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历物语中“传染(パンデミック)”一词的含义
其实这篇专栏根据主要的内容或许也可以分成两个小专栏:《历·风》里“传染病三原则”的合理依据,以及《历·树》里“传染”的含义。但它们中间毕竟是有一种微妙的联系的,而且“传染”这词在《历物语》中只有这两篇有,因此最终我把它们合成一个专栏。
个人能力水平有限,错漏难免,还望各位大佬多多包涵。
先说一下这两个主要问题的起因吧。
《历·风》里的“传染病三原则”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看到的了,但看到后总觉得有股违和感,后来发现这还是动画删减了的内容(我还是先看的动画),总之就试试查查看了,但没找到准确的出处,因此只能就这个说法的合理性进行简单讨论了。
而《历·树》里“传染”的含义则源于今年看到的一个说法(疑似是上半年,但也可能是下半年)。出处找不到了,总之就是,将《历物语》第五集,也就是《历·树》的动画里最后羽川翼对传染的一段说法(准确说是分开的两段),理解为“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group immunity)”,并以此调侃西尾的生物学。而且,结合今年上半年的现实情况的话,这个调侃真的别有一番味道。事实上,在B站的《历物语》动画这里(ss3297),就有弹幕是这样理解的了。
而就这个专栏给出的结果而言,羽川翼的这段说法,或者说想法,很可能并不是如此的。而这个“误解”也或许应该解释为羽川翼和阿良良木历在想法上的差异(一转乳翼)。至于西尾的生物学,当然可以调侃,但若要用这个作为依据,恐怕是不太合适的。
后面这个起因也是我氵这篇专栏的主要动因。
至于它们之间的微妙联系这个问题,那算是偶然发现的。
那下面就一个一个地慢慢来吧。
首先是第一个主要问题。
《历·风》里的“传染病三原则”,台版译为“传染病的三大原则”,日语原文是“伝染病の三原則”。但是在《历物语》全文中,这个“伝染病の三原則”,而且都是在最开始对其进行介绍的时候出现过三次。在后面,它被写作“パンデミックの三原則”。
这里就牵扯到“パンデミック”这个词了。它指的是英文里的“pandemic”,既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
此外,在《历·树》里,“传染”这个词,尤其是在上面提到的那个羽川翼的说法里,日语原文对应的都是这个“パンデミック(pandemic)”,这也是这两篇中“传染”一词的表面联系。
现在继续回到《历·风》里“传染病三原则”这个话题。
根据台版翻译,这三个“原则”分别为:①传染速度快。②传染范围广。③无法遏阻。其中“无法遏阻”也可以更现实一点地理解为“难以阻止”。
这玩意儿直接搜是搜不到的。这不仅仅是因为现在现实情况的原因。事实上我甚至都翻到有人博客拿“パンデミックの三原則”这名字写文了(最可气的是还题文不相关),都没找到这个的直接出处。而且,这里直接译成“原则”,意思感觉还是挺诡异的。这里似乎译为“特点”、“要素”或许更能理解一点。
最后,我确认了,这三个原则,与其说是“传染病三原则”,不如说是“pandemic三原则”。后者在含义上还更为准确一点。至于西尾提到“传染病”三原则,或许是为了接上“传闻”、“传说”的文字游戏。
主要理由是,“传染病”有很多种类的,这三个原则只能说比较符合“pandemic”这一种传染病(级别)。其他的传染病种类不一定都套的上,具体的理由下面不多介绍了,给两个地方供大佬们参考:
zhihu.com/question/379642031/answer/1143837872
《Principles of Epidemiology in Public Health Practice》(Third Edition),CDC,page:1-72(这就是一页)。
下面说一下为什么“pandemic”套的上。
根据韦氏词典, “A pandemic is a kind of epidemic: one which has spread across a wider geographic range than an epidemic, and which has affected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这个说法明确提到了“传染范围广(包括地理、人群)”这个特点。而关于另一个关键词“epidemic”,它的说法是这样的:“An epidemic is an outbreak of disease that spreads quickly and affects many individuals at the same time.”,这就提到了“传染速度快”的特点。参考资料如下:
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pandemic
merriam-webster.com/words-at-play/epidemic-vs-pandemic-difference
当然,更加学术和专业的定义也不是没有,也不是套不上,只是上面这个更能套的上。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提供几个资料以供参考:
who.int/csr/disease/swineflu/frequently_asked_questions/pandemic/en/
who.int/bulletin/volumes/89/7/11-086173/en/
who.int/bulletin/volumes/89/7/11-088815/en/
baijiahao.baidu.com/s?id=1660010531496593221
至于最后这个“无法遏阻”的特点,就要考虑到“pandemic”在现实应用中的一个特殊含义了。
“大流行”(pandemic)原是世卫组织对传染病的分级之一。此前,世卫组织将传染病分为6级,其中最高等级就是“大流行”(Pandemic)。因此,说“pandemic”是“无法遏阻”或“难以阻止”,也是非常合适的。另外这个含义的说法参考了以下内容:
zhihu.com/question/379642031/answer/1143837872
ex.chinadaily.com.cn/exchange/partners/45/rss/channel/www/columns/2n8e04/stories/WS5e69d750a31012821727e894.html
好了,第一个主要问题应该就算大致说完了吧。
下面准备进入第二个主要问题了。
首先,这里要简单反驳一下“群体免疫”的观点。
根据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专业协会(APIC)的说法,“Herd immunity (or community immunity) occurs when a high percentage of the community is immune to a disease (through vaccination and/or prior illness), making the spread of this disease from person to person unlikely. ”。出处见下:
apic.org/monthly_alerts/herd-immunity/
也就是说,当大多数的人都出现免疫的时候,才有“群体免疫”这个说法。而当时在《历·树》里,整个道场的人确实是都“感染”(了解并相信传闻)了,但并没有多少人是“免疫”(理性认清传闻)了。
而且,如果硬要类比的话,羽川的解决方法,就相当于用“牛痘”克“天花”(前提是这个“牛痘”也能人传人),这和“群体免疫”的概念自然就更加相去甚远了。
那羽川翼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我们先再次回到“パンデミック(pandemic)”这个词,上面有提到,这里有多次使用这个关键词。
这里我将日语原文和对应的台版翻译拿出来,“パンデミック(pandemic)”及其对应的翻译我也加粗了,大佬可以们自行对照一下。
日语原文:
「確認するけど、阿良々木くん。今はその道場で、パンデミック的なパニックが起こっている状態なんだよね?」
「パニックと言えば大袈裟だけれど……、まあ、ちょっとした集団感染ではあるよな」
「で、それを終息させればいいと」
「ん……? まあ、そうだ。だけどパンデミックって、歯止めが利くもんじゃないだろ? だから困っているわけであって」
「いや、あるよ。パンデミックを止める方法は」
(接下来是另一段)
「パンデミックやパニックが、どうすれば止まるかって言うと――行き着くところまで行き着けば止まるんだよ」
ということである。
ゴールすれば、止まる。
要は、どんなウイルスでも、それ以上広がりようのないところまで広がってしまえば、もう感染先がなくなるのだから、そこから先は、自然、終息に向かうということだ。
食物連鎖のピラミッドは、そうやって保たれるというわけだ――とは言え当然のことながら、本当に行くところまで行き着かせるわけにはいかない。今回のパンデミックの『行き着くところ』は、その老木を処分するという終息の仕方なのだから。
台版译文:
「阿良良木,我确认一下,现在那座道场近似传染病爆发的恐慌状态吗?」
「讲恐慌就太夸张了……不过,算是小规模的集团感染吧。」
「所以,只要想办法平息就好。」
「嗯……?哎,没错。不过爆发性的传染无法控制吧?所以才伤脑筋啊?」
「不,有方法可以阻止爆发性的传染喔。」
(接下来是另一段)
「说到停止传染或恐慌的方法……只要走到该走到的地方,就会停止了。」
就是这样。
只要走到终点,就会停止。
总归来说,即使是再强的病毒,只要扩散到无从扩散就没得传染,接下来自然就会迈向终结。
食物链的金字塔,就是以这种方式维持的。这么说是理所当然,但这次不能真的任凭一直走下去。因为这次传染的「终结点」是处分老树。
由此可见,这段话里那些关键的争议点都是用的“pandemic”这个词。
当然,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里面还玩了个“panic”(恐慌)和“pandemic”的文字游戏……
说完原文的使用情况后,我们再来具体地看“pandemic”这个词的含义。
