上那些对考试和分数有用的东西,而是拥有懂得体贴能够包容万物的柔软的心灵。当一个大写的‘人’能够顶天立地了,其余便都是细枝末节了。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写给特别的你们,当作‘别致’的节日的祝福吧——在喜欢和执着的路上,坚持做与众不同的自己。共勉。”老师的这段话,一直深深印在我心里。
对于我长篇的表白,吴老师称其为“情书”。Coco想必也看了这份给我们的节日礼物,她调侃着称我为“给老师写情书的变态”。嗯,写一篇几千字的文章给人家看,是挺变态的。但我乐意。文字对我来说是最好的表达出口(至少比说话好多了),或许对于吴老师来说也是同样的。
那段时间我有一丝莫名的懊恼,我想我当初应该措辞优美些,注重点文学性,让文笔可以充分展现,也不至于让废话过多。于是我仔细将“情书”修改了一番,刻意避免口语化,将学语文写作文的方法稍加运用,又发给了吴老师。现在特别后悔,为什么要把一封好好的“情书”当作文改。仔细品味修改前后,只觉原来的大白话直截了当,感情尽显于文字之间,纵是大白话又何妨呢?改完之后,倒丢了些许真情。
————————————
似乎就是从五、六月开始,我发现我在偶遇到吴老师的时候,心不再会那么猛烈的跳动了。这或许是因为接触了一段时间,比较熟了罢。其实我蛮怀念那种感觉的,但再也找不回来了。我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喜欢吴老师。喜欢和倾慕是肯定有的,但刚开始为什么会到那种狂热粉丝的程度,很难解释。毕竟当时我一点都不了解她,她教我们的时候,我也没有喜欢她到那种程度。可能是调走得太突然,瞬间的打击比较大。很难解释。可现在熟悉了,情感反而淡了许多,也可能是我学会了控制情绪。虽然刚开始那种强烈的感觉没有了,但我还是深刻地体会到了失而复得的快乐与珍贵。
珍贵呀,真情是最珍贵的。吴老师家的白兰花开得好,开花的那些日子里,文章中十有八九会出现它们。有一天上语文课,看见周老师身上挂着一朵白兰花,那一定是吴老师送的罢!不久,Coco拿着一个塑料袋来找我,里面是两朵白兰花,吴老师送给我们的。香气扑鼻,放了数日也不消去,我将它在书桌上摆了三四天,直到它实在快烂了,才被奶奶丢掉。后来某次去美罗城看电影,大门口有个卖白兰花挂饰的老奶奶,篮子里的花各种形状都有,花里胡哨的。买了要付钱时,才知道贵得离谱。我不禁又想到吴老师送的白兰花来了,老师送的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珍贵。
————————————
那学期期末考后,我们加了微信。老师给我发了两个可可爱爱的表情包,我还挺震惊的:老师在网上这么活泼的嘛?与我印象中的“人设”反差有点大呀……刚开始还不太习惯,和她聊多了就理解了。就像一般时候,别人给我贴的标签都是“沉默寡言”“走文艺路线”的那种,但在家里或和Coco聊天的时候,偶尔也会疯疯癫癫、傻不拉几的。至于吴老师呢,虽然她生活中一直都挺风趣的,但在网络上聊天和面对面交流的风格还是有些迥异,与是否熟识并没有太多必然的联系,只是下意识的不同罢了。我想,一个人总会有两三个不同的形象,至少吧。一是大多数时间,处在大环境下,自有一副待人处事的方式;二是在最放松的情况下,譬如与家人、密友相处时,又是另一副面孔;三是独处时间,你在想什么,只有自己明白。
讲了这么些,再回到主线上来吧。刚刚讲到加微信那天晚上,我与吴老师开始“尬聊”,后来不知怎么,就开始比谁的书柜大了……挺迷惑的。突然感觉自己真不会聊天哈哈。现实中其实更容易尴尬,尤其是“额……”了老半天,还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在网上回复别人,好歹可以仔细想一会儿;实在想不出来怎么回,玩消失也不是不行。但面对面交流是真的难,一冷场就尴尬了。所以,像我这种不太会说话的人呢,平时还是尽量保持沉默好了。因为哪怕几经思索,事先想好的词,说出来味道也变了,反倒更尴尬。就像我去送“情书”,不知道要说什么,事先准备好了理由才去找老师,结果想好的话说出来感觉奇奇怪怪的,被老师轻松识破哈哈哈……我去老师办公室往往要拉上Coco,也是怕尴尬的缘故。尽管她也不太会讲话,有些时候甚至比我更不会讲话,但至少她话比我多,性格也比较外向,可以缓解一下气氛嘻嘻。
三个人聊天还是很欢乐的。上学期期中考前,中午放学,咱们仨刚好同路走。出校门时,吴老师笑着说:一天中最快乐的事——放学、下班了!(哈哈哈谁喜欢上班呢。)曾经,也是在放学路上,我看着吴老师走在我前头,只敢悄悄跟在后面,慢慢地走,不敢穿到她前面去,更不敢走上去叫她,只能看着她走向与我家不同方向的岔路,消失在梧桐树影间。可如今我却能与她并排走了,还能一起谈笑风生……曾经,在那个冬天,我提着一袋水仙花,在三楼的走廊上踌躇了半晌,终究没有去送给她;这个冬天,我却能从容地走进办公室,将那个袋子大大方方地递到她手上了。缘分啊,真是奇妙。
有些时候,要因为一些别的事走进那个办公室,譬如交数学订正之类。说实在的,我除了有事去找吴老师之外,总是在避免进去,尤其是吴老师在那里的时候,见到面打完招呼又没话要讲,那感觉老尴尬了。但陪Coco进去倒无妨。有一次上体育课前,我陪Coco顺便去交数学订正。吴老师在里面,伏在案上睡觉呢。我们俩便悄咪咪地出去了。从老师的博客上,我大概知道她近来在帮某个亲戚带孩子。这可是苦差事,尤其是辅导初中生做数学题,感觉就不是给人干的事儿啊……但碍于情面,无论是谁,还不是得勉强自己。我当时就挺感慨,找吴老师帮忙带小孩,也太“浪费”了吧!!!吴老师的休闲时间应当用来做什么?阅读啊、写作啊、看看花啊、喝喝茶啊……我想她偏向于为自己而活。原本独处的时间,现在用来辅导人家做数学题,就挺不值的,甚至连睡眠时间都缩水了。做个人难啊,好心疼。
————————————
突然发现上面这个话题接不下去了(捂脸)……
那就转转画风,且来讲些有意思的事罢!
在我的日记中,有详细记载如下:某次大课间,数学老师找了一批同学到办公室去,排队给他看卷子。我混在一群人当中,也走进了办公室。吴老师正在电脑前专心致志地写文章,并未看到我。我就排在数学老师桌子后面的队伍里。少顷,吴老师看见了我,问我来做什么。我如实回答,然后便继续过去排队。过了一会儿,H和Z同学拿着卷子站在办公室门口(吴老师桌边),开始激烈地讨论某道拓展题。吴老师抬头嗔道:哎呀,到外面去讨论,别在这影响我。那俩人便不吵吵了。吴老师继续写文章,岂知H和Z站在她身后,探着脑袋,一直盯着她的电脑看。又过了一会儿,吴老师转过头,发现他俩在看呢,又笑嗔道:“别看,走开!”她顿了顿,“我在写今天的‘功课’,还没写完呢。每天要写一篇文章,不写就难受~”H和Z齐声说道:“哇,好强大的魂力!”老师稍微一怔,转过来问我们:“这是什么意思啊?”就是很厉害的意思。“你们看了啊?我还没写完呢,走走走,别打扰我创作……”很少在学校看到吴老师这么cute哎,传说中的反差萌吗(嘻嘻)
————————————
既然说到反差萌,那就展开说说吧。(这是一年来我在吴老师身上新发现的最大的特点嘻嘻)
先前提到过表情包。有时吴老师用的表情包会震惊到我,真的有点好笑哈哈哈……



我的天哪越看越可爱。
再者就是文字方面。
首先是关于白兰花的一段:
“应该提早将花朵串好棉线,方便挂在饰物上,或者勾在有纽扣的衬衫上。那还有个更好的办法呀,直接塞在鼻孔里。”
塞在鼻孔里???震惊我一辈子。Coco后来还去问吴老师是不是真的把花塞鼻孔里了哈哈,当然不至于。
还有一句挺好玩的:“在夏夜的晚风里舞动并不协调的腰肢,偶尔还大声唱着跑调的歌。”有画面感了。我分享给Coco看,她还专门为此精心制作了动图哈哈哈,这里就不放了(某些时候感觉我们俩像黑粉头子似的……)
1月19日的诗我超级喜欢,是今年这么多文章中我最爱的,我觉得我此处应该放个链接,因为全篇我都好喜欢。下面摘录一(大)部分:
“你得罪我了,一共有三件事。
(一脸懵)哪三件事?
第一件事,第二件事,还有第三件事。/
明天,可以不用那么早上班了吧?