确实,在实际使用中,“pandemic”这个词很多时候都是在指“大流行病”、“全球大流行病”这些概念。但它本身还有另一个含义,只是这个含义可能偏冷门一点。下面给出它这种含义下对应的这个名词含义:“an outbreak or product of sudden rapid spread, growth, or development”。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指的是疾病,不仅仅是医学用语,它还可以指“流行”这个词本身。类似的还有上面提到的“epidemic”。这种含义的参考资料见下:
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pandemic
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epidemic#h2
这也算是这两篇中“传染”一词的里层联系吧。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pandemic”这个词本身也可以看作一种传播学的概念(即使不作为传播学的专门术语)。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开始回答这个问题了:羽川翼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她想说的很可能是“恐惧诉求”。
“恐惧诉求(fear appeals)”是传播理论研究,特别是说服传播研究中的一个概念。成功的恐惧诉求能够先引发人们紧张的情绪,然后通过提出新的意见和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法,消除受众的紧张感,达到说服的效果。这里只能简单地这么说几句了,更详细的说法可参见下面文献及其他可参考资料: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6-134
谭钟. 恐惧诉求理论及其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
换句话说,此时已经成功地引发了人们紧张的情绪,现在的关键是提出一个能“消除受众的紧张感”,从而“达到说服的效果”的“新的意见和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法”。
为什么会认为她说的是这个呢?
首先,从解决方法上来看,这个解决方法确实达到了相应的要求。它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消除受众的紧张感(由“恐惧”变成了“敬畏”)。虽然羽川说的是“更高一层”,但实际上,从紧张感的角度来说的话,这里也可以说是降低了一层。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她在给出解决方法前,有先确认整个道场是否明确出现了恐慌状态。
出处见上:
“阿良良木,我确认一下,现在那座道场近似传染病爆发的恐慌状态吗?”
这一点构成了整个解决方法最关键的一环。
还没听懂的话,可以试着参考一下某岛核泄漏事件后的疯狂买盐来举例,此时羽川翼就像是某种盐商(虽然在动机等方面并不贴切,而且羽川翼还因为涉及到撒谎而对此不甚满意),这里就不多说了。
至于具体这个解决方法是怎么起作用的,传播学提供了多种可供参考的理论模型,有兴趣的大佬可以参见上面的参考资料,或自行查阅更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而《历·树》里为什么会出现误解呢?可能就是阿良良木历并没有完全理解到这个词的另一层含义,并最终将自己的理解带给了读者和观众。
最后再稍微详细一点地解释一下下面这句话,毕竟这里是争议的关键所在:
“说到停止传染或恐慌的方法……只要走到该走到的地方,就会停止了。”
垃圾君的理解,就像上面提到了那样,认为这指的是“即使是再强的病毒,只要扩散到无从扩散就没得传染,接下来自然就会迈向终结”。这确实也是比较接近(但不完全是)“群体免疫”的一种态度。但羽川翼本身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上面已经反驳了这种观点。
羽川翼她想说的应该是,既然“恐惧诉求”已经被激起,它本身自然会迎来属于它自己的落脚点(“砍树”这一行为结果),而目前的问题的关键只是在于,现在这个落脚点不能为所有人接受,于是她借助这个“恐惧诉求”的相关运行机制,找到了一个新的落脚点(“没有砍树”这一行为结果)。
正如她所说的,“与其说阻止,应该说停止吧”(《历·树》005,台版翻译),她本身并不是试图强行中断“恐惧诉求”,而是借助现有条件(已经产生的恐慌状态),借助相关机制,来引导说服道场的大家。
至于具体这个相关运行机制到底是怎样的,如前面所说,有很多可供参考的理论模型,有兴趣的大佬可以参见上面的参考资料,或自行查阅更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好了,第二个主要问题应该也算大致说完了吧。
再次声明:个人能力水平有限,匆匆而就,错漏难免,还望各位大佬多多包涵。
那就先这样吧