时间都是自己的,更荒废不得。
闹铃响起,我似乎比以往的冲鸭更有热情。/
文字是导管,快乐流过,悲伤流过。
每天,都要使导管畅通,所以才要写字啊,
只读书还不够疏通自己。”
【再来一段】
“不要被周围的庸俗消磨掉你的涵养。
时常清醒地在庸俗的漩涡里公转,
偶尔也迷惘地自转一阵子。/
最近新看到一个词:上岸。
问题是,哪里是水,哪里是岸,
无非是一个接一个的虚幻。”
【最后一段】
“办公室窗外的大树落光了叶子。
小松鼠在树上自由行走,
一只鹊鸲追在后面,啄松鼠的屁股。/
鸟声啁啾,耳朵里住进一个山林。
我能清楚地分出野斑鸠和鹊鸲的叫声。
麻雀叽喳惹人厌。自家鸽子的咕咕声,那是谁、在发情呢。/
下班前,删除所有与工作有关的会话记录。
关闭工作群提醒声音。还我耳根清静。
清清白白,回家做人。”
我特别喜欢最后三段,看完心情都变可爱了嘻嘻。吴老师的可爱也通过文字得到了充分展现~~~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从吴老师的文字中,常常能感受到亲人间的温暖,生活细节隐约带着一丝甜味(有一阵子特别明显嘻嘻~)
随手举几段例子:

揉碎了夕阳!好绝的形容!(番茄炒蛋一下子高级了!)
我感觉老师一家人相处的气氛非常好哎,在老师笔下更显得温馨可爱。
————————————
日常教书的时候她也是十分可爱的,风趣的语言也让课堂氛围变得有活力了,这里分享一些有趣的内容,是当时她教我们班的时候留下的一些可爱的事(回忆杀嘻嘻……)
例如讲到四大发明时,她跟我们分享她在刊物上看到的某英语考试学生的错误答案“Star farming ”(已经成为经典笑料了嘻嘻);某男生L说女同学“外白里黄”,她笑着叫女同学们下课去揍那家伙;她跟我们分享她自己的爱好啦、生活故事什么的,我们夸她是才女,她也会推脱几句哈哈……我们给她取的外号也挺可爱的,至少我这么觉得(我不写出来了,毕竟外号这种东西不大好,不能出卖同学们嘻嘻)
当然吴老师只教了我们半年,后来她是否改变了上课风格,就得问Coco了。现在我们班的人偶尔还会提到她,大多数是在问历史考试谁批哪一题这种时候,当然也有在其他场合。反正他们还能想到吴老师,我很高兴嘻嘻。某一次地理课讲到“据说满族人脚趾和汉族人不同”,就有同学说“可以去问历史老师”;英语讲阅读讲 “she is not only a teacher but also a writer”(反正就这意思),我听见后桌小声说了一句“那不是吴老师嘛”;同样是英语阅读,讲到四大发明的时候,好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我真的特别喜欢在班级里听到这些声音。
上学期还发生了一件挺好笑的事,在这里忍不住想提一提。那是某次考试后,成绩久久未出,大课间下楼跑步途中,同学们就在预测出成绩的时间。当时队伍堵在楼梯上,T同学正在对旁边的同学说:“历史不会批得这么快的,就只有李老师和吴老师批……(很多学生私下叫老师都喜欢叫全名,不过因为考虑到不礼貌,所以此处没有按他的原话写哈)”但T讲话的时候,没有看到吴老师正挤在队伍中往上走,离他只有四个台阶的距离……T话音刚落,就看到吴老师从他身旁擦过去,一面对让道的同学说谢谢。他这才发现吴老师就在旁边,直接目瞪口呆,整个人froze 了。一旁一群同学都狂笑不止。看着T同学万分惊恐的样子,有个同学说:“应该没事,其实我感觉她是个挺大度的老师。”我很好奇吴老师到底听见了没有,反正我当时笑得很开心哈哈哈。
没有人会不喜欢吴老师,真的找不到什么理由可以不喜欢。可我不知道我们班给吴老师留下的是什么印象,我一直希望我们班相对五班而言,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能更好一点。我很爱我们的班集体,同学们都很可爱,虽然玩起来是疯了点,对于吵吵闹闹的气氛我也有一定意见,但大家至少不会勾心斗角,总体来说还是很团结的。可惜啊,就是纪律太差了,全校闻名的那种,导致我们班对外好像都是一种负面形象。我曾经试图在吴老师面前挽回一点我们班的形象,但似乎有点困难。当时Coco正好在说他们班的人卷来卷去、不听历史课的事情,我想我们班怎么说在这点上总比他们好些。但我们班太吵是个事实,而吴老师肯定注重环境的安静。她说她宁可下面的人都在睡觉,也不愿上课的时候有人吵,这样至少她可以好好讲她的课。好吧,我们班的形象已经摆烂了,我真的无能为力。
关于五班,Coco常与我讲起,说历史课他们都在写作业balabala ……反正我挺无语的,不知道吴老师对此作何感想。这里要讲讲Coco了。吴老师说她“真性情”我是再赞同不过,但这也使得她在他们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去年有人举报说要取消历史笔记那会儿,Coco气得不得了,对我控诉说,不知道哪个人筋搭错了,Ta不要学,我们还要学呢!再说吴老师脸皮算比较薄的,这种委屈怎么受得了,她肯定会郁闷的……Coco还说他们班的人听到这件事都静若无事,我真的震惊了,别说吴老师,换作我我也会怀疑人性。当我们班的同学们为了这件事在历史课上骂街、大声抗议的时候,我真的很感慨,虽然说文明班的旗子一直挂在走廊另一边,但这不影响我为我是六班人而骄傲(当然讲文明懂礼貌还是非常重要的)。
————————————
关于我们班的事情就讲这么多罢,切换主题:《尬聊这件事》
虽然我们不是经常聊天,但翻翻之前的聊天记录还是挺有意思的。Coco性子比较直,我不太会讲话,不知道吴老师和我们聊天会不会感到一丝丝无语哈哈哈……Coco聊天一般不顾虑什么的,想说什么说什么;我就比较小心,发句话都要再三思量合不合适,非常害怕给别人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往往气氛就尬住了。我们俩最明显的区别:Coco聊天人称用“你”,我聊天人称用“您”。我刚开始还挺纠结的,不知道用“你”还是“您”比较恰当。“你”感觉对长辈不太礼貌,“您”又太生疏了。我平时讲话不会注意称呼,但文字信息摆在眼前,似乎就特别醒目。最终还是用“您”用习惯了。
之后看看前面的聊天记录,常常会替人家感到尴尬……有些话是自己说的,有些话是Coco说的,事后才感觉不太对劲。举亿个例子:
老师说她在开会。Coco:“好好开会[狗头]”(好像讲得很对哈哈)
Coco去了杜甫草堂。吴老师:“我很想去成都,好好参观一下杜甫草堂。”Coco说她不感兴趣,目前看到三种新鸟……(挺真实哈)
某日我爸酿了新酒,请几个朋友来喝,我看他们喝酒的氛围很好,问吴老师要不要什么时候来小酌几杯……然后就开始聊喝酒那些事儿。Coco:“没想到老师也会喝酒”(哈哈哈喝酒怎么了)
某天晚上吴老师说她在和儿子闲聊。Coco:“我现在都不愿意和我爸聊天。”我:“我从来不敢和我爸聊天……”(我们俩是不是一肚子不合时宜嘻嘻嘻)
我找吴老师问她对我读书活动的稿子有什么建议。老师给了点建议后,建议我去找语文老师。我:“她不睬我……”然后就尬住了。过了会儿,我看气氛不太对,又问了一句:“征文活动您参加嘛?”她说她不参加。我只好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嘻嘻)。

还有一次我个人感觉很社死。大年三十除夕夜,我在同学群里快乐地抢红包,哇手气太好了,抢了三十几块,赶紧截个图与两位分享一下我的喜悦。结果尴尬了,过了很久很久,我才发现图截得太匆忙,把某位同学的dirty words 也截进去了,又撤不回来,我直接手足无措……(我不是故意损伤班级形象的哈)
当然我们更多是在分享美好,晒晒花草、美食、刚读的书、新作品之类的。有两周我神速看书,动不动就在群里“汇报”一声:我看完了《xxx》,又看完了《xxx》……(看书真的太快乐了啊)我还晒过语文作业———手残党画《诗经》。吴老师真的很厉害喽,就我这美术水平,她都能看出我画的是《蒹葭》。梦回七上某次上课时,她看着我们擦过的黑板上残留的板书痕迹,说:“是《皇帝的新装》吧?”这都能认出来,我们直接佩服得五体投地哈哈。可见吴老师在文学这块真的是“万能通”一般的。关于生物这方面,就该轮到Coco秀了。某日吴老师见到一种陌生的鸟,一张远处拍的图刚发过来,Coco秒回:戴胜。不愧是小生物学家,不得不服。
————————————
以上是几个比较快乐的part,the following part就可以开始煽情了(说着玩的,好像暂时貌似还没到哈哈~)
和吴老师相处是非常愉快的,她和我们身边的其他人不一样,她能读懂我们俩心里的感受。我想我们内在是有一定相似之处的,为什么我们俩能够得到她的欣赏,我想原因在于吴老师看出了我们身上的与众不同。《不一样的烟火》文章底下,吴老师在评论回复中写道:“如今当得起纯真二字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我要好好爱护她们。”她确实是这样做的,她对我们的关爱,我们都深深地感受到了。
艺术节闭幕式上我有演出,站在候场区四处张望时,并没有看见吴老师;但当我站到台上时,吴老师就出现在台下了。我突然想起Coco曾经和我讲的梗:“吴老师会遁地术呢(她总是很神奇地突然出现在某个地方,而方才她还不在那儿哩!)”后来我才知道,那天老师专门叫四班的学生候着我的节目,提前去办公室喊她,她是特意赶去现场看的。给我的感动不是一点点。
她对我们的关心面面俱到,学习、生活、健康、心理、休闲等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她会关照我们平时要好好休息,适当运动,不要熬夜,问我们上网课是否适应;放学去找她会问我们饿不饿,然后塞给我们两块小饼干;会在收拾书架时,问我们这本书要不要……她给我们的感动实在太多太多了,但我们不知应如何感谢她是好。
三月初,我向吴老师借了一本张爱玲的《半生缘》,之后我发消息说,我接下去想看《倾城之恋》。老师回复说“明天去图书馆借”。我先是高高兴兴地道了谢,后来一想又不太好,明明我自己可以去借,为什么还要麻烦老师呢?主要是我懒,原想着既然她家里有书,就且借来看,也省了跑图书馆的麻烦;但既然她手上暂时没这本书,那就先不急着看了,毕竟向来只有学生替老师办事的,哪有学生麻烦老师的道理呢?于是我想来想去,还是编了个借口,说手上有书要先看,跑去图书馆也太麻烦,下周一再帮我带书好了。过了会儿,吴老师回了四个字:不麻烦的。我也说不准她还要不要帮我去借书,要是我第二天去找她拿书,结果她看了我的消息因而没有去借,那可就尴尬了。所以第二天我并没有去找她。很意外的,到了中午,班主任将一本《倾城之恋》交给我,说是吴老师让她带来的。吴老师或许觉得我是忘记去找她拿书了,还特别托人家送来给我……接过书的那个瞬间我真的太感动了。当时我用一封几千字的“情书”感动了她,此后她一直对我那么好,一直那么好,真的太好了。每回都是她感动了我,我却似乎再未为她做过什么……我心中忽然生出一丝羞愧。
我想我应该做些什么,向她表示感激才是。因此,读书节的征文活动一出来,我二话不说就开始准备。上学期我曾写了一篇关于吴老师的作文,在考试中已经套过许多回了,这次又改了一改,拿去投稿征文。如果我的文章能上校刊,无论是对于我还是吴老师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我陆陆续续改了一周,天天发消息“骚扰”语文老师让她提建议,最终精雕细琢出了那篇《木香花深》。周老师曾让我去问吴老师她的意见,但我终究没敢问。这毕竟是作文而非随笔,要写得好总归要“作”的。写作文,虚构想象夸张之类在所难免,有时候还会显得矫情,这种东西吴老师不见得会喜欢。假如那篇文章写得好,吴老师必然会在校刊上看到的;若是没上校刊,就说明我写得还不够好,也没有必要让吴老师看了。况且,先不让她知道我写了这篇文章,或许当她在别处看到时,还能有surprise的效果。
我的surprise计划本应该挺成功的吧,但在此过程中,Coco给了我一个大大的surprise,差点把我气晕过去。此处我非狠狠地吐槽她一下不可。
————————————
3月22日,这篇文章后面的部分已经写完。那天晚上我忽然想到,我的读书节征文语文老师和班主任都看了,若是她们已经给吴老师看过,我还要给她surprise,岂不是有弄巧成拙的风险?我最怕的就是弄巧成拙。于是我拜托Coco去帮我“刺探军情”。我的预想是这样的:让Coco去问吴老师是否看过我的征文,如果没有,那我就去提醒周老师和班主任先保密;如果她看过了,那再做打算吧。
我先对Coco说了我的预想,她起先不太理解:“这样不就直接暴露了吗?”我:“这哪儿暴露了……就问她是否看过,如果她不知情,那你就可以说:‘她也没给我看,神神秘秘的’;如果看过了,那我再给你支招。”应该没毛病吧?然后Coco很认真地问我:“告诉别人有惊喜的事情不就不叫惊喜了吗?”我又没把内容说出来,就是篇征文嘛,我也可能写别人,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啊,所以吴老师大概率不会知道这是给她的surprise。解释好之后,我的“双料高级特工”Coco就去执行任务了。
过了一会儿,Coco问我征文的标题叫什么。我想,这可不能告诉她,她一说不就露馅儿了嘛?《木香花深》,明显就是写吴老师的。但既然吴老师连标题都不知道,那一定就仍对这篇文章一无所知喽?Very good!接着我还得叮嘱Coco,暂且不要对吴老师多讲,聊天的时候注意别扯到我身上,否则容易被猜透。我这条信息刚要发出去,Coco就已经“完成任务”,将刚刚的聊天记录发过来了,附加了两句话:“呜呜呜呜吴老师好可爱(确实)”“应该没被发现哦!(拉倒吧你)”我欣喜地打开聊天记录,满怀期待地往下看……笑容瞬间凝固,宛如五雷轰顶,身体直接石化,倚在墙上整个人都要瘫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这“特工”怎么还自说自话的呢,动作也是够快,短短4分钟,把什么不该说的都说出来了。言多必失,多言无益,直接摆上“事实论据”:
Coco刚开始和老师讲的几句话还挺正常。“你最近有看过有yyf的读书节征文吗?”老师说没有。“她也不告诉我,神神秘秘的。”嗯,这是我给的话。老师说了句“那就不问了吧”,然后她就开始一点一点地“出卖朋友”了!Coco是这样回复的:“总之她现在还不想让你看到。”这就把我“供”出来了?但也还好,可以理解为是Coco自己的猜测,暂时不关我事嘻嘻。接下来一句就过分了,直接坦白:“她说是要给你一个惊喜,让你耐心等等。”看到这里我真的要两眼一翻晕倒在地了,这一看就看得出咱俩是“串通”好的呀……没救了。聊到这儿该结束了吧?老师都差不多要讲拜拜了,Coco最后又来了一句:“她说别的老师推给你你也不要点开看哦!”我:!?哭笑不得。大姐,你是故意的吧???你告诉我我何曾说过这句话了?这自由发挥得有点过头了啊!我在这里一定要澄清一下,这句话我真没说过。还说什么“应该没被发现哦”,我真心想问一句:你是故意的还是有意的啊……但凭我对Coco的了解,我知道她真的不是故意的。搞了半天我要哭了,她也要哭了(开玩笑):“就不应该说这么多话!”我也这么觉得。算了算了,任务失败,多言无益。我明知她不靠谱,都被坑多少回了,还找她当“特工”,简直是挖坑给自己跳。“到时候你在吴老师面前得吐槽一下我了。”嗯,这可是你说的哦~[狗头]
这篇文章Coco本来就占一份,但写完之后我才发现,关于她的部分基本上都在损她哈哈……(要损就损彻底[狗头保命])关于Coco不靠谱的事实,要我讲,完全可以像滔滔江水源源不绝……这里说两个最离谱的。某次假期Coco答应帮我画小说插画,我在网上问她画到哪儿了,她都不睬我;发搞笑视频给她她就秒回,说明她是在线的。到周末我忍不住了,跑到她家去看她画,结果发现,一周过去了她还一笔未动。气得我当天写了一首催稿的诗发给她爸妈。经过我的花式催稿,Coco终于回了我几句,但接下去几天情况依然如故,我一问她插画的情况,她就跟我玩消失。后来我只好每次都把她抓到我家来,我亲自监工盯着她画了。第二件事发生在去年暑假,Coco和我弟一起随他们暑托班出去玩。家里没人,我妈拜托Coco活动结束将我弟送回家。结果回来之后,Coco自己下车溜掉了,将我弟一个人丢在大巴车上,后来只能待在暑托班,等我妈下班后去接他。我那天正好去参加社会实践,回家比较晚,一回来我妈就把我批了一顿(我也不知道她批我干嘛),说Coco真的是一点都不靠谱。我人都傻了,问清发生了什么之后,马上发消息去问Coco怎么搞的。Coco说她忘了,我也知道她的确是忘了,但我还是花了老半天来“教她做人”……
吐槽了那么多,还是回到“特工事件”。我的本意只是想确认一下吴老师那边的情况,才好把我的惊喜整得完美些,结果直接给我来了一场惊吓……不过不要紧,这篇万字长文绝对保密,在发出来之前,一定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有我和Coco知道其中内容的。(希望不要出什么差池)
————————————
从三月中旬起,我就开始写这篇文章,写到此处是3月21日,已经用了7张草稿纸。前一周我就和Coco讲过,先别告诉吴老师(为了更好的surprise)。我每天写掉一张纸,挺顺利的。那天中午网课刚下课,我正将第6张手稿拿出来继续写,正写到有趣的部分,Coco发来的几条消息直接让我心头乱了。
Coco说,最近他们班的人都知道了吴老师的公众号,像是一个只属于少数人的宝藏被发现了,她心里空空的。无奈呀。有更多人看吴老师写的文章未尝不是件好事,但如Coco所说,人总是自私的,真正喜欢的东西,很少有人能够发自内心地大方地拿出来和别人分享。我和Coco是至交好友,自能做到无话不谈,不会藏着掖着什么。但旁人呢?Coco说她至今只与他们班的一个同学分享了吴老师的文章,我也只和两个很喜欢吴老师的同学提过。
但我觉得最严重的问题,并不在于很多人知道了公众号这件事上。如果说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那我顶多叹口气:宝藏终究还是被挖出来了!但我总归还是高兴的。以前吴老师也给我们大家看过她的文章,大家都很崇拜她的,其实给大家看看也没什么不好。 而五班的人就让我特别紧张,我并不认识他们,但看到Coco发来的聊天截图,我的怒气值直接达到顶峰:我虽然早就对那些人的作风略有耳闻,但我真的没想到,一个女生能把自己喜欢的老师称为“老婆”。对于这件事情我真的又气又急,虽然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气些什么,急些什么。从Coco口中我听说过他们班的种种事情,我一直对某些人无甚好感,尽管我并不了解他们,但Coco身在那个集体当中,看到的自然是最真实的,况且Coco是一个正直得不能再正直的人,说给我听的话我是无条件相信的。至于平时他们怎么搞,毕竟不关我的事,听听也就算了;但假如Coco以前说的事属实,那么现在我们俩急到崩溃也不是没道理的。Coco说她怕某人会像对待他们班数学老师那样去缠吴老师。此人对待数学老师的做法我是知道一点的,据说她一天到晚粘着人家,对同学称其为自己“老婆”,还请人家吃喜糖……套在吴老师身上真的不敢想象。根据以往从Coco口中对她的了解,说句不好听的,此人就是所谓“明争暗斗、拉帮结派者”,所以说Coco的害怕是有来由的。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虽然吴老师一定不会喜欢一天到晚被人粘着,但我觉得她绝不应被这种风气所包围。真的不是我们两个私心太重,我们只是害怕。我可以说,换作我们班的同学我完全无需发愁,因为我非常清楚他们干不出这种奇葩过份的事。
并非我故意要踩一捧一,但我对五班的好感度真的已经降到最低了,无论是听说的还是我亲眼看到的,无不一次次更加使我对他们嗤之以鼻。(我知道我这么说很过分,写这些话可能再次弄巧成拙,我也知道自己说话太难听的毛病,可能会显得人品有缺,但我现在就像苏轼说的“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反正能看到这些话的人也就寥寥几个而已,写出来就写出来了罢。)他们内卷也就算了,毕竟我们班也卷,但他们那种可怕的风气我是真看不惯。好在我身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班级,有心机的人慢慢就会被疏远,而不像他们,排斥的反而是Coco这样与世无争的人。要是他们真心喜欢吴老师也就算了,但我认为不见得。总之,对于这件事我很难受,Coco更是“满世界铺天盖地黯然神伤”。这种感觉太复杂了,和去年老师刚调走那会儿我的感受有那么些许类似,但又不一样。当时我可说是强烈地叹惋与伤感,这次没有,而是又急又气又担心。太复杂了,Coco也这样说。她当时可能不理解我的感受,但她现在应该能理解了。我希望她能详细对我讲讲她的看法,于是次日,她发来了她的日记(我有在尊重她原意的前提下进行一些文字上的润色,主要是病句更正和通顺化处理,不得不说她的语法真的很乱呃呃):
打开微信,前几天的踌躇酝酿在心中,再也藏不住了。经历了这么多天内心的动荡,委屈像因析出的大气泡挤压着汽水喷涌而出。我告诉了吴老师和yyf关于我们班全体同学都发现吴老师公众号的事。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S认识一个九年级的学姐,那个学姐向S分享了吴老师的公众号,而S是一个有点张扬且乐于分享的人,就将链接发到了班级群。同学们赞不绝口,纷纷关注,搞得吴老师一头雾水:最近粉丝咋涨了那么多呢?惊喜之余,她自然更加幸勤地发帖子。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很吝啬的人,总说好东西要互相分享,但步入初中后,就不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发现的宝藏了。这样或许阻碍了吴老师的文章被人了解。如果她想被更多人了解,那我的做法对此似乎是极不利的;但若分享出去,就像是属于自己的部分少了一块,本以为自己可以一直守着的秘密、属于自己的宝藏,就这样被瓜分走了。
这是占有欲和私心吗?
别人都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不告诉你们,你们也没有知道的途径。
现在,一个小众的东西变得大众以后……
是我不希望自己欣赏的东西变得流行吗?就比如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流行了以后,大街小巷都有了这些声音,像是局外人强行加入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说到底还是私心?
yyf担心我们班的人会破坏吴老师宁静的生活。尤其是S,她对数学老师就是“亲亲抱抱”这样的,我和yyf一样担心她对吴老师会不会也如此(这样会引起我生理不适的!)我们真的不想看到这样的事发生:我们去找吴老师聊天,而吴老师的桌边拥满了人,我们被挤得说不上一个字,只能默默地离开。我想到这儿就觉得失落而绝望了。
想到一个好例子来解释:吴老师那里对于我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我的容身之地,我可以与她聊天,畅所欲言,不必顾忌什么。就像一片水杉林,一个“小石潭”,少有人涉足,可说是我的一片小天地。但这样清幽静好之处,终也被人发现了。那儿被开辟成景点,一大堆游客扎进去,而我被迫离开。(这是我认为最恰当的比喻)
我们真的万分焦急,却不知该说什么。这时吴老师给我们发了消息:“我对你们俩的感情和对他们是不一样的。”我一时心潮难平,浑身发抖,头部冷热交织,从胸腔涌起一阵滚烫。我忍不住从家的西边奔到东边,所有情感在那一刻倾泄。(引用一段大冰《你坏》中的文字)我不过是一个丢盔卸甲的败军之将,所有盔甲都失去了重量,发出难以抑制的怒鸣和哽咽,眼泪忍不住地往下淌,前探后抑,颈窝和甲状腺猛地发力,像是把它们往下拽一样酸痛,鼻涕眼泪就任它流淌。
这些话代表着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认可,最感动人的是她将我们当作朋友看待。经过很多内心的挣扎和对自己行为的质疑,最后得到的认可令我这样开心。
在帮Coco改文章的过程中,虽然不得不说她的文字真的不容易看懂(此处吐槽一下),但我知道这是她凌晨两点写出来的,潦草的字迹背后,是浓浓的真情。她的有些话,正是我想说的。我感觉在这件事上,她比我更难过。
那天中午短短的半个小时,我俩的心情真的乱七八糟,更糟的是我还在上课中。看到吴老师安慰我们的话:“你们两个总是最与众不同的”“我的心跟你们更近”,我的眼泪直接一连串地落下来,忙躲开镜头去擦。没有鼻子发酸,没有心潮澎湃,就是那一瞬间,感觉一切都好值得。我有时怀疑自己,相比刚开始是不是有点“变心”了,但当我看到消息,眼泪夺眶而出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还是和当初她尚未认得我时一样,“爱”她,更“惜”她。“好好相伴,不要伤感,日子很长很长呢……”我相信吴老师能体谅我们为什么那样难受。现在想想,我们都是能自己调节情绪的人了,还要老师不断地来安慰我们,真是怪不好意思。
————————————
Coco说“希望以后他们能给予吴老师的办公桌一片安宁”,我也希望吴老师能一直不受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所扰,好好地做自己。“不一样的烟火”,做的是自己,不是外界的干扰可以改变的。她是一名好老师,可有时我却觉得当老师或许不是最适合她的,又忙又烦事又多,还有领导天天闲着没事干在那儿指手画脚。她似乎更应该在一个清清净净的环境中逍遥快活地生活。但若要我说做什么职业能清清静静、逍遥快活,我就更不知道了。
听说吴老师如今也很少在课上讲那些趣事了。一切学科一旦为考试服务,就失去了原有的趣味。连用不用PPT都要规定,已经死板到这种地步了。历史最有趣的莫过于其中典故,但书本上没有的,考试也不涉及,就没有人会听。如果老师在上面讲得高兴,下面同学却一个个低头干自己的事,那讲和不讲也没有什么分别,还浪费时间与精力。如果只讲课本上的内容,老师的个人涵养又怎能展现出来呢?真的很可惜。
生活中免不了要为某些恶心的人和事烦心,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日常工作,难免都要或多或少地勉强自己。被人牵着鼻子走是无可奈何的事,不论多恶心人,还不是得遵照着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是李白的境界;放眼普通民众,还不多是为三餐而奔波、为五斗米而折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说都这么说,有几人能真正做到?我觉得这不现实。但吴老师已经做得非常好了,非常好,至少远比一般人好。我想说,为某些恶心的人和事而郁郁寡欢,真的不值得。应酬归应酬,这种没办法的事,看开就好了;把身心从人群人事中抽离出来,自己依旧是自己,生活依旧是生活,美好的一切依旧值得热爱。
心堵住的时候,就慢慢疏通啊!何况,吴老师还有她的文章。文字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通过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能排解心里郁积的情绪;心静下来时,日常的一切干扰都与己无关,恶心的人、恶心的事都滚得远远的,此时自己就是自己。心情不好,更要写文章,这是排出负能量、寻回正能量的好法子;在文字间疏通自己后,美好与热爱就会重新回到心里。读老师的文章,看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依然能找到自己,一直保持着对个人生活的追求,无论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切事物在她的笔下都显得那样美好。因为她始终心怀温暖,怀着对这个世界的热爱。我想,这就是吴老师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
无论现实如何残酷,无论生活如何忙碌,无论身边环境如何变化,好好做自己,寻求自身心灵的安稳,让每天都充满期待的过罢!
二〇二二年 四月
姚依